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10-15 09:45:20
導語: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綜合國力的穩步增強,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不斷得到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中國的發展,學習中國文化,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1999年我國356所高等院校和其它教學機構接受各類來華留學人員4.47萬余人,到2014年775所教學機構接受各類外國留學人員37.7萬余人,來華留學生總數和我國接受留學生的單位數均創新高。迅猛發展的來華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外交工作、國際交流和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學生教育不僅為我國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通過留學生的紐帶作用,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2010年國家教育部啟動《留學中國計劃》,爭取到2020年全國當年外國留學人員數量達到50萬,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學生流動目的地國家。由此可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發展和壯大已成為大勢所趨②。近年來華留學生數量不斷攀升,國內高校等教學研究機構逐漸重視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通過對來華留學人員的培養教育和交流互動,可以大力傳播中國文化,加強中外學術交流,提高本校師資水平,加快自身國際化進程。在當前臨床醫學已成為來華留學學歷生首選專業的形勢下,國內醫學院校更是異軍突起,紛紛開展留學生醫學教育,通過國外推廣宣傳、獎學金政策、中介機構介紹等多種途徑積極吸納國際學生就讀,一時間來華留學臨床醫學本專科項目在各層次的高校爭相上馬,然而這些都給留學生醫學教育的發展埋下了諸多隱患。教育部郝平副部長在講話中提到:“來華留學生工作的生命力、高校的持續發展能力最終由品牌的含金量決定?!币虼藖砣A留學生醫學教育不應該只關注量的積累,更應該重視質的提高。
一、醫學院校留學生教學管理的突出問題分析
1.入學門檻低,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由于一些學校和中介在招生過程中盲目追求更多的學生數量和眼前的經濟效益,對錄取要求定得比較低,有的僅要求高中畢業即可,也沒有對申請學生的成績和錄取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查,致使很多學習成績不達標甚至有學習障礙的學生被錄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基礎差別較大,給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帶了很大的困難。學校為了讓學生完成學業,拿到學位,不得不降低質量控制標準和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畢業,這種“寬進寬出”的培養模式嚴重影響了醫學教育的培養質量⑤,這些不合格的畢業生進入醫院成為醫生,也會大大降低中國醫學教育的國際聲譽。
2.培養模式單一,多數高校采取與中國學生的“趨同管理”模式。來華留學生來自于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各自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世界各國對于基礎教育的要求各有側重,如果像國內很多高校那樣采取與中國學生的“趨同管理”模式,勢必會忽略留學生的特殊性,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水土不服”。我國高校多選用本校教師用英語或漢語教授留學生醫學相關課程,老師們多沿用給中國學生上課“滿堂灌”的模式,通過制作精美、知識含量豐富的電子課件,照本宣科地把知識傳達給留學生,絲毫不顧及留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課堂反應。很多老師由于英語表達能力差和擔心出錯,害怕與留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和交流,嚴重挫傷了留學生踴躍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
3.教學管理模式滯后,與國際醫學培養標準脫節。來華醫學留學生畢業后往往選擇回國從事醫生工作,需要通過當地或其他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考取醫師資格執照,但國內許多高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模式多沿用國內標準和特色,與國際醫學標準嚴重脫節,老師們在上課過程中也很少特意教授國外考試的重點內容,國內高校考試形式也較為單一,只有筆試一項,未將平時測驗、實驗、見習以及操作技能考試納入正常考試范圍,導致學生畢業后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本國執業醫師考試的模式,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重新準備考試。
二、醫學院校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管理對策及分析
醫學是一門要求精湛技藝和豐富經驗的學科,醫生的職業關系到人的健康利益和生命,作為一名醫生,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完備的醫學知識技能。國外對醫學生的培養有著近乎苛刻的培養標準和要求,而國內的醫學教育與國際推崇的“精英”醫學教育有著較大的差距。尤其面對留學生年齡偏小、獨自出國學習自律自控能力較差、缺乏時間觀念、遲到曠課情況嚴重等問題,學校制定實施嚴格有效的教學管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國內諸多醫學高校在招收和培養醫學留學生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這個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這些都直接影響到留學生培養質量的高低。醫學留學生教學質量與我國醫學教育的國際認可度,以及我國留學生事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為規范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的管理工作,切實提高教育質量,促進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健康發展,2007年教育部頒布了《來華留學生醫學本科教育(英語授課)質量控制標準暫行規定》;2013年教育部委托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成立專家組,對全國開展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來華留學生教育的高校進行專項檢查。