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

時間:2022-10-23 03:02:07

導語: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探究

在新教改形勢下,教師應盡早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對傳統教學工作內容加以完善修改。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學工作重心由對學生知識灌輸轉移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構建智慧課堂,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渠道,從授人以魚變為授人以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p>

一、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填鴨式教育”,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在初中數學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相比較低,不夠透徹。在課程講解中,依賴于對教材的敘述講解,填鴨式的將教材內容灌輸于學生,對于自身所講授的知識理論做不到對學生靈活講解??菰锓ξ兜慕虒W課堂無法令學生的思維注意力集中,學生對教師講授知識的吸收程度也隨著時間推移逐漸降低,學生對學習的厭惡心理開始滋生。此外,由于初中教學階段中,由于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逆反心理較強,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對學生逆反問題做不到有效解決,進而加重了部分學生的學習厭惡程度,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學生間普遍存在的反感心理問題也會影響到整體教學工作的有序展開,進一步降低了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師生間的溝通不足。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課堂氣氛低沉的問題,相較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存在著理論知識偏多的特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老師偏向注重于“講”,學生偏向注重于“聽”。在學生對講授知識存在困惑與不解時,學生沒有養成主動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由于師生間的課堂交流渠道沒有建立,學生對教師所講授課程,做不到完全掌握與了解,致使學習效率降低。此外,部分學生中還存在著課堂中睡覺的情況,這其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也占據部分原因,課堂氣氛而導致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困、睡覺,也是傳統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三)教師對學生課外生活關注度不足。在初中階段,適齡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青春期逆反心理,而這需要教師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時常關心學生在生活和學業上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困惑,扭轉學生不端正的學習態度。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程度不足,在初中這個重要教學階段中沒有及時引導學生,對整體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起不到顯著作用。(四)學生間差異化較大,缺乏針對性教學。在教學工作中,學生之間的學習成績高低不一致,傳統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的“一刀切”教學手段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對于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來說,基礎理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對較低,正常的數學課程學習中,對于相對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做不到實際掌握理解,優等生和中等生的差距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拉大,造成了傳統教學工作中“后時生”的兩極分化現象。

二、建立初中數學智慧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加強課程間緊密聯系,引導學生自我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課程結束時,向學生布置課程相關作業,讓學生們對下一課程所講授知識自我預習,在下節教學課程開始前,讓學生們對課程內容有系統性的了解,提前對預習作業中受限于自身掌握知識無法理解的問題做好標注,在下一節教學課程中提出問題。教師在課堂中通過詢問學生們所預習課程內容中理解不透徹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在教學工作正常有序展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我全面反思,思考自身在學習中的薄弱之處,通過針對性的自我學習,提高自身全面發展。(二)劃分學生層次,因材施教。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由于學生間學習成績的高低、知識掌握程度的差異化,導致正常課程教學工作中,成績相對較低的學生和其他學生間的差距逐漸變大,教師做不到針對性地因材施教,造成了兩極分化現象的存在。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將學生具體劃分為不同層次,針對每個層次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針對數學成績好的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中相對高難度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課余時間閱讀數學課外數據,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開拓學生思維眼界,對于重復性的鞏固基礎教學工作改為課堂作業,督促學生自我溫習所掌握知識點。對數學成績一般的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中相對難度較高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自我溫習所學知識,挖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以及各項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講解教學內容中的基礎理論部分,在基礎理論知識重復講解教學工作中對學生保持應有耐心,給予學生尊重,定期舉辦數學專題講座,調動基礎較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三)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增設情景環節,與學生之間實施分工教學方式,在部分知識理論程度較低的課程內容中切換教師與學生的身份,讓學生變成“小老師”,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概率統計理論知識教學工作中,設立情景環節。教師準備一個紙箱,在紙箱中放入黑、白、藍三種顏色的小球,讓一名學生從紙箱中抽取一枚小球,記好顏色后將小球放入紙箱中,將紙箱晃動后再從紙箱中抽取一枚小球,通過多次抽取小球的顏色來分析抽取同一顏色小球的概率是多少。通過開展課堂游戲與課程內容的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四)開展課外知識拓展訓練,激發學生自身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之余,針對學生的平均知識掌握水平來適當講解一些課外知識,開展課外知識拓展訓練。在學生學習課程外,通過接觸、了解到其他課外知識的多樣性和新奇性,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顯著功效。在今后遇到困難題目時,學生不妥協、不放棄,通過多種角度方式思考問題的辦法,分析題目知識點內容,尋找最佳解題方式,形成自我學習、深入分析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在課程知識內容講解之余,適當講解幾道奧數題,根據奧數題的角度新穎、解題方式獨特等特點,在靈活學生思維、放松學生高速運轉大腦的同時,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寬度,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突破,完善自身不足,挖掘自身潛力。

三、總結

初中教學階段相較于小學教學階段,數學科目更具有邏輯性。這一階段數學教學工作的內容應側重于引導學生學習興趣、構建智慧課堂方面,完善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枯燥、乏味問題,在豐富教學內容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和學生各項學習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效率和質量,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伏圣潔.智慧課堂下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教育科學,2017,(11):69.

[2]龐敬龍,張宇航,王夢雪.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6,(05):65.

作者:王春玲 崔偉 單位:山東省臨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