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利與弊

時間:2022-03-06 03:14:10

導語:小議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利與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利與弊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以往在機械基礎教學中,老師的備課準備得相當充足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課堂上還要在黑板上畫上復雜的機器構件圖,詳細的講解各個部件的作用和功效,這樣繁瑣的工作使得老師的任務加重,同時也讓學生很難吸收,平面的圖畫不夠生動、形象。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老師的工作變得輕松,而且課件的質量也變得直觀、立體。改變了以往學生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其中運用動畫教學的方式吸引了很多同學的興趣,運用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來闡述其工作原理,使抽象的變為具體的,使靜態的變為動態的,把原來單一的說教模式變成現在的立體綜合性的模式。這不僅增強學生學習機械理論的興趣,更使得教學互長,使學生和老師在理論上都有值得提高和飛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更好的詮釋機械理論的成熟機械基礎是機械理論的重要內容。機械理論的成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學生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機械基礎是一門理論與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光憑理論的講解并不能使學生完全的理解。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延伸機械理論,使書本理論變得更加成熟。例如,學生可以在多媒體視頻資料的指引下做一些簡單的機械模型,這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同時動手去做了,熟悉了部件的內部構造,掌握好它的工作原理,使得機械理論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枯燥的理論也變得有趣起來。多媒體技術擁有無限的空間,足夠學生對某些理論的掌握和理解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上一堂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例如課件、書本、尺子、掛圖,還有板書,這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率較低,45分鐘的講解學生能夠掌握的東西微乎其微。多媒體教學引起了機械基礎理論教學的新革命,教課形式上變得游刃有余,理論的講解上也變得輕松多了。

多媒體技術可以把以往老師所帶進課堂的東西縮小成一個U盤,里邊有無限的理論空間,不僅使理論變得緊湊,而且更容易讓學生關注,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其次,老師在授課過程中隨時加進一些新的知識和觀點,有助于后來的教學,變得更加方便,知識也隨之變得更加系統。新事物的出現總能受到人們的追捧,多媒體技術在機械基礎理論上的應用,我們看到它所帶來的便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現代多媒體的應用不是萬能的。要防止多媒體成為教學方式的“獨角戲”,而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能被丟棄的,而要找到傳統和現代的最佳結合點,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出現使得很多老師依賴于多媒體的方便性,不再去進行機械基礎理論的深入研究,放棄了對某些理論知識的疑問,開始完全依賴于多媒體技術的正確性。久而久之,老師成了課件的解說者,就像一部機器一樣不斷的在復制著別人的思想,沒有了自己的創新。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會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學的目標也會越來越偏離軌道。學生對于多媒體技術起初是感覺新鮮的,但是隨著老師課件的加大,課堂信息容量增大,很多學生在45分鐘內消化不了太多的理論,教學節奏的加快,使得很多學生的思維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因為稍有疏忽就跟不上老師的步伐,這樣反而與原來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了。雖然現代教育媒體的使用減少了教師板書、作圖等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課堂信息容量增大后,來不及對教學內容作出適時的反應和思考,從而適得其反,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

(1)在機械基礎的理論學習中,應把握好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方便之處,不舍棄傳統教學的優良習慣,做到兩者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機械理論學習的目標。(2)在教學過程當中,應敢于向理論提出質疑,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討論,也可以分成幾小組,一組一組闡述其觀點,豐富課件的不足,活躍課堂氣氛,調動起所有學生的情緒,才能更好的進行機械理論的學習。(3)重視學生的反饋,尊重學生的建議。學生是學習的主導,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都是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來進行的。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對于所學理論有著自己的見解。及時反饋給老師,老師應高度的重視起來,對學生反映的問題及時的解惑釋疑。(4)現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任何事物的優越性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是完全可以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的的整個設計仍要由教師來完成并執行。只有合理的運用,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才能使課堂既變得生動,也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更不至于喪失傳統教學的魅力和功勞。新事物的出現總要經歷一段磨合期才能走上軌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逐漸適應,漸漸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加之傳統理論教學的不斷創新,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作者:李守柱工作單位:安徽機械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