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究
時間:2022-04-21 10:44:36
導語: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合高職教育的發展,把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模式應用在《環境景觀設計》課程中,它將教室、課程與生產實踐相互融合,使教學實踐真正融入具體的實際項目中,改變了傳統教學與社會脫節的現象,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該模式的普及真正地實現了高職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高職;項目;工作室教學模式;環境景觀
設計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成果來看,大多院校沒有突出職業院校的特點,而是沿襲了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采用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與實踐相脫離,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較差。面對新的教學改革契機,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綜合性、項目性、實踐性等特點,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寬廣的實踐教學環境[1],并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對教學活動開展、職業素養培養和學生就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構建
工作室模式指的是在高職美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工作項目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融為一體,促進傳統封閉式教學模式向開放式教學模式轉變,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應用技能,促進課堂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專業技術訓練[2]。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模式教學是一種仿真就業的教學模式,它是通過老師和學生共同來組建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工作項目的教學活動。將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模式教學運用到設計教學中去,改變了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將教學的具體環節與實際的工作崗位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項目工作室模式教學,讓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學生在實踐中所掌握的專業技能,融入實際的工作環節中去,實現教學與就業的零距離接觸。
二、以項目為導向的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作用
(一)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
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通過實踐來提高[3]。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模式教學可以帶動學生進行項目實踐訓練,熟悉環境景觀設計相關工作流程,積累專業的就業經驗。同時,老師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工作室的項目設計中去,將所學專業的設計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了解市場發展對專業能力的需求,接觸社會先進的設計理念,使得設計出來的作品迎合激烈市場競爭的需求,實現與工作就業的零距離接觸。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斷促進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提供相應的工作經驗。
(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老師通過對學生進行工作室的模擬教學以及教學實訓,將同學們進行角色定位,明確學生的設計任務,引領大家完成工作室的項目設計工作,實現工作室模式的教學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團體工作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工作室模式教學實訓,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實訓中去,有效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就業發展能力,以及對工作項目的責任心、紀律遵守、執行能力、思想道德素質等職業素養也可以進行有效的提升,為學生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課堂的知識教授為主,大部分時間都是老師一個人在上面講,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較少,導致學生對知識難以完全的吸收,很多時候需要學生在課后利用教輔材料進行自我學習。將工作室模式運用到教學中去,為老師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互動交流和資源共享平臺,拓展了資源獲取的渠道,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一個工作項目,老師作為項目的總負責人,將學生分為幾個項目組,并且針對老師所提出的項目主題進行設計,將每個學生都進行不同角色的安排,讓學生以一個設計師的身份來對模擬的項目進行設計和規劃,安排出具體的工作流程,設計出項目所需要的作品。讓每個組派出代表對項目的構思主題和立意進行闡述,最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對每組的項目設計進行評價,選出最優秀的設計作品,讓學生了解設計工作的相關流程,增加小組成員的合作。
三、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課程體系
(一)設計基礎課程
主要是學習室內設計的基礎內容,其教學內容有很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由《設計素描與寫生》《構成基礎》《攝影與圖形圖像處理》《效果圖繪畫》《計算機輔助建筑室內設計》《室內渲染圖制作與后期處理》《模型設計與制作》等課程構成。
(二)工作室項目課程
《商業空間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是運用空間、界面、光、色彩和材質等設計元素,以科學、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對各類商業、居住、公共環境進行合理設計?!董h境景觀設計》是建筑室內設計的核心課程,是運用空間、設施、綠化、雕塑和小品等設計要素,以科學、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對各類環境景觀進行合理設計,本課程的設置為室內設計方向的學生增設就業渠道。
四、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運作模式與流程
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是打破以往的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轉變為以完成具體項目、構建相關專業知識、發展職業能力的多維式互動式教學。工作室教學的教學內容的選取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職業崗位能力為依據、并考慮課程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因素,通過校企合作,以真實的企業項目為載體,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選取典型的項目任務。通過工作室項目教學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融合,將知識學習與職業能力培養有機結合。項目實戰是學生對真實的項目設計內容進行實踐,為學生畢業就業搭建連接的平臺。工作室模式是通過校企合作的渠道來具體實施的設計項目,由老師來領導學生組成設計團隊,按照企業的運行方式和工作流程來完成相關工作項目。它將課堂教學完全的轉化為真實的項目實踐過程,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老師角色也轉變為設計總監,學生角色轉變為設計師,老師作為設計總監來對學生的設計師團隊進行引領,根據每個學生的設計優勢來安排具體的工作項目。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根據實際工作崗位流程,即按照環境景觀設計招標工作過程:“承接任務—資料收集—方案構思—方案設計—設計競標—意見反饋”轉變為“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與反饋”六步實施項目教學。按照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的基本流程,具體探討每個環節的實施過程。1.資訊。由工作室的導師或者企業的專家下達項目任務,在允許的條件下,讓學生和客戶溝通,使學生了解項目的相關條件和要求。以“Workshop”小組作為組織模式,成立虛擬環境景觀設計公司,進行現場調查、收集設計項目相關資料。教師通過項目給學生引入相關的理論知識、經典案例、方法原理和項目背景等作為相關知識鋪墊。2.決策。學生“Workshop”小組進行項目資料分析,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分工,完成方案構思、討論,教師和企業專家全程給予相關的指導和建議。3.計劃。學生“Workshop”小組根據客戶要求設計概念方案,獲得教師或者企業專家認可后進入方案設計深化階段。4.實施。學生“Workshop”小組明確小組分工,完成圖紙的繪制、文本制作,期間接受老師和企業專家的指導,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5.檢查。學生“Workshop”小組對方案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最后編制設計文件。6.評估與反饋。學生“Workshop”小組選取一位為代表進行PPT方案匯報,模擬方案投標形式。教師和企業專家進行方案評定,確定中標方案。對于中標方案,教師和企業專家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
五、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模式的教學成果
教學項目成果展示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整個工作室教學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它決定著學生實施工作室教學掌握環境景觀設計專業知識的多少,激勵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目標。成果展示包括文字、圖紙兩個部分。文字部分包括項目概況、現狀、設計原則、設計構思。圖紙部分包括現狀分析圖、建筑布局分析圖、項目目標與定位、總平面圖、豎向分析圖、功能分析圖、交通分析圖、局部效果圖、立面圖等。最后項目的評價總結,是以項目為導向的工作室教學最后階段的重要環節,改變傳統的評價模式,建立知識技能考核與職業素養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企業專家評價相結合的過程性考核評價方式。最終考核成績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體項目的完成情況;二是項目實施過程評價;三是最終方案成果;四是職業素養評價貫穿于整個項目完成過程??偠灾?,以項目為導向的環境景觀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通過各種渠道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增強了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了師生的互動交流,提供了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
作者:黃磊 單位: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教學出版社,2007.
[2]張琪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討[J].高教論壇,2015,(12).
[3]周麗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論高職環藝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J].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 上一篇:道路景觀設計方法與思路
- 下一篇:哈尼族土掌房空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