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化下教學管理優化路徑

時間:2022-09-26 10:15:45

導語:淺談信息化下教學管理優化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信息化下教學管理優化路徑

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科技水平顯著提升,這給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信息化技術是提升高職院校整體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關鍵因素,它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滿足高職院校發展需求,幫助高職院校制定和實施現代化的教學政策,提高培養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視野;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優化路徑

1前言

隨著網絡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教育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和普及促進了各個地區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并為教學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在高職院校管理中,為了提升教學管理質量,相關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積極尋找教學管理優化的路徑。

2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我國教育部門制定了技能型技術人才的指導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職院校培養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管理中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沒有充分利用優秀的資源,因此仍然存在著很多尚待改進的地方。2.1教學管理方法與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符。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在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工作,但是卻仍然在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使用的教學管理方法和標準過于單一,不能順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學生個性發展不相符[1]。同時,仍然使用原有的標準來進行學生作業評價、教學資料檢查、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等等,這阻礙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方法的改革,無法保證學生實踐成績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盡快尋找到自己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擁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在這些方面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仍然處于落后的狀態。2.2缺乏優秀教學成果的展示和推廣。隨著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并且越來越符合經濟發展的要求,受到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認可和歡迎,使創業者的數量不斷增加。這些優秀創業者的案例以及相關的教學改革成果僅僅在網絡課程建設中和精品課程中展示,并沒有向普通大眾學生普及,缺乏正確的引領[2]。同時在教學改革中沒有建立完善的自我學習平臺,導致學生接觸的信息量較少。沒有充分發揮終端APP的優勢,導致部分教師和學生無法有效的學習和吸收教學改革成果。

3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優化路徑

3.1調整和優化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有效的應用信息化可以提高優秀資源的利用質量和利用效率,實現信息的雙向流動,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工作效率,緩解教學壓力。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實際的信息化程度有效的調整教育管理結構。以信息化工作流程為基礎,保持崗位職責設置的合理性,根據實踐教學流程和實際的教學主體調整教學管理結構,保證信息化與功能的匹配,構建扁平化的組織結構,以信息處理為出發點,設置專門的崗位[3]。在現代化教育和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中,教學管理隊伍發揮著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要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管理隊伍,加強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養,積極聘請更多信息化水平較高的專業管理人才。同時行政管理部門要制定相應的信息化服務標準,進一步規定信息化施工過程。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合理轉變自身的角色,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信息化教學管理體系的制作過程。3.2建立良好的教育管理平臺。在高職院校教育中,實踐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職教育包含多個重要的實踐環節,其中包括工學交替、定崗實習、訂單培訓等等,由于教學管理的不規范導致很多問題不斷涌現。因此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實踐教育管理平臺。針對不同的實踐教學環節制定不同的教學管理方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在實踐教學管理監督、評價和跟蹤環節中仍然使用紙質的方式進行記錄,無法真正實現信息的互動性和共享性,不利于管理實效的提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QQ、微信、微博等渠道將每一個連接在一起[4]。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可以積極引入視頻資料、音頻資料和圖片,進而有效提升實踐環節的參考性和可視性,保證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建立完善的實踐信息平臺。3.3增強教學信息管理的互動性和開放性。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管理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縮小崗位與學校間的距離,實現崗位與學校的完美對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全面提升教學管理的互動性和開放性。進一步拓展教學管理的功能,幫助學生和教師收集信息,給予教學和學生更多自我從學習、自我發展的機會。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管理體系的作用,更加全面的了解教學過程,更加細致的了解教學效果,更加準確的了解學生的反響。通過有效借用教學信息管理可以加強與任課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項目小組的成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應該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它應該廣泛借鑒和吸收企業綜合管理的經驗,建立具有多樣性的項目和互動環節,有效解決高職院校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5]。通過教學管理體系,畢業生可以將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在校教師和學生,進而進一步拓寬解決問題的途徑,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和討論,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除此之外,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創新和優化教學管理方法,使其與學生的個性發展保持一致。拓寬向學生展示優秀教學成果的途徑,充分發揮教學成果推廣的作用。

4結束語

在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要不斷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加強學校內的教學管理,不斷創新和優化繼教學方式,積極展示和推廣教學成果,合理調整教學管理結構,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季學成.高職院校教務管理與教學工作的重要性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192-193.

[2]彭敢.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體系優化研究[J].農家參謀,2019(01):151.

[3]李磊.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優化路徑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12):119-120.

[4]侯文瀾.信息化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優化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2017(06):171-173.

[5]侯建軍.二級管理模式下高職院校優化系部教學管理的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8,29(11):82-83.

作者:固紅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