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模式發展趨勢
時間:2022-12-18 09:08:20
導語: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模式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對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必要性、教學模式的內涵、價值及當前體育教學模式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指出應在繼承的基礎上,順應時展需求,立足云南實際,借鑒好的教學模式積極創新。
關鍵詞:云南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模式;發展趨勢
21世紀,這是一個高智慧、高科技、高節奏、高信息和高創造的知識經濟時代,各種競爭壓力凸顯。而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變革,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改變,教育改革成為了業界共識。社會發展需要創新的人才,為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必然要有相適應的新教學模式,因為教學模式可以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際相互聯系起來,進而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終極階段,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紐帶,也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環節。創新教學模式,探索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是適應云南人才培養目標的現實需要。因此,作為體育思想傳授者、體育教學模式直接貫徹者的高校體育教師,需要正確認識理解體育教學模式的涵義,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合理抑揚傳統教學模式,并借鑒先進的教學模式,構建形成符合自己教育風格、體育項目特征和學生實際的新教學模式,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做出貢獻。
1教學模式的內涵
1.1教學模式的教學價值。實踐證明,教學模式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活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由此,探索、研究教學模式一直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因為采用適宜、符合實際和有效的教學模式,能夠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與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首先,教師除了沿用以往較好的教學模式外,還應積極探索、或者借鑒一些好的教學法。其次,學校要創造良好的環境及條件,并為教師提供相對穩定的教學設計依據。第三,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形式,有利于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一種好的教學模式是相對于某一體育項目來說的,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中應該有不同的、有差異性的教學模式存在。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教學模式是普遍適用于所有體育項目的教學目標、內容、學生的教學模式。由此來看,教學模式也會存在功能單一、強調普適性的弊端。在進行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現存的教學條件環境而創造性開發的教學模式,以滿足教學需要。1.2創新教學模式的含義。教學模式的原本屬性泛指對教學進行設計、組織和調控的策略體系。研究和教學實踐證明,影響教學模式策略體系的基本要素有:以特定的時代背景為依據,以確定的教學指導思想和教育理論基礎為指導,以一定的教學目的為牽引,以設計、組織、調控策略體系為基本方式?;谝陨险J識,筆者認為可以引申和派生出創新教學模式的概念,即創新教學模式是指滿足時展需求,滿足現代學校教育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培養創新性人才、應用性人才為工作中心,樹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為實現創新教育目標而設定的設計、組織、調控教學活動的策略體系。即體育教師要緊扣時展的需求,立足區域學校教育的實際,創新教學模式,通過高效的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1.3體育教學模式界定。體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具有教學模式的特征,遵循教學模式的構成原則。體育教學模式必須反映體育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特點,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環境條件等,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體育活動與訓練規律。因此,體育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體育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下,在特定的條件和環境中,圍繞體育教學目標、任務所建立的相對穩定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系,包括教學指導思想或理論、教學目標、操作程序、實現條件和教學評價等要素。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應該具有一定的系統性、理論性和可操作性。1.4體育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1.4.1體育理論基礎。是指體育教學模式建立的教學理論或指導思想,教學活動只有在科學的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才會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因自身的術科特性,體育教學必須遵循體育運動自身的客觀規律來組織教學活動,如學生的認識規律、動作技能形成規律,生理和心理活動規律等,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1.4.2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模式所能達到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就是體育教師對某個體育項目的教學活動在學生身上將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做出的預先估計。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來構建的,對其他的教學因素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即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體育教學模式的目標要根據相關的教學任務來制定,如傳授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等素質的教學目標等。1.4.3操作程序。是指詳細說明教學活動的邏輯步驟和完成特有的職能的操作過程。體育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是指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組織過程,它包括課前的所有教學準備工作和課中合理操作過程以及課后總結。1.4.4實現條件是指能夠促使體育教學模式發揮最大效力的各種要素,主要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方法、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最佳組合和最好的方案。體育教學模式必須具有特定的教學對象,對象數量,對象體育基礎水平等,對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具有決定性影響,因此對于不同的教學對象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說,體育教學模式必須根據教學實際進行相應的優化工作,使所用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利用教學的有限時間和空間,以此來提高學生練習的密度和運動量,促進學生的練習效果。1.4.5效果評價效果評價是指評價的方法和標準。由于不同教學模式在目標、操作程序、教學條件上不同,因而評價方法和標準也不同,如傳授體育技術技能知識的教學模式,評價的重點即在于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規范和運動技術成績的標準。
