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09-20 02:52:57

導語:園林專業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城市建設的需要,園林綠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原有中職學校園林專業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市場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以市場需求為依據,明確培養目標,探索教學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以市場調研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確定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核心,面向市場、面向應用,確定專業培養目標。通過對園林綠化企業和畢業生的調研,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總結行業企業的要求和學生職業發展的需求,準確定位專業發展方向,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為園林綠化工程公司、園林苗圃和花卉生產企業培養從事園林工程施工與管理、園林植物生產與養護的一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理論教學改革

(一)以大綱為依據,以教材為核心,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教學內容。首先,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過渡與銜接。專業課之間在內容上存在相互銜接以及一定的先后順序,因此在授課前要以教學大綱為依據,根據課程的特點和市場需求重新制定授課順序和內容,科學構筑課程體系,避免內容的重復、脫節。其次,要注重專業課程內容的前沿性。教材要滿足教學內容和行業發展的需要。鼓勵專業教師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把本學科領域最新技術、最新理念引入教學中,使課堂內容充分反映學科的發展動態,開闊學生的眼界,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以適應社會發展。(二)與時俱進,注重教學手段改革。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重視課堂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手段,尤其在“互聯網+”的時代,更要采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靈活立體呈現教材,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教學內容。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實踐教學改革

(一)以實用為目的,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園林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側重于培養對象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提高,滿足崗位任職能力素質的需求。在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根據課程的不同特點,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本著以實用為目的,以提高動手能力為重點,精簡理論內容,把必備專業知識教學,嵌入實踐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實踐技能的訓練過程中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建立校內高質量實訓基地作為實踐教學的保障,讓學生承擔校園綠化施工、養護工作,感受真實的生產過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采用項目教學模式,強化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改革原有課程實習模式,根據園林工程實際工作過程,從專業角度全面規劃設計實習項目和任務,由單一課程實習變為多門課程的綜合實習,避免了重復教學。而且,這樣的教學模式既節約了實習資源,也在有限的時間內使學生獲得了綜合性集中訓練,提高了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三)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促進人才培養。企業參與辦學是實現工學結合的保障,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教師通過深入企業實踐鍛煉,了解企業的運作,熟悉職業崗位要求,接觸最新技術,提高職業技能,從而使自身職業能力得到了根本提升。學生通過頂崗實習,立足實際生產崗位,不僅可以提高專業實踐能力,還能提高職業素養。

四、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有以下幾種途徑:(1)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2)從企業聘請高級技術工人作為兼職教師指導實踐教學;(3)組織教師通過繼續教育提高職業素質。

五、改革考核方法,引入社會評價體系

考核方法應采取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根據課程特點和崗位要求制定考核內容,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同時,還要引入社會評價體系,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技能大賽,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必須取得中級技能等級證書等。

作者:韓穎 張昕 單位:朝陽工程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春梅.21世紀園林專業面臨的新形勢與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園林,2001(4).

[2]汪詩德.高職園林植物類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2).

[3]劉曉宇.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J].雞西大學學報,2011(7).

[4]楊光杰.城市規劃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規劃師,2011(10).

[5]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