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英語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9-22 03:40:29

導語:職校英語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英語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本文從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入手,著重分析職校英語教學與就業導向的差距,探索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就業導向;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在高校擴招政策下,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強,大學生就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職業院校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與高等院校學生相比,在學歷上處于劣勢地位,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就業壓力巨大。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提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要想促進學生就業必須以就業為導向進行教學改革,加強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因此,職業院校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堅持就業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的培養人才。受傳統英語教學的影響,職校英語教學在學生、教師、課程設置等方面與就業導向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需要職校英語教學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研究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改革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對職校學生的就業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實現職校英語教學目標的要求。職校英語人才培養目標是英語教學的原則,是職校開展英語教育的基本依據。職校是現代工業的產物,直接服務于經濟發展,側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職校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具備外語能力、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的人才。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英語教學改革能夠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高水平英語人才,實現職校英語教學目標。因此,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是實現職校英語教學目標的要求。2.學生就業要求。隨著大學生人數的增多,職校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大,為實現學生就業,職校必須根據市場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職校教育的應用性特點決定了職校英語教學重點強調學生從業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職校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英語教學改革,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就業。3.滿足社會人才需求。在國際化發展的背景下,英語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外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英語人才。就業導向下的職業英語教學改革能夠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以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復合型英語人才的需求。

二、職校英語教學與就業導向的差距

1.教學目標模糊。職校英語教學應以實用為原則,強調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無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一些職業院校十分重視學生的英語等級,要求學生進行英語等級考試。但是,英語等級考試多位卷面考試,很多學生在卷面成績合格之后便不再參加英語口試。一些學生在英語等級考試之后認為英語學習已經沒有意義而放棄了英語學習。2.學生能力不足。首先,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將英語學習視為負擔,對英語語言沒有興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對英語知識的實際運用,英語語言只出現在英語課堂上,一旦英語課堂結束,學生便不再接觸英語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缺乏對英語語言的學習興趣。其次,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強,很多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基礎,但是卻缺乏對英語知識的應用,沒有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語言交流,學生的英語學習沒有做到學以致用。3.教材選擇不合理。首先,教材內容與職業需求不相符,一些職校英語教學選用的教材是高等院校英語教材的改版,強調學生對英語語言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職業崗位對英語能力的要求,導致英語教學內容缺乏職業能力需求。其次,教材內容沒有與專業相融合。一些職業學校的英語課程都是作為通識課程出現的,教材上所涉及英語知識是大學生平時所接觸的最基本知識,缺乏對本專業英語知識的了解,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從事英語相關的工作。4.教學方法滯后。首先,一些職校英語教學以灌輸式教育為主,教師通過課堂的理論講解向學生灌輸英語知識,要求學生記錄教師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思考和應用,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英語知識的狀態,學習效率不高。其次,職校英語教學沒有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無法進入英語語言學習和應用的狀態,學生的英語學習沒有真實的情感體驗,無法通過課堂知識學習學會英語交際。最后,缺乏對多媒體設備的利用。部分職校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為使用多媒體設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制作課件,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學生接觸到的都是抽象的英語知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不強。

三、就業導向下的職校英語教學改革策略

1.以就業為導向改革課程體系。首先,職校英語教學改革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注重英語基礎知識的訓練,強調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并且,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整合教學內容,選擇職業崗位需求的知識與技能作為教學內容。另外,職校英語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知識需求為依據構建英語課程。除此之外,職校英語教學應關注學生情感培養,將人文知識和情感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之中。其次,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優化課程結構,構建基礎英語模塊、選修課模塊和專業英語模塊為主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再次,職校英語教學改革應積極明確課程目標,加強重視英語課程對學生人文素養和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最后,職校英語教學應合理選擇教材,加快教材建設,將教材內容與專業知識和職業崗位需求相結合。2.以就業為導向改革教學模式。首先,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加強學生的討論和知識探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職校英語教學應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學習難點,增強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其次,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開展實踐教學,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企業實習,加強學生對崗位工作的了解,強化學生的崗位英語能力。最后,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開展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3.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首先,職校英語教學應積極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規劃,讓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的方向和英語學習的目的,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使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的英語水平,找出自己的英語學習重點和學習潛力,進而探索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其次,職校英語教學應加強重視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與綜合能力培養相結合,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4.加強師資力量建設。首先,職校應積極招聘專業的英語教師,要求英語教師持證上崗,保證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英語專業能力。其次,職校應加強對英語教師的教育培訓,鼓勵英語教師參加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學歷水平。職校應組織教師參加教學培訓,引導教師學習新型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能力。最后,職校應加強培養雙師型英語教師,組織英語教師參加企業培訓,加強英語教師對崗位英語能力的了解,不斷提高英語教師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英語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職校應制定教師激勵機制,加強對雙師型教師的獎勵,鼓勵教師參加實踐鍛煉,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英語專業技能,促進職校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作者:唐建軍 單位:北滘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姚春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

[2]羅東山.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特點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9

[3]雷正光.基于“就業導向”的職教課程發展觀[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