2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2.1新時代教育理念的需求。為適應社會實際需求,學校教育的各項改革要與社會需求同步。體育教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構建創新與新時代教育理念需求相符、讓學生主動學習、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創新型教學模式是當前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工作?!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需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突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新思維?!本V要“還提到:各高校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育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戶外環境,制定教學目標,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改革和試驗。”由此,在當前背景下云南高校體育教師應立足云南區域高校的實際,創新適合自己實踐的教學模式,讓這種教學模式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又符合新時期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2.2云南高校教育質量整體提高的要求。自我國高等教育擴招以來,云南高校成為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主力軍中的一員。云南高校不僅承擔著為云南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重任,而且還承擔著為云南地方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能。而云南受歷史、地域、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教育水平實際上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學校體育教育由于受體育教師短缺、經費投入不足、體育場地設施缺乏、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的影響,特別是在擴招后,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狀況人均擁有量更大大低于國家標準,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的效果,體育教育的整體教學質量呈現出低于主體教育質量的狀態。教師是教育的根本,而師資隊伍的素質狀況直接關系到學校教學質量和學生培養效果。從滿足教學需求出發,高校要從加強教師數量和教師質量兩個方面的建設予以保證。作為影響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其服務地方使命的順利履行,關系到云南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將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云南高校體育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體育教學模式,發揮體育的教育作用,助力云南高校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勢在必行。2.3深化云南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對體育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新的教育觀念不斷涌現,為高校體育教師施展才華,開拓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特別是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指導下,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云南高校教育同樣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受歷史、區域、教育基礎等現實等因素影響,體育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例如,體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更新較慢、安于現狀、教學目標較單一、競技化教學內容比例大等問題。由此來看,構建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良好環境、引導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創新活動已成為當下云南高校教育改革的緊迫任務。因為,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實施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教育深化改革的有力手段,符合當前云南高校新課程改革創新的需要。但是,開展體育創新教學模式一項復雜性、系統性和長期性的工作,需要相關部門的幫助、配合和聯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傊瑥纳罨颇闲抡n程改革發展需要出發,進行體育創新教學模式活動,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好。2.4新時代學生學習方式變化的實際需要。當今大學生成長在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特別是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可以通過手機、校園網絡等信息技術來獲取多樣性的信息資源知識,我們甚至于說,通過網絡獲取相關信息和了解社會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由此而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代大學生學習的需求,體育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功能進行教學,以滿足新時期大學生追求個性、強調自主、思維活躍、創造性強的特點。使體育教學模式能夠適應當今學生學習方式變化的實際需求,做到“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2.5體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要求。想要真正推進素質教育事業,“教育者就必須先接受教育”。在這種大的教育背景下,今天的高校體育教學要求我們不能墨守陳規、滿足現有知識,因為埋首于課本和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傳統體育教學手段的體育教師,就有可能會被時代淘汰。在筆者看來,未來的體育教學工作中誰擁有更為豐富的知識結構與教學技能,誰就更能適應體育教育工作的需要。由此,構建一種合適、高效的教學模式,是當代體育教師實現教學目標、任務的基本能力。大量案例已證明,一名新入職教師成為合格教師乃至專家型教師的過程,必須是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實踐、積累、研究和創新的過程,當然,這一過程也同樣促進了教師自身專業的發展。相應地,在當今時代,社會的發展和變革導致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身心與以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四通八達,知識的更新應接不暇,而且終身體育理念要求學生從單一的學科知識視野中走出來。體育教師如果沒有更多新知識注入自身的“水桶”里是難以在課堂上立足的,如果沒有養成教學探索研究的習慣,也是很難獲取高效的課堂教學。所以,體育教師需要適時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學習提升知識儲備和教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構建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同時促進自身專業的較快發展,為云南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做出自己的貢獻。
