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改革實踐文化策略分析
時間:2022-07-08 08:44:34
導語:教學管理改革實踐文化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管理改革實踐的文化策略淺論政和,福建省南平市轄縣。自宋代以來,史稱“政通人和”的精神就一直在政和延續。朱熹的父親在政和任縣尉之際,將朱森(朱熹的祖父)安葬于鐵山,朱熹自童年起便常來往于政和,為祭祀,也為政和人講學。因此,安葬朱森的鐵山鳳林方圓幾十里之地稱為“先賢過化之地”,鐵山在歷史上一度命名為“啟賢鄉”。身在“先賢過化之地”的鐵山中心小學,有幸拾掇起這一歷史名謂,把“啟賢”兩字作為學校內涵發展的符號,既為繼承朱子風范,更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一個值得探索研究的文化課題。經過對“啟賢”理念下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學?;拘纬闪恕皢①t育美,四美育人”的學校管理體系。
一、確立“啟賢育美”的目標體系
“先賢過化之地”的歷史積淀,孕育了世世代代景仰先賢、追求美好生活的百姓。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先賢的景仰正是“啟賢”的內涵。因此,我們將“啟賢”的目標歸納為“育美”,將“啟賢育美”確立為學校教育內涵發展的定位。“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思想用于學校管理,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校而異。根據鐵山中心小學校情,經過學校各方面的討論與思考,確立了三個基本管理目標思路:如何帶好隊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管好學校?教育的本質是為人的終身發展服務,人的一生有兩個基本任務:生存與做人?;诖?,學校將“啟賢育美”目標具體化為“三個學會”,即“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要學會與人相處,做真、善、美的人,做有愛心的人;要從小學會生存,自立自強,保持健康的身心,做個身心健全的人;要從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志存高遠,懂得學習,敢于做夢,勇于追夢,立志圓夢,校園是夢想開始的地方,學會學習,飛揚夢想,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少年。以上“三個學會”,我們簡稱“三學”目標。
二、確立“四美育人”
為啟賢育美的四個抓手為了落實“三學”目標,經過實踐研究,學校決定從四個方面推進,歸納為“四美育人”,即安全育美、綠色育美、書香育美、科研育美。緊緊圍繞“人”的發展而為,為“樹人”服務,為學校的發展而立。1.安全育美。安全育美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安全的學校,培養師生的生存意識,倡導生命第一的人本思想,做到我愛人人,人人愛我,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有溫暖的人。具體做法有五個方面。一是宣傳好。學校通過安全宣傳欄、班級板報等,宣傳正確的安全觀、生活觀,與人為善、互助互樂的愛心觀,形成正面的宣傳效果。二是演練好。學校定期開展安全疏散演練、防震演練、警報警示教育等活動,有效促進學生的安全意識。三是關愛好。關愛好留守兒童,關愛好困難教師,關愛好后進學生。四是教育好。即做好專題教育工作,主要有法制教育、交通教育、防溺水教育、防火教育等。五是協調好。協調好家庭、學校、社會之間關系,協調好教師值日、班子帶班、保衛坐班的關系,職責明確,責任到人。2.綠色育美。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我校綠色育美重點突出人文特點與綠色布局的有機統一,自然景物與精神文化的有機統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的文化宣傳設計體現“綠色”美,從學校校標的設計到每個宣傳欄的設計與置放都認真考慮色彩搭配的和諧美,如雷鋒像在花叢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襯在綠蔭下等。二是開啟綠色教育活動。與鎮政府人武部合作,開展綠色軍營社會實踐活動,既實施了綜合實踐活動策略,又得到了綠色教育;開展每年秋季的“金色銀杏節”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家鄉美景的熱愛;開展校園“綠色勞動”教育,德育辦把每個衛生區和班級衛生區值日生都命名為“綠色衛士”,佩戴“綠色衛士”牌,讓學生時刻認識到綠色對人的重要性。3.書香育美。在書香育美工作上,我校追求開放性、自覺性、有效性的統一。開放性即打造開放的閱讀空間,讓學生很容易得到閱讀,隨手可以拿到書籍,隨地可以展開閱讀。做到班班有圖書角,人人可看書,走廊有圖書角,處處可看書。自覺性即提供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學校建設專門的“啟賢書屋”和“啟賢走廊圖書角”,允許學生流動看書,書可以??咳魏误A站。有效性即定期按年段組織多種讀書活動。舉辦讀后感競賽,手抄名言名句競賽,講故事比賽等,激發學生讀書興趣,并每月評選優秀閱讀者、優秀讀書班集體活動,提高閱讀學生人數,讓學生在“書香”中達到育人的目的。學校通過組織師生閱讀團隊來保障開放性、自覺性與有效性的有機結合,每個年段專門成立了“少先隊閱讀輔導志愿者中隊”,指定一名責任心強有閱讀情懷的教師作輔導員,帶領閱讀中隊開展閱讀活動,有效地落實書香育美的目標。4.科研育美??蒲杏乐荚谔嵘處熽犖榈木C合素質。要實現“啟賢育美”的目標體系,教師是關鍵。打造一支強有力、能科研的教師隊伍才能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的目標。為此,我校的實踐做法是:簡約前行,完成七合一。為了克服教師對科研的畏難心理,經過認真討論研究,我校制定了校本教研模型,簡稱“七合一”,即六個基本要求、一個提高要求。每位教師每年必須與另一個教師結對互助,即結一個對子;每年一節公開課;每年主評一節課;每學期讀一本書并寫一篇讀后感或反思;每周參加一次業務學習活動;每學期寫一篇教學案例或論文;每年必須輔導一個以上留守兒童或后進生。一個提高要求是參加一個教研課題研究或一項縣級及以上教學比武活動?!捌吆弦弧苯萄兴悸泛喖s明了,在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上頗見成效。
三、啟賢育美、四美育人的組織架構
為了“啟賢育美”目標的實現,更好地推進“四美育人”,學校制定了明確的組織架構的制度保證,不因人事的變動而變化。1.思想統一,宣傳到位。讓每位教師都理解學校的“啟賢育美”內涵,把教師的思想統一到學校的“啟賢”理念中來。2.領導到位,分工明確。學校“啟賢”內涵發展校長親自抓,成立領導小組和指導實施組,具體落實工作?!八拿烙恕睓C制落實由各處室負責,明確責任目標。德育辦負責綠色育美活動,少先隊大隊總輔導員負責書香育美活動,教務處教研室負責科研育美活動,保衛科負責安全育美活動,總務處提供四個育美活動的物資保障。分管德育副校長具體抓綠色育美和安全育美,分管教學副校長具體抓書香育美和科研育美,校長主抓實施方案,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四美育人”活動,推動學校的內涵發展,實現學校有效的文化管理。
作者:范隆方 單位:福建省政和縣鐵山中心小學
- 上一篇:高職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思想品德高效教學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