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有機結合探索

時間:2022-10-27 09:41:57

導語: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有機結合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有機結合探索

摘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歷經了多次變革,高校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工作更是歷盡滄桑。我國高等教學管理在經驗上從無到有,在能力上從弱到強,在內容上從經驗務實到理論研究,在方法上從單一到多元。通過對我國高等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的梳理和分析,探究我國高等教學研究的范式變遷,為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實踐探索

一、序言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國家和國民對于高等教學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對于高等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因此顯得更加重要而有意義。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管理工作在高等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十分明晰。改革開放以來,參與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專家和學者越來越多,對于學生管理工作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見解,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發展和進步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信息科學不斷進步、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的當下,要促進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和學生管理工作進一步發展,我們需要繼續進行探索和研究,從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歷史和學生管理的歷程中找到切入點,分析規律,找到新的發展之路。

二、我國高等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研究

1.改革開放前的相關研究成果。在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歷史進程中涌現很多專家學者,這些專家學者針對高等教學管理提出很多著名觀點和看法,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解放戰爭后,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缺乏相關的理論研究,同缺乏這方面的人才。這就導致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在一段時間里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同時,我國關于學生管理工作的進展相對比較落后和缺乏。關于這一點,相關數據可以說明,從新中國成立以后到改革開放以前這一段時間里,我國一共發表了相關文件上百篇,但相比之下,我國相關教學研究專家和學者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不到百篇,從這種懸殊的數據比較中不難發現,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這段時間里,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確實有些許不足,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一些差距,需要我們給予相應重視。然而這并不是代表這段時期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是毫無進展的。這段時期里,依舊有相關的專家學者就高等教學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些看法和見解大多上是圍繞當時出臺的一些政策而發表的言論,多是一些理論解釋或者一些個人經驗,沒有太多關于理論方面的內容。但這些解釋為后來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銜接紐帶。

2.改革開放以后的相關研究成果。自我國改革開放后,高等教學管理的研究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在這段時間里,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我國高等教學研究進入了一個發展高峰,出現很多關于高等教學研究的文獻和理論。改革開放不僅帶動了中外經濟的發展與交流,同時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這種研究的發展和變化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與之前相關文獻寥寥無幾的狀況相比,改革開放以后,關于高等教學管理的論文大幅增加,數量上的激增是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發展的最好表現,也是最直接的表現。除此以外,在文獻具體內容上,由之前的以文件解釋為主變得更加多樣化,有的以經驗為基本內容談論,有的則大刀闊斧談改革,還有的以外國的制度和文獻為藍本,探討我國相關制度的改進與完善等,這些研究都為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從研究的方向來看,從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方向上延伸出很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對象,整個研究領域變得更加寬廣,這種發展在2002年變得尤其快速,相關的文獻數量上激增,研究方向越來越五花八門。這表明我國關于高等教學管理研究領域的探索正以百家爭鳴的形式展現,涌現出一大批關于學生管理工作的學說和意見。然而數量的激增并不能代表質量的提高,關于一個國家相關學術發展得好與壞是不能僅憑借文獻數量決定的。不少研究學者認為,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進入高原期,一方面說明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另一方面又說明關于這一領域的研究,如果要得到進一步發展,面臨很大阻礙。因此,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要得到進一步發展,必須總結以往經驗,了解范式變遷,找到發展路徑,實其進一步發展,迎來發展的新的春天。

三、我國高等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

1.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從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發展來看,大致經歷改革開放以前和改革開放以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前,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不完善,無論是相關文獻還是理論少之又少,在這段時間里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發展相對緩慢,說明由于種種原因對于高等教學管理不夠重視,或者因為其他原因導致其難以有進一步發展。改革開放以后,對于高等教學的相關研究則開始增多,無論從研究的文獻數量上還是從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來看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同一時期內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比重較低,然而隨著我國學術界不斷進步和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外各種學術學說瘋狂涌入我國,隨著各類學說的豐富和發展,我國總體學術水平得到相應提高和進步。在這種總體學說文獻不斷增多的情況下,我國的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相應得到發展,更加突出的是,和其他研究相比,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所占的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不斷上升。由此可見,學科研究在總體研究中所占的比重是不斷提升的,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呈現不斷發展的趨勢。

