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與改革
時間:2022-06-25 09:21:05
導語: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與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高校公共選修課已經被列入各專業培養計劃中,課程數量逐年增加。但也存在課程內容設置單一、課程監管體系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筆者對目前國內公共選修課的現狀進行深刻剖析,以促進國內高校公選課程體系建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公共選修課;現狀
目前,高校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及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國內各高校均設置一定學時的公共選修課。公共選修課的開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管理改革勢在必行。
1公共選修課內容設置現狀分析
1.1公共選修課缺乏分類標準
哈佛大學選修課的構成比例是自然科學類課程占29%,社科類課程占31%,而人文類課程占40%。耶魯大學將學生的非專業課程分成若干個學科領域,并規定學生在各領域內應該修習的課程門數或者最低學分[1]。國內高校多根據自身專業的不同要求理工類與文經類學生都要選修與自身專業互補的學科。由公共選修課內容設置來看均符合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和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但是由于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國內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公共選修課都缺乏分類的標準,對于所開設的課程也只是進行了簡單地劃分。裴立震提出加強課程類型研究,明確課程分類的標準,既是構建課程體系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強課程體系科學化、規范化的必要條件。沒有科學的分類標準,很難在課程設置上達到科學的類屬配置。
1.2公共選修課設置形式日趨豐富
目前,我國大學公共選修課的課程基本上都是由學校和教師決定。流程是由教師提出申請,再由學校的教務部門審批。也有些高校是根據各個學院師資力量和教學條件,從專業培養計劃中提取出部分專業選修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方便其他專業的學生選修。因此,高校開設的公共選修課程,包括講授的內容,選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等最終還是由校方和任課教師決定的。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育的主體。因此,對于公共選修課的設置高校應定期該邀請學生參與課程設置的探討,賦予學生參與課程設置的權利,這也是了解學生知識需求動態和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一個重要措施。高校公共選修課主要以講授為主,缺少實踐和實習環節,因此學生缺少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公共學修課學校還應加大對公選課的資金投入,對公共選修課開設的實驗課和實習課要予以資金的支持,并給予學生評價好的公選課以適當的獎勵,從而將其打造成精品課程。在課程的設置方面,國內一些高校除了教師提出開課申請外,還可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合理的調配教師資源,動源學科帶頭人、科研骨干開設一些有前瞻性的公選課。2011年全國高等學校的師生比為1:17.42。嚴重失調的師生比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開設公共選修課的科目類型及其種類。為此高校還還可以邀請知名學者、行業領軍人物以及社會精英做兼職教授或講座教授,充實公選課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視角高度和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其本身的吸引力。慕課(MOOC)是最近新出現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來源于過去的那種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和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結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課程的范圍不僅覆蓋了廣泛的科技學科,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以連通主義理論和網絡化學習的開放教育學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傊?,公選課程應以學生需要為本,堅持文理滲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內容上,注意知識的時效性、先進性、實用性,開展跨學科的綜合型和實用型課程,以此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學科視野。
2公共選修課實施現狀分析
2.1公共選修課選課系統的有待完善
孫芳據調查得出,華北某高校接近1/3的同學在選課之前對該門課程的內容并不了解;1/2的同學有一些了解;僅有少數的同學對所選課程有較深的了解。郭德俠對北京某高校調查中發現,有76.1%的學生認為學校公選課的選課模式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即電腦選課系統在學生選課集中時段經常不能登錄,而且預選、補退選比較麻煩。由此,學校應對開設的公共選修課有詳細的課程介紹,并且在選修課之前要積極幫助和引導學生選課,并且應減少和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學生逃課。
2.2嚴格公選課的審批程序
由于公共選修課開設的課程數目較少,學校對于公共選修課的質量把關不嚴,大學公選課的審批在很大程度上是例行手續而已。一些教師常常根據自己的時間和工作隨意開設或取消課程,使得教師在其所開設的選修課內容方面沒有做太多的研究,使選修課的質量得不到保證。目前高校選修課出現冷熱失調的現象非常嚴重。冷熱失調的現象也導致了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下降,教師上課熱情不夠的現象。此外,職稱較低、就業時間較短的青年老師是目前公共選修課的主要教師群體,青年教師由于工作壓力、科研壓力,家庭壓力較大以及教學經驗不足,難免會降低公共選修課的教學枝量。2.3改變學生對公共選修課的消極態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育的核心,學生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公選課的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少大學生對公共選修課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逃課、選而不上的現象嚴重。此外,部分學生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和教師管理的嚴格性來選擇課程而不再以自己的長遠發展需要和興趣為主要標準,將公共選修課看成是專業學習的一種補充。這些問題的普遍存在將成為公選課發展的羈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端正大學生學習公共選修課的態度,使之充分認識公共選修課對自身素質提高提高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應該促使大學生理解目前國內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環境,減少消極抱怨情緒,把握學習的機會,用真正有用的知識武裝自己[2]。
3結論
我國公共選修課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在課程質設置、質量管理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大學公共選修課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國內的學者對于公共選修課的理論研究還很薄弱,尤其是在課程設置、實施、管理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入系統的研究。
作者:劉玉蓮 肖雪梅 單位:甘肅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參考文獻:
[1]裴立振.泰山學院公共選修課實施現狀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34-45
[2]馬錦云.簡論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選課建設[J].教育與考試,2013(2):88-91.
- 上一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學分制與高校教學管理體制改革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