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創新探索

時間:2022-02-28 10:38:35

導語: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創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創新探索

摘要: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人才需求缺口巨大,而既通曉本行業商務知識又精通網絡信息技術的創新創業人才非常匱乏,這對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教學模式創新顯得非常必要。文章分析了創新創業背景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從三螺旋、三主線及多元化教學方法方面深入探討了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以培養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電商創新創業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電子商務;教學模式

“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發展迅猛,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已成為網絡信息時代商務人士知識結構不可或缺的部分。資料顯示,電子商務行業仍在急速擴張,人才缺口巨大,這也凸顯出企業對電商人才的要求與傳統教育模式之間矛盾的問題[1]。創新創業背景下,既通曉本行業商務知識又精通網絡信息技術,擁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商務型人才非常缺乏。新形勢下,如何對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培養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型人才是高校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研究表明,當前大多數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所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實際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脫軌比較明顯[2]。一些高校在電子商務人才教育和培養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專業定位不明確。目前,一些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定位寬泛,不清晰、無特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實踐輕理論、理論與實際脫節或是“萬金油”式的泛泛培養模式,造成專業特點不明確,學生對專業認識有誤解,導致學生自信心不足乃至懷疑本專業存在的必要。二是培養目標沒有凸顯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要求。2015年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在創新創業背景下,很多高校著重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但沒有體現對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培養的要求。部分地方應用型高校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開展相對滯后[3]。隨著“互聯網+”新風口的出現,電子商務行業恰恰是一個最需要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行業,同時也具有巨大的創新創業空間。三是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一些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創業教育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如一些地方高校為了響應國家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號召,大多以開設創業通識課的方式來應對,但一些關鍵性的創新創業管理類課程并沒有得到重視,沒有能夠實現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與實際工作要求相差較大。此外,教師創新創業觀念意識淡薄以及考評機制的缺陷都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滲透,電商行業迫切需要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新鮮血液注入,這對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形成倒逼之勢。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