2.學生管理工作越來越細化和專業化。隨著我國高校教學不斷發展,學生管理工作得到新的進展,朝著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細化的方向進展,學生管理工作在整個高等學校教學管理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等學校需要完善學生管理工作,要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使學生管理工作更好地開展。在我國關于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發展之初,學生管理工作和教學管理之間的配合度是遠遠不夠的,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對于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制定的政策沒能做到以事實為基礎,成為空中樓閣??梢?,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以現實情況為基礎。對于理論研究者來說,他們的理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脫離現實,無論是理論的產生還是理論的施行都和現實存在一定距離。很多理論的提出并沒有站在現實的角度之上,脫離現實談理論,導致其存在很多與現實不符合的地方;從理論的施行來看,當理論出臺之后,將理論落實到實際的過程需要很多環節。由此可見,將理論落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行動的實施者看,他們深入了解了實際情況,但是對于一些理論層面的探索有所缺失,對于政策的把握程度也是不夠的。由此可見,在最初的時候,這三者之間配合程度遠遠不足。隨著教學管理研究的不斷改革和了解,三者之間配合變得越來越緊密。

3.相關的研究方向和問題越來越廣泛。在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發展之初,我國相關研究方向比較單一,不夠深入,這就導致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究不夠全面,比較膚淺。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和發展,我國高等教學研究逐步深入。1985年我國召開的首屆高等教學研究會曾經確定高等教學的管理研究的10個問題,分別是:高等教學育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與范圍,體系與內容,知識體系、基本概念與范疇,理論基礎,高等教學管理的本質與特點,高等教學管理的基本原則,高等教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高等教學管理的現代化,高等教學的管理者,中外高等教學管理理論或管理思想的評價。自此以后,我國的高等教學研究開始以這10個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深化和擴散。這意味著我國對于高等教學的研究不僅局限于這10個問題,而是開始從更加深入的層面思考這些問題,思考與之相關的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不斷探索,我國在高等學校研究的相關問題上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我國相關體系也得到重新構建。

四、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

1.加強兩者各自的基本理論研究。要進一步促進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的研究,應加強對于基本理論和實踐應用的研究,對于學科基本理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根據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發展進程,找出整個發展過程的規律和方向,對此進行相關的分析和思考,找到讓整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的道路和方法。其次,根據相關機構出臺的一系列文件進行探討和分析,針對這些文件進行具體的實踐,對這些政策和制度進行分析和探索,以為我國高等學校的教學管理找到新的活力。同時,應對學生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學習和思考,找到發展路徑,從最基本的理論入手進行研究和考量,找到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兩者結合的途徑和道路。

2.建立合理制度,促進二者有機結合。在高等教學管理研究過程中,作為主體的學生和政策施行者無疑是十分重要的。要尋求高校教育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二者的發展之路,必須從主體入手,因為他們對相關政策有著最直觀和最客觀的感受,建立一只以高校成員為核心的研究團隊對于我國相關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研究和進步將有重大幫助。同時,在團隊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很多因素,如團隊成員的專業、年齡、學校等對于整個團隊的管理是否有相應的規則和要求,有沒有關于績效或者考核的相關規定等,通過具體人員的相關感受和建議實現二者的結合,促進政策不斷完善。

3.強化學術規范,避免強制結合。要真正實現高等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有機結合,促進二者發展,首先要以現實為依據和基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現實價值。而學術規范應做到學術的研究和規范以事實為依據,而不是脫離現實而大談理論,更不能離開現實而制定政策。必須扎根于群眾,扎根于事實,從事實角度入手和考慮,加強學術規范,讓學術政策更富有規范化,不能被官僚化所覆蓋。因此,我們不能為了結合而結合,應該更理智地實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結合。

參考文獻:

[1]張晉.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范式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韓良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

[3]劉玉靜.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范式轉換及價值重構[J].教學研究,2011

[4]張天雪.我國高等教學管理研究的范式變遷與發展進路[J].清華大學教學研究,2010

作者:付鐳 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