教育部的一系列舉措都是為了保證來華留學生教育的規范,使留學生培養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對于招收醫學留學生的高校來說,如何根據自身特色和本校的實際情況,探索和形成一套科學合理、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模式和方法,才是迫切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十多年來,筆者所在的泰山醫學院結合山東地區醫學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地方醫學高校的辦學特點以及留學生生源國的教育模式,在規范和改進教學管理模式與方法上進行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形成了一套具備自身特色又符合國際標準的教學管理模式———“醫學留學生學業晉級屏障體系”。為保證醫學生所有課程成績合格,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確保醫學生培養質量,我校在多年留學生培養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并推行了“醫學留學生學業晉級屏障體系”,該體系由“階段晉級補考制度”和“內部評估”兩部分組成。階段晉級補考制度是指臨床醫學生在基礎課、臨床基礎課程、臨床專業課程學習結束時,對學生在前一學習階段中所有考試(含補考)未通過的科目進行統一考核,學生考核全部過關者方可進入下一階段繼續學習,不合格者留級重新學習。晉級階段的劃分標準是根據美國、巴基斯坦等國外執業醫師考試中要求學生分階段完成執業醫師考試的標準來劃分,便于學生在完成各階段學習后根據自身情況安排參加相關階段的執業醫師考試。內部評估是指根據學生的平時測驗成績、課堂表現和日常行為進行綜合評估的評價方式,每學期對學生做出評價,并記錄在留學生個人評估手冊中。在學生畢業、求職需出具各種證明或學生家長問詢時,學校將會如實地反饋學生的各門課程成績和內部評估結果。
1.階段晉級補考考試制度具體實施細則。
(1)學留學生階段晉級補考共設3個時間段,分別是在第4、8、10學期結束時。留學生緩考、期末考試成績不及格者,學院在下學期初安排一次正常補考,不參加者視為自動放棄;因曠考和禁考無成績者,不允許參加正常補考;第4、8、10學期的課程成績不及格者,不單獨安排補考,直接參加晉級補考。
(2)第4、8學期晉級補考后,所有成績全部及格者方可正常晉級到下一階段學習;如果仍有不及格科目,將留級到相近低年級的班級進行學習,不得再跟隨原班級晉級。留學生臨床實習前的晉級補考,所有科目必須全部及格,方可參加實習;如有任何不及格科目,將留級繼續學習,直到考試全部及格方可開始實習。
(3)補考或晉級補考考試通過者,記檔成績均為60分。留級兩次,并且在內部評估中表現較差者,學校可以選擇將其勸退或開除。
2.內部評估具體實施細則。
(1)內部評估包括學期內的平時測驗成績、課堂表現、課外活動表現、學生日常行為評價等。平時測驗成績占期末考試成績10%,由任課老師記錄在學生個人評估手冊中,期末考試結束后統一計入期末成績;課堂表現由任課老師根據實際情況在學生個人評估手冊中填寫;課外活動表現和日常行為評價由輔導員根據學生每學期實際表現和各種活動獲獎情況記錄在手冊中。
(2)課堂秩序、課堂考勤、考場秩序都是內部評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秩序按時上下課,不允許遲到、早退,遲到早退5分鐘以上,算作曠課處理。尊重教師和學院管理人員,任何不尊重老師和管理人員的不禮貌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按其情節嚴重者,給予警告直至開除學籍處理。上課期間,學生應關閉手機或靜音。不得打鬧喧嘩,影響課堂秩序,否則給予警告直至開除學籍處理。為了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和最優化,要求學生所有科目出勤率達到100%。學生每門課出勤率低于80%者不允許參加該門課程的期末考試,學生考勤情況由任課老師嚴格進行監督,期末考試前根據考勤表張貼禁考學生名單,不允許其參加禁考科目的考試。留學生因故請假,須本人提前提出書面申請,到留學生管理科辦理請假批準手續,填寫請假四聯單,兩聯分別留在留學生管理科和教學辦公室備案,一聯作為考勤登記的依據,交給任課教師;一聯由本人留存。請病假者必須附校醫院或有關醫院證明,請事假者要附有關證明。
(3)考場秩序??忌杼崆?0分鐘到達考場,持準考證和學生證進入考場,遲到15分鐘,將不再允許進入考場。考生須按張貼考號對號入座參加考試,未經監考老師允許,任何人不得更換考試座位,一經發現,取消本場考試資格。考生進入考場后,要維護考場秩序,保持考場安靜,不允許交頭接耳。任何問題,都需舉手向監考老師提問??紙鰞戎v話經制止不改者取消本場考試資格??忌M入考場,需將手機關機上交,將攜帶的與考試無關的資料和物品一律上交??荚囬_始后,一旦發現考生攜帶與考試無關的物品,一律取消本場考試資格??荚囘^程中,嚴禁任何學生作弊,一旦發現,取消本場考試資格,成績記作零分;作弊不服從監考老師管理者,取消本學期補考資格。
(4)內部評估情況是學院授予獎學金和開具各種留學生證明的重要參考依據。所有成績將及時錄入學院留學生管理系統,以系統記錄為依據,對學生做出獎罰決議。通過對醫學留學生學業晉級屏障體系的宣傳、推廣和實施發現,我校留學生普遍比啟用該體系前更加注重自己的日常表現和學習成績,課堂學習氣氛和課下的努力程度較以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這說明該體系所包含的階段晉級補考制度和內部評估制度從學業目標和學習過程入手,雙管齊下,對學生的促進和激勵作用是十分有效的,對提高我校留學生教育質量的積極作用是顯著的。來華醫學留學生教育的發展非同小可且任重道遠,留學生醫學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國際醫患的生死攸關、留學生回國就業的成敗和我國醫學教育的國際聲譽,由此可見,招收和培養醫學留學生的高校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效的教學管理模式對教學質量的保障和提高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作為留學生教學管理人員,筆者相信,只要學校領導和任課教師們統一認識,抓好留學生醫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勢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王穎 趙秀霞 單位:泰山醫學院
- 上一篇: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機制
- 下一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問題及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