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管理會計研究

時間:2022-03-23 10:04:16

導語:高等學校管理會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學校管理會計研究

摘要:管理會計與傳統會計不同,管理會計不僅服務于企業,也應服務于高校。我國高校從20世代80年代中期出現了高校管理會計實踐的雛形,但是目前高校推行管理會計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點。管理會計是為高校內部決策者服務的,是參與管理決策的職業,這是對會計工作的升華。本文針對高校實行管理會計進行研究,首先介紹了管理會計的涵義,之后闡述了高校實行管理會計的意義;最后在管理會計基本理論培訓、建立責任會計制度、利用成本習性原理編制預算和建立預算體系以及設計管理會計報表等的實施方法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等學校;管理會計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為了適應社會對高校的要求,高校的收支核算面臨新的挑戰,高校的財務管理方式和管理體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高等學校引入管理會計是必然的選擇。

1.管理會計的概念

根據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的定義:管理會計是深度參與管理決策、制定計劃與績效管理系統、提供財務報告與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幫助管理者制定并實施組織戰略的職業。管理會計所涵蓋的范圍較廣,例如預測、決策、全面預算和成本控制等?,F代管理會計分為預測決策會計、規劃控制會計及責任會計。

2.高校推進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管理會計最核心的工作是對企業收集到的各種信息進行分析、整理,進行數據挖掘,為董事會決策提供參考,促進企業創造更多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管理會計的職能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即由過去簡單的記賬、算賬和報賬發展到對過去財務情況進行分析并參與未來規劃。到目前為止,高等學校都是屬于公益二類,其資金主要是財政撥款和事業收入,都列入國家財政預算范圍,如果能夠節約一個百分點就能夠節省很多資金。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在教育事業上的資金投入也不斷增加,高校也獲得了較多的資金,如何科學地使用好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金的績效,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已經成為高校發展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應該深入學習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同時加強實際應用的研究,特別是財務預算、責任會計、財政專項專門決策等應用研究,以便于借鑒企業財務管理的做法,核算教學成本,對資金的支出進行嚴格管控,讓每筆資金都得到最高效的使用。

3.高校實施管理會計的方法

3.1強化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的學習。就高校財務會計人員來說,要想發揮更大的作用,就需要財務人員提高對管理會計的認識,豐富自身管理會計理念。這就需要通過培訓實現財務會計人員掌握管理會計的知識,在頭腦中建立起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了解該怎樣應用管理會計,為實施管理會計奠定基礎。就目前情況來說,高等學校在管理會計應用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許多財務會計人員通常情況下只懂得會計核算,不會財務分析或財務管理能力不強。高校定期對財務人員開展管理會計的培訓,能夠讓財務人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進而促進財務人員綜合素養的提高。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強化管理會計學習工作,應該從財政部、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同時入手,從思想上重視管理會計的培訓。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應當增加管理會計培訓機構,實現在職人員的再教育。在強化財務會計人員學習管理會計基礎理論的同時,還要重視管理會計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只有各方充分協調、共同努力,才能讓高校建立起科學合理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并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會計實踐方案,才能讓高校的管理向著更科學的方向發展。3.2實施責任會計制度,提高管理績效。建立健全校(院)長經濟責任制,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按校內管理層次分別建立起總會計師或主管財務工作的副校(院)長、財務處長、二級單位負責人和基層財務人員等若干個層次的各級經濟責任制。一級管好一級,一級帶動一級,一直抓到每一個基層經濟單位??梢栽诤笄诒U喜吭O立“成本中心”,將成本劃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嚴格控制水電費、維修費等可控成本的支出。在學工處、科研處設立“收入中心”,通過目標管理,保證高校預算收入的實現。3.3應用成本習性的原理編制預算,健全預算體系。預算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企業單位、事業單位、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等同樣重要。要想有效地開展經濟活動或者社會活動首先要針對項目制定出詳細的預算報告,通過預算工作的開展能夠促進管理者能力的提升,讓管理者始終將計劃放在心中。可以利用管理會計的成本習性原理將預算項目分解為變動項目和固定項目。變動項目與業務量成正比例變動,如學生綜合定額撥款、醫保經費撥款、住房公積金撥款、人員經費、水電費、實習實驗經費等和學生人數或教職工數量有關,因此可用綜合定額撥款=Ki(費用定額)×Mi(人數)模型的編制財務預算。固定項目不受業務量變動影響,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工勤人員的工資、“三公經費”以及公共采暖費等,我們可以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隨著政務公開化的推進,公眾對財務預算予以了高度關注,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預算公開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樣也會給預算工作帶來更強的約束力。對于高等學校來說,必須在財務工作中建立起完善的預算體系,首先能夠讓學校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其次能夠讓高校與政府嚴格的預算管理產生相適應。對于企業而言,業務預算與財務預算都屬于預算的范疇內,但是高校不存在材料核算與成本核算等,也就不產生相應的預算,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將編制部分劃入預算范圍。包括人員工資預算、資本支出預算等。而財務預算主要包括預計收入、預計支出、預計資產負債等。在完成相關報表編制之后,高校領導能夠對學校未來的財務狀況有較為準確的了解,借助反饋機制的調節,能夠讓學校資產與負債處于健康范圍內,促進高校能夠處于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國外很多高等院校已經著手開始進行該項工作,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這就為我國高校健全預算體系提供了實踐經驗。3.4設計管理會計報表參與學校決策。管理會計的入手點是會計,但要實現的落點卻在管理。高校的財務會計部門將自己的工作束縛在很窄的范圍中,僅有預算申報、會計核算等,忽略了自身對領導決策的影響,沒有參與到決策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的資金絕大多數屬于財政撥款,使得財務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經費支出與資金安全兩個方面,財務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盡管我國如今的社會環境對管理會計的推行產生了阻礙,但是對高校財務的科學管理能夠得到很好的收效。借鑒西方先進管理經驗,財務會計人員應當為領導決策提供建議,設計出針對管理層使用的管理會計報表,為校領導提供更為詳細的財務管理信息,例如資產、負債、資金流量等,這樣能夠幫助校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解決了傳統模式下領導決策傾向主觀意愿等問題。

綜上所述,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比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他們的工作不僅局限于財務報表的制作,在領導進行決策時候他們也能夠發揮出積極作用。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管理會計也非常適用,能夠讓高校的管理思路得到優化,管理模式得到改進,讓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規范。

參考文獻:

[1]于增彪.對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基本看法[J].中國總會計師,2014(04)

[2]喬春華.基于高校管理會計的研究[J].教育財會研究,2015(01)

[3]陳乳燕.基于管理會計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探究[J].北方經貿,2016(10)

作者:闖少銘 單位:長春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