中國大學教學改革現狀及應對措施

時間:2022-04-10 10:16:20

導語:中國大學教學改革現狀及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大學教學改革現狀及應對措施

摘要: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應高科技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導致大學教育問題凸顯,使教學改革愈發顯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诖髮W教學改革現存問題,從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倡導多方力量協調配合及兼顧改革內容和實施路徑的重要性方面提出了教學改革途徑,以期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以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改革;現存問題;改革措施

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國家工業化建設需要大量掌握現代應用技術的高科技人才,大學則是培養此類人才的主要基地,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高科技人才培養的目標,使教學改革愈發顯示其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教學改革,建立適于社會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解決大學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是現代教育界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1大學教學改革現存問題

為培養順應時展需要的高科技人才,以更好地促進國家的發展,近年來我國高校陸續開展了多種教學改革,部分已初見成效,但整體上仍存在以下不足:①改革方法過于具體化,未形成系統的理論成果,使改革無章可依;②研究思路過于單一,缺乏將理論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③簡單引入國外教育理論,未充分考慮中國國情,使教學改革與中國教育吻合度不足[1-3]。

2完善大學教學改革的措施

基于大學教學改革的現存問題,并通過對大學教學改革的調研及汲取其他院校的改革經驗,現提出對其進行完善的幾點建議。

2.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當前我國教學改革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亦未通過明文規定賦予參與改革者相應的法律權利,使改革無章可依,實施過程亦難以進行。因此,國家應鼓勵全民參與改革,定期組織召開相關會議,拓寬各界對改革的表達渠道,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建議,有事實、有根據、有需求地進行教育改革,并形成整體性的理論體系,制定相關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便于在全國高校中推廣應用,且當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有章可依,有利于及時有效的進行糾正和調整。

2.2多方力量協調配合

大學教學改革涉及范圍廣、流程復雜、影響力大,其改革需要從上而下多方力量參與,亦需要社會各界協調配合。

2.2.1社會方面

大學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更好服務于社會的高學歷人才,社會對于何種人才的需求是當前大學教育改革的方向,在進行教學改革時,應多聽取社會各界的聲音,制訂符合社會需要的改革內容,以達到教以致用的目的[4]。

2.2.2學校方面

學校相關領導在教學改革中起組織協調作用,需要其對教學改革給予足夠的重視,并組織全校師生積極參與,若能取得不錯的進展,獲得一定的成效,亦會引起其他高校對改革的重視甚至于效仿,利于促進高校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學校除響應國家政策外,應結合學科建設特點和專業發展需求制訂改革制度,并組建教學改革小組進行管理和督促,以完成預先設定的目標要求。同時對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選擇性的接納和吸收,并進行提煉和總結,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理論。

2.2.3教師方面

教師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實施者,需要其在思想上具有教育理念的創新性,亦要保證授課內容與時俱進,其可根據課程特點通過數字媒體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源,并通過多媒體現代教學模式向學生授業解惑,以保證信息獲取的便捷性、授課內容的前沿性、傳授知識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曾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庇纱丝芍?,教師在教學改革中除完成授課任務及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外,亦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其對所學知識的再發現和再創造,以實現思維的自主放飛。

2.2.4學生方面

學生對改革內容的接受和吸收程度是衡量教學改革成功與否的砝碼,為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將教學改革內容落到實處,在制訂相關內容時應收集學生的意見,通過制度化的方式明確學生的權利,使相關政策更加合理化、人性化和透明化。因學生是教學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其可通過教學改革獲取豐富的知識,同時對提升素養及鍛煉其他方面的能力亦有較大幫助,這為其畢業后的就業提供了保障[5]。

2.3兼顧改革內容和實施路徑的重要性

大學教學改革有兩方面問題值得重視,一是改革內容;二是實施路徑。但在改革過程中人們常重視改革內容,卻忽略其實施路徑,缺乏對改革方法、方式和方向問題的討論,亦未對改革路徑的可行性實施必要的論證和考察,常出現改革結果偏離改革內容的現象。因此,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兼顧改革內容和實施路徑的重要性。只有在改革內容的基礎上,通過對其相關問題進行多次廣泛和深入的討論,并進行實際的探索,尋找有效的實施方式,才能將改革內容賦予實際。

3結束語

國家的發展立足于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立足于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而這一切的根本在于對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隨著我國逐漸融入國際,高等教育培育出的人才不僅需具備市場競爭力,更需具備國際競爭力,通過教學改革培養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發展趨勢的高科技人才,才能更好地促進祖國的發展和壯大。

作者:李文鳳 郭會師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 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鐘勇為.沖突與調諧:大學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探論[D].華中科技大學,2009.

[2]鐘勇為.大學教學改革方法論探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43-47.

[3]肖念.對中國大學教學改革邏輯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2(7):7-9.

[4]鐘勇為,王亞欣.大學教學改革研究的基本問題到底是什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2(3):102-106.

[5]楊紅焱,肖月.素質教育與大學教學改革[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