3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的不斷深入,云南高校體育創新教學模式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推動了學校體育教育的持續發展。但是,對于處在欠發達地區的云南省來說,受到區域環境、經濟發展、教育基礎、教師思想觀念、學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與發達地區相比,其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工作仍在初中級階段,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學校構建的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氛圍不夠濃厚,不少學校在口頭上宣講教學模式如何重要,倡導教師們要積極開展創新教學模式,但相關實際工作卻顯得較為欠缺與不足;第二是教師雖有體育創新教學模式的意識,但重視程度不夠,往往難以長時間的堅持,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大多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第三是教師開展創新教學模式的能力不足,這與云南高校一線體育教師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不多有關,對一些新的、高效的教學模式了解不夠,導致創新教學模式的能力低下;第四是體育場地設施的不足,這與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較落后,體育場地設施經費投入不足有關,加上近幾年來高校104不斷擴招,學生人數極增,體育場地設施不足導致教師想創新教學模式,但由于場地設施的問題而放棄,或者進行到一半被迫停止的情況時有發生。
4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4.1體育教師將成為創新教學模式真正的參與者。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云南體育教育質量,高校體育教師任重道遠,只有體育教師結合自身體育實踐工作主動參與才有成效。事實上,在深化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相關決策部門也越來越認可作為教學模式應用的行動主體的教師的作用,會從各方面賦予他們更多的變革自主權。因為每位體育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都往往是選用自身認可的相對穩定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他們熟悉自己教學情境的完整狀況,具有參與決策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在當前背景下,教學模式變革與教師自身成長息息相關,更多的高校體育教師會主動接受并積極參與到教學模式創新的真正參與者行動中。4.2立足云南實際,因地制宜。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教學模式不是單純的摒棄落后教學模式,而是應在充分考慮云南地域、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需求等因素的基礎上立足本校教育發展需求實際,借鑒優秀的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模式特點,因地制宜發揮地理優勢來豐富云南高校體育教學項目,汲取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優點,形成適應時展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創新教學模式,在"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和“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思想的指導下,培養適應云南發展的復合型人才。4.3順應時展,多元化教學模式并存。相對而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僅單一,還具有一定局限性,隨著新思想的不斷出現,觀念的更新,特別是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更新日新月異,教學模式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和豐富,單一的、具體的模式已難以滿足復雜教學情境的各種需要,多種教學模式并存成為云南高校體育教師創新發展趨勢。不同教學模式具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和特點,它們之間往往呈現出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的作用,并且能夠發揮各自特有的功能。由此,云南高校體育教師應根據學校資源和教學實際,合理地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使體育課堂形成多元化教學模式并存的狀態,實現最優的教學效果。4.4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繼承與超越。體育教學模式可以把體育教學理論與體育教學實踐相互聯系起來,共同作用以完善課堂教學質量,但具體教學實踐中卻沒有一種教學模式是能夠適合或者是滿足所有的體育項目、體育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需要,因為教學模式往往會隨著教學實踐觀念和理論發展而不斷調整與完善,體育教師應在繼承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對教學模式適度的創造性超越,進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風格,實現新時期體育人才培養任務。
5結語
改進課堂教學手段,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的重要工作職責,其過程也是促進教師建立自我提高意識、規劃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由此,云南高校體育教師應樹立改革創新教育的理念,從順應時展需求、立足本土教育實際出發,對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力求所創新的教學模式能夠符合體育項目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新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實現云南高校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對云南高校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葛冰.體育教學模式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8(3):104-105.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部[EB/0L].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html.
[3]梁靖云.構建教學模式——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功[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23):44-47.
[4]雷繼紅,賈進社.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23(3):109-111.
[5]周佩佩.分課型構建教學模式研究[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
[6]楊成.創新教學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12).
[7]潘華云.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發展趨勢與創新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13:169-171.
[8]謝宇文,胡嘉洋.淺析湖南省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J].商品與質量,2012:246.
[9]劉亞.基于“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體育創新培養模式的探索[J].2016,28(4):323-327.
作者:王紹芬 余貞凱 單位:玉溪師范學院
- 上一篇:虛擬儀器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 下一篇: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