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球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
時間:2022-01-31 09:08:42
導語:高校網球教學改革與創新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球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我國。隨著網球運動的不斷普及和推廣,參與的群體和人數逐年增加,加上近些年我國網球運動員在國際比賽中不斷斬獲桂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娜的2011年法網冠軍和2014年澳網冠軍,還有彭帥、鄭潔、張帥等一批優秀的女子網球運動員在各大網球賽事中取得佳績,為推動網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也使得一大批網球愛好者前赴后繼的投身于該項運動。尤其在以大學生為主的高校中,網球作為新興運動受歡迎程度非常高,網球課程的開展也達到了空前的規模。如何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傳統教學方法中改革創新,讓大學生真正了解并熟練掌握網球技術,享受網球運動帶來的樂趣,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1高校傳統網球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班級學生容量過大,教學效果一般。網球作為新興運動在高校受歡迎程度高,選修網球課程的學生逐年增加,受教學場地、師資等方面限制,普通高校網球課程的班級學生數量一般在30-40人,教師在組織教學秩序及授課過程中難以顧及到每位同學,不能進行具體的一對一指導,容易使學生形成錯誤動作,給整個教學效果帶來極大影響。就學生而言,由于場地有限、人數過多,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較長時間集中在課堂學習上,有的則對教師講解內容理解不夠,錯誤頻發,以上種種導致學生從學期初開始基礎動作學習不夠扎實,課堂練習內容效果不佳,影響了網球技術動作的掌握,整個學習進度跟不上教學內容,始終停留在入門階段,難以體會網球運動的樂趣所在,久而久之學生參與積極性大受影響,甚至產生畏懼、排斥心理,影響了網球課程在高校中的良好開展。1.2網球場地、器械等教學配套設施缺乏。網球場地、器械等教學配套設施的完備是提高網球教學水平的重要保障。國家教育部相關部門規定在校學生數量與網球場地數量之比為1000:1,大部分高校的場地數量與國家標準有較大差距,另外,網球運動是隔網項目,沒有上手之前很難兩人或四人對打,初學者必須通過長期系統的個人練習來不斷掌握網球基礎動作,以達到隔網對打的目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除了常規的課堂學習之外,可以運用網球練習器或者網球墻來進行課后網球基礎動作的學習和復習,既能單人練習還能減少大范圍的跑動撿球節約時間,加快網球技術的掌握,但目前普通高校網球教學配套設施的建設還不夠完善,除了基本場地以外鮮有配備其他設施來滿足學生的練球條件,網球場地設施的缺乏也是導致網球運動開展不利的主要問題之一。1.3學生網球基礎薄弱,網球課時又少,影響學習質量。大部分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前沒有接觸過網球運動,都是零基礎,而網球運動的特點是技術復雜,上手時間長,這對于報著極大興趣學習網球課程的學生來說提出了極高要求,必須具備沉著、冷靜的品質和極好的耐性來學習網球基礎動作,否則欲速則不達。據調查網球在高校體育課中主要是以選修課的方式對大一、大二年級開設,一般學時安排基本控制在30-36學時以內,有的甚至更少,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想要系統的學習網球技能,甚至上場進行單、雙打比賽這些課時是遠遠不夠的。課時的缺乏也使得教師在編排課程時只能將基本的網球技術動作如準備姿勢、正手、反手、發球等內容作為重點進行練習,很難涉及到網球運動的高難技術動作,一個學期下來大部分學生只是學到了皮毛,有的“誤入歧途”,沒有真正消化理解課堂內容,學到錯誤動作,甚至造成了手肘等關節疾病,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網球運動的熱情和興趣,影響教學質量。1.4網球師資力量匱乏,專業教師偏少。網球運動在高校中開展的好壞與專業的網球師資隊伍密不可分。網球在我國高校中開展的時間不長,網球教師隊伍的配備同其他體育項目比較要相對滯后,在教師數量和專業技術程度上都有很大提升空間。據調查很多高校的第一批網球教師大部分都是從其他項目轉為網球,半路出家,沒有經過長期系統的網球專項學習,在理論和實踐能力上存在較大缺陷。隨著近些年我國對網球項目的大力推廣,網球專業人才不斷涌現,但集中在社會上網球俱樂部較多,進入高校的高水平網球人才較少,這可能跟高校人才引進的高學歷要求有關,將一批水平高、學歷低的網球教師拒之門外。