電子商務課程涉及到管理、商務和計算機網絡等多方面的知識,并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創新創業背景下,針對電子商務課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其交叉性、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的特點,我們在電子商務教學中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他們的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并構建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體系(見圖1),并做具體分析。(一)“三螺旋”模型?!叭菪蹦P褪悄壳胺治龃髮W、政府和企業三者間關系的主流模型,是由美國亨利•埃茨科威茲教授和荷蘭羅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提出的[4]。該模型是一種協同創新模式,用于分析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大學、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新型互動關系。該理論認為,大學、企業和政府三方通過找到較合適的路徑,在保持自己獨立運作的同時追求三方的密切合作,并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共同推動三螺旋的創新上升,促進價值創新目標的實現。目前,三螺旋理論被廣泛運用于大學與企業對接的領域,尤其在那些逐漸向應用型大學轉型與構建創業型大學的本科高校中很有應用價值和指導意義。如今,政府更是鼓勵高校大學生群體在校期間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并提供優惠政策支持部分創業項目孵化,對新創小企業給予政策支持。這樣,大學、企業和政府三者在同一個體系下實現了良性互動,增進價值實現。在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以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為導向,借鑒三螺旋模型理論思想,在大學內部就可以構建高校決策層面、教師、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三螺旋”模式。這三個主體的角色定位是明確的,高校決策層面給予政策的引導、資金的支持和服務的提供。高校教師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關鍵,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導,他們的思想境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高校教師應不斷學習經濟管理、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注意把握時代的脈搏,隨時更新知識結構與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教學與科研。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則確保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能夠落到實處,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的空中樓閣,不接地氣。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體系離不開這三螺旋的合力,三個主體分工明確,協同提升電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質量。(二)圍繞“技術”“商務”“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三條主線展開教學電子商務學科涉及的知識點總體上分為管理與技術兩大系列,在創新創業背景下,還應在專業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知識,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因此,其教學內容還應結合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來展開?!凹夹g”是指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包括計算機基礎、電子商務軟件、數據庫技術、網頁制作技術、大數據、網絡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商務”是指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基礎上進行的經營管理和商貿等現代商務活動[5],如電子商務模式、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物流、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法律、網絡營銷等;“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是指在教學中融入創新創業理念并強化其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在自己學習及以后的工作崗位上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去做人做事,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應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中增設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課程,并設置學分要求,將其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以供學生必修和選修,如創業基礎、職業生涯管理、創新思維、領導力、商業模式創新、創業營銷、創業財務等課程,同時結合大學生技能大賽等實踐活動開展。(三)多元化教學方法。1.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教學方法。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創新創業能力素質提升為導向,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基點,要擺脫傳統的“滿堂灌式”完全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而以學生需求為中心,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意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講授與問題引導、講授與互動討論的關系。一方面要按質按量地完成課程教學內容,根據知識點的不同特征選擇性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問題式、啟發式、項目驅動式教學方式等;另一方面在網絡環境下要探索其它教學形式,如網絡視頻課、智慧課堂等。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應通過不同方法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啟發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綜合運用知識點,并能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2.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實驗教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電子商務綜合實驗課程,此類課程教學利用模擬軟件在實驗室完成整個流程實操過程;另一類是課程實驗,此類課程一般是設計幾學時的實操,在實驗室利用軟件幫助學生熟悉某個知識點的實際運用。比如電子商務課程中B2B、B2C、C2C等交易模式,就可在實驗室通過運用商品化的電子商務模擬教學軟件來完成,還有網頁制作可以在實驗室通過軟件來設計完成。如今市場上諸如此類的軟件品類繁多,可以適當采購,以加強高校實驗室的綜合實訓技能。值得注意的是,實驗課程設置方面,部分高校實驗課程尚未獨立開設,多為理論課程的附屬,導致實驗課程目標與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差異[6]。還有一類是直接上Internet,可在課外上網來完成。如今互聯網飛速發展,通過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有些內容可安排學生以作業的形式在課下利用Internet直接操作,如商務信息查詢、網站建設、網上銀行等模塊,學生可以在淘寶網等完成C2C的操作,在當當網完成B2C的操作訓練,以加強體驗和思考。因此,高校應加快電子商務實驗室建設,購置合適軟件。同時,探索構建以“實驗室+校企合作平臺”為依托的實踐教學模式[7],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電子商務流程,提高實踐動手能力。3.滲透案例教學方法。大學管理類課程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學生又較少接觸企業實踐。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應用案例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也一直是高校備受關注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可以針對案例中反映的情況,結合學生所學的知識,設置情境,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電子商務課程雖然是技術與商務及管理的綜合體,但知識點中涉及大量的商務流程及管理問題,因此可通過案例設計及講解所授章節的基本理論和主要知識點,引導學生思考案例企業成長歷程、存在的問題、好的做法、模式創新等,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比如阿里巴巴(alibaba)、京東(JD)、天貓(TMALL)、淘寶(ta-obao)、當當(dangdang)、亞馬遜(Amazon)、易貝(ebay)等國內外著名企業電子商務案例的應用,還有新出現的新零售模式等。通過這些眾所周知的實際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理論的綜合性和抽象性,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理解業態發展,拓寬視野,對學科前沿動態也有一定了解。4.利用信息網絡平臺輔助教學。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將一些輔導、復習思考題、討論題和案例材料事先放于設計好的網絡平臺上,共享信息資源,同時通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互動交流問題,以輔助課堂教學。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些通識課、選修課可以放到大學慕課(MOOC)平臺上供學生選修,不占用正常課堂時間。如今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來打造的智慧課堂也正在興起,將成為學生依托互聯網平臺自主學習的又一主要形式。5.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教學。創新創業理論方面主要是通過一些創新創業類課程教學來達到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激發創業意識,提升創業能力的目的,如開設創業學、企業家精神與創新、領導力、創業財務、創業營銷、創業企業法律、技術創業、創業計劃書撰寫等。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可從認知性、思考性、模擬性三方面加強[7]。認知性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主要是指通過市場調研、企業調研、企業見習、企業參觀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和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思考性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主要是指學生參與各類技能大賽和學術創新類實踐活動,以賽促學,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是提高專業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8],如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項目、“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本科生科研論文大賽等,以訓練創新創業思維;模擬性創新創業實踐教學主要是指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實踐性項目與孵化基地,如大學校園速賣通平臺訓練、大學創客空間及校企合作創新創業基地等,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三、總結

隨著“互聯網+”相關政策的推進,電子商務行業將迎來新一輪戰略機遇期并向縱深方向發展,這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素質、知識、能力方面將提出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須轉變觀念,重新審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和思路,服務地方,突出特色,轉變人才培養模式[9]。為適應社會需要,高校電子商務教學內容也應發生新的變化。在創新創業時代背景下,對于電子商務相關課程教學,要不斷嘗試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創新,以學生為中心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強化電子商務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訓練,借鑒三螺旋模型理論強化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通過這些改變,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質量將會有所提升,將會為社會培養出既通曉商務知識又精通網絡信息技術的創新創業人才。

作者:何建華 單位:安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