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智能化教學管理探索

時間:2022-08-01 10:46:24

導語:大數據智能化教學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智能化教學管理探索

摘要:互聯網+大數據在推進傳統行業變革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育行業應充分利用教育大數據的價值。本文提出一種教育大數據采集思路,并將其應用到具體教學管理活動中,以數據支撐決策,實現對學生個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關鍵詞:大數據教育;智能管理;個性化

1引言

目前大數據在教育行業應用尚處于初級階段[1],教學活動中所產生的大量數據沒有得到有效的收集,其中所具有的價值也尚未充分發掘,缺乏實踐應用研究。教育大數據具有戰略層價值和應用層價值,教育大數據微觀層面可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實現個性化學習,宏觀層面可優化資源配置,輔助教育科學決策,為教師提供一種準確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有效途徑[2],大數據應用是促進教學管理改革的重要支撐[3]。

2教學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已經確立了教育信息化的戰略地位,并取得一定成效,如以MOOC為基礎的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極大促進了傳統教學改革,但在教育大數據應用方面,仍存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2.1教學方法缺乏個性化。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主動性發揮,以翻轉課堂為手段的混合式教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但主要的教學方式仍然是灌輸式教育,這其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減少學生對新事物的獨立判斷和思考的空間,阻礙了學生自學能力發展,二是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很難實現因材施教,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適應大多數同學,就正態分布而言,這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分布于兩端學生的發展2.2教授內容效果不全面。當下我國教育是面向知識能力的教育,而教育的目的是教書和育人兩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構成缺少道德和素質等精神層面教育,這種教育模式下易產生不平衡發展的狀況。目前面對知識教育的機構、手機APP、網站等資源很豐富,反觀人文教育資源卻很匱乏。2.3缺乏教學反饋。如何評價學生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效果,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階段性的檢查,這種方式的特點是不及時、主觀性強。評價的目的在于對未來決策的支撐,這種階段性評價并不能及時反饋給教師,降低了評價應有的價值,還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資源。

3教育大數據應用

讓教育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整合各部門各類別信息資源,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全面性,對數據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挖掘,獲得不同層面的結論,為不同用戶提供未來決策支撐,以數據客觀性來提高教學管理科學性。3.1為個性化教學和學習實施提供數據支撐。目前各大高校均采用在線學習平臺,可以綜合分析在線學習平臺上各課程學習情況統計,統計教學管理系統中各科成績分布,得出多維度分析結論,包括各科學習效果及評價、學生學習特點統計、不同大類課程學習效果綜合評價。將這些結論反饋給學習平臺,為每位學員提供動態精準推薦學習資源的依據,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此了解學生整體和具體章節知識點學習情況,實現合理反饋,以促進更合理的教學組織方法,為實現個性化教學提供數據依據,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此外,利用大數據,可統計出班級學生總體出勤、作業完成、成績考核等歷史數據統計,提供給新學期代課教師,以了解班級整體情況,根據班級特點制定授課計劃。3.2為教師提供實時客觀教學評價反饋。通過算法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和學生評價數據,提供給教師實時查看,從中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以及時調整授課計劃和授課方式。分析教師不同年度學生評教結果統計和相同課程不同教師所教學生整體考核情況橫向比較,實現對教師客觀評價,發現教師教學特點和不足,有針對性的改進,提高教學能力。3.3個性化培養方案。對比分析本專業未來發展方向能力要求和現階段學生能力特點,智能推薦選修課程列表和學習資源,輔助學生進行合理能力發展規劃和職業規劃。現階段能力特點可通過算法,綜合分析課程成績、競賽獲獎信息、參與社團活動等得出結論。此外,對于課程考核不理想同學,可依據課堂出勤率、課堂表現、校內行蹤統計、前置課程成績統計分析具體原因,有針對制定學習指導方法。3.4了解非知識學習需求,實現科學育人。分析學生網絡訪問記錄、圖書借閱記錄、校內就餐和行蹤統計這幾類數據及其之間的關聯性,了解學生發展需求、綜合素質、感情問題、經濟問題等,有針對性地在教育中加入情感和素質教育模塊,包括線上資源建設、選修課設置、課堂融入教學、開展相關活動等,實現科學引導、學生綜合素質健全發展的目標。對于異常情況,及時發現、及時預防,避免發生危機事件。

4結語

本文提出將數據應用與教育中案例,通過整合數據資源建立教育大數據,實施相關性分析和數據挖掘,對不同決策給予數據支撐,使結論更具客觀性、實時性,利用大數據的預測能力,提高決策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陳心想.如何利用“大數據”為教育服務[N].中國教師報,2013-07-17(011).

[2]楊現民.大數據提升教師教學決策力[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8,05:1.

[3]呂本富,陳健.大數據預測研究及相關問題[J].科技促進發展,2014,01:60-65.

[4]王建.大數據與信息化教學變革[J].電腦迷,2018,11:210.

作者:屈美娟 牛志剛 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