2.1加大網球場地設施的投入建設,改善教學條件,提高網球師資隊伍建設。良好的場地設施是網球運動能夠正常開展的先決條件。作為新興項目網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同其他球類如籃球、足球等還有較大差距。一塊網球場地的面積同一塊籃球場面積差不多大小,但參與活動的人數和使用效率上就要相差很多,這也可能是部分高校傳統球類項目開展遠遠超越網球項目的原因所在。但隨著我國對網球運動的大力推廣,逐漸在高校普及網球項目是必然趨勢,也是現代化大學建設必不可少的硬件條件。高校決策層應看到網球運動的光明前景,將其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重要部分進行開展,加大場地建設,改善教學條件,滿足師生參與網球運動的需求。同時創造條件讓教師走出去多參與理論、技能等專業培訓,掌握網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和最新動態,不斷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也要注重高水平、高層次網球人才的引進,不斷優化師資隊伍,提升教師團隊的整體水平。2.2拓展學生開展課外網球活動,營造高校良好的網球氛圍。大學生課余時間較多,教師可布置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多參與網球運動,不僅彌補了課堂時間短的問題,同時還能加強球性練習保持球感。教師也可引導學生組織開展網球社團或俱樂部,通過有一定網球基礎的高年級學生帶領進行課外網球活動,教師指導,組織定期訓練或校內網球比賽,也可走出校外與其他高?;蛏鐣W球團體進行交流,在高校中營造良好的網球氛圍,吸引更多無網球基礎的新人進入社團或俱樂部,讓學生更早的接觸網球運動,將課上課下有機結合,形成網球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機制,促進網球運動在高校中蓬勃發展。2.3轉變教學觀念,結合網球運動發展趨勢不斷創新網球教學方法手段?,F代網球的發展趨勢是“快速、進攻、全面、變化、穩定”,很好的契合了體育運動向更快、更高、更強的發展規律。隨著訓練方法、手段日益精進,更加科學合理,技術層面上已無太大差距,倒是心理訓練和體能訓練作為網球運動兩大前沿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成為許多職業球員能夠最終成功的重要因素。現代的教育理念是注重“素質教育”“終身教育”,促進人身心和諧發展和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網球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一部分,也逐步在轉變觀念,秉承這一理念,除了讓學生了解網球知識,掌握運動技能以外,在培養學生的愛好興趣、鍛煉意志品質、塑造優良性格、發展認知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網球運動的開展要將課程教學要求和網球發展趨勢相結合,帶給學生最為本質和純粹的網球,不斷推陳出新,把網球的趣味性、娛樂性、游戲性加入課堂,以合作教學、參與性教學、比賽教學等方法手段為方向,提高高校網球課堂的吸引力,達到“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目的。
3總結
隨著網球運動在我國的不斷普及和推廣,加上網球運動自身的魅力與特點,勢必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同時作為高校體育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球教學,承載著發展網球運動、傳播網球文化的神圣職責,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結合網球運動的發展趨勢賦予了高校網球教學新的使命和責任,高校要重視網球教學,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組織開展形勢多樣的網球活動,豐富校園網球氛圍,結合實際不斷創新網球教學的方法手段,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享受網球樂趣的同時提升網球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推動網球運動在高校中健康有序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寶珍.網球教學法創新與有效運用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1(8).
[2]尹寶成.高校網球選項課教學模式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7).
[3]李京誠,孫偉.體育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3):24一26.
[4]王玉霞.高效網球課的教學方法及其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
作者:王亞洲 單位: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 上一篇:國際貿易教學改革創新模式
- 下一篇:本科課程研討式教學改革探索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