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認證下本科教學管理模式探討

時間:2022-03-02 04:33:52

導語:工程認證下本科教學管理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認證下本科教學管理模式探討

摘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人才培養目標分級細化到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以幫助學生、教師、教學管理者檢驗學習成效。教師通過對學科基本概念的講解,合理引入教學法,幫助學生突破核心概念,使學生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結構,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思維質量,進入深度學習的境界。教學管理者應側重于目標管理,輔以過程指導,并為課程團隊建設、資源建設和課程考核等做好服務工作。

關鍵詞:學習目標;教學法;核心概念;管理模式

自從2016年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下文簡稱“《協議》”)以來,全國高校普遍更加重視工程專業教育認證?!秴f議》提出的工程專業教育標準和工程師職業能力標準,是國際工程界對工科畢業生和工程師職業能力公認的權威要求?!秴f議》構建了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平臺,實現了工程技術人員的國際互認。我國工程教育認證的基本邏輯框架如圖1所示:在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形成的“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筆者結合本科教學的一些關鍵環節談談對工程教育認證的認識和教學管理(服務)的構想。高校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學校的師資配備、條件保障、管理制度應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其中教師是關鍵,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平臺是課程。要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就需要細化畢業要求,進而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及課程目標。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物化的階段性成果是課程。只有充分調動教師、學生、管理(服務)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高效地達成課程目標,進而達成畢業要求,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一、在本科教學各環節體現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就需要在本科教學的各環節擴大學生選擇權,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工作:(一)合理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工程教育認證通用標準規定,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應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此外,對四大類課程明確規定了最低學分要求,這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設置一定比例的選修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求。必修課程的設置應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可以主要針對專業人才培養必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設置,也可以根據學校專業特點設置部分全校范圍的選修課和學院范圍的選修課以及專業選修課。學生可以在學業導師的引導下,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進行選擇。(二)擴大學生專業選擇權。學??梢愿鶕陨硖攸c和定位,實行大類招生、低年級集中培養的模式,學生學習了部分基礎課程之后,再進行自主選擇專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理念。將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課程教學大綱到相應的網站,給予學生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通過新生入學教育、專業教育等途徑宣講、答疑,使學生充分了解專業的定位、人才培養特色。(三)給予學生充分的課程選擇權。引入競爭機制,給予學生充分的課程選擇權?;A類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提供兩個以上課程團隊供學生選擇,以便學生在充分了解課程特點的基礎上,能深入了解教師的授課水平和風格,做出選擇。

二、實行以目標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模式

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學校需要細化畢業要求,進而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在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中須明確課程目標。為高效達成課程目標,教師可針對課程目標細分出每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如圖2所示)。信息化的發展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目前雖然已有很多慕課和開放課程資源,但還是難以滿足不同層級學生差異化的需求。因此,教師仍然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部分教師通過在加拿大UBC(Th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為期三個月的教學法項目學習,將UBC所倡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整理成圖3,并簡述如下:學習一門課程,其知識目標相對比較明確,教學過程是從傳授基本概念展開的,這里的概念包括一般性的概念和基礎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須適當應用教學法,確保學生切實掌握該課程的基本概念,并突破核心概念,從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思維質量,進入深度學習的境界。教師應關懷與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起更多的聯系,這些聯系對師生積極互動和教學都是有幫助的。教師應向學生展示自己對本學科的熱愛,從而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提升教學質量。學習目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有目的地去學,讓學生對照學習目標檢測自己每一節課是否達成目標;另一方面,教師圍繞學習目標組織教學,并通過隨堂練習等手段檢驗學生學習效果,進而對教學進行調整。同時,學習目標也是教學管理者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針對可能阻礙學生自學的難點內容給出提示或釋疑。教師讓學生在課前學習適宜的內容,在課堂上采用隨堂練習的方式檢驗自學成果,主要解決疑難問題和介紹核心概念??己耸菣z驗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考核過程必須做到客觀、公正、嚴格。在學習過程中,即時反饋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每一節課上進行幾次隨堂練習,并確保80%以上的學生能夠達成學習目標。連續幾節課后,可以安排一次測驗,并計入平時成績。測驗環節可以加入團隊學習,在學生獨立完成測驗之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形成小組答案,即兩階段考試。團隊學習既能鍛煉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領導能力,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和概念的理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知識為載體,以引導思維為主線,注重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從記憶、理解、應用等低階思維逐步過渡到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參與式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習體驗。教師可根據課程的性質,適當設計一些參與式學習項目,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加強教與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并能將這種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團隊學習是學生層面的學習共同體。在教師層面,如果講授的是小眾化課程,容易陷入自我封閉的境地。因此,建立有效的學習共同體十分重要。課程組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共同體,基層教學組織可以在提升教學技能方面發揮巨大作用。評議教學也能起到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的作用。有條件的學??梢杂山虒W經驗豐富、教學效果好的教師專職研究教學,以教學研究員的身份幫助其他教師改進、提升教學技能。總之,在課程教學中引入一些教學法元素,能使學生的大腦動起來,教師的教學技能強起來,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模式應以目標管理為主,結合過程指導,并做好終結性評價的考核環節。

三、教學管理者的關注點

(一)加強課程團隊建設。給予學生充分的課程選擇權,可促進課程團隊的形成。上好一門專業主干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個人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因此,組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課程教學團隊,將資源制作、授課、輔導、線上線下答疑、批改作業等教學環節合理分工,可以發揮教師的自身特長,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課程團隊建設可以以老帶新,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如果能夠與科研團隊相結合,教師們將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發揮科研促進教學、教學反哺科研的多重作用。(二)加強課程資源建設。除課堂教學外,教師還可通過加強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建設和實習基地建設,增強實踐教學效果。采取引進與自身建設相結合的方法豐富課程資源,通過指導學生建設課程資源,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改革考核模式。對于學生選擇的課程,輔之以真正意義上的教考分離,才能真正評價教學效果。通過購買或者自建題庫命題,線上閱卷,以保證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將教考分離結果與教師過程性考核進行對比,印證兩者的合理性。命題應按課程目標,以知識點為單位組卷,線上閱卷后生成電子報表,用以計算學生是否達成課程目標,從而支撐畢業的要求。這樣教學過程,就形成了從學生選任課教師到師生教學互動,再到考核的過程??己私Y果既是學生獲取學分的依據,也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形成了閉環控制系統。

參考文獻:

[1]張定才.普通高等學校工科專業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1):22-25.

[2]鄭茜.基于MOOC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中原工學院服裝生產管理課程為例[J].河南教育(高教版),2020(2):34-37.

[3]JulionRoelle,DetlevRoelle,KristenBerthold.Test-BasedLearning:InconsistentEffectsBe-tweenHigher-andLower-LevelTestQuestions[J].TheJournalofExperimentalEducation,2019,87(2):299-313.

[4]GenevieveNewton,RebeccaRajakaruna,VerenaKulakV,etal.Two-Stage(Collaborative)TestinginScienceTeaching:DoesItImproveGradesonShort-AnswerQuestionsandReten-tionofMaterial?[J].JournalofCollegeScienceTeaching,2019,48(4):64-73.

作者:張定才 單位:中原工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