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俄語課程教學應用思考
時間:2022-05-09 05:13:42
導語:高職俄語課程教學應用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課程概述
根據教育部2006年16號文件,高職教育培養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我校應用俄語專業自2005年創辦以來,在人才培養上強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多次將《旅游俄語》課程列入教學計劃,根據應用俄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學特點和學生學習水平將其安排在離校實習前的學期。從制定2009級人才培養方案開始,《旅游俄語》課程被列入專業選修課中,作為職業技能課備選。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使用俄語為外國游客服務,能夠較為熟練地向外國游客介紹我國國情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一方面鞏固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旅游常識,使學生能以俄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要的信息,為實習和就業從事旅游服務行業打基礎。
二、課程設計思路
《旅游俄語》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突出應用性教學;教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內容以項目為載體,負載俄語導游工作崗位對應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旅游俄語交際基本技能,在不同場合下能夠運用正確的語言形式有效地表達思想,為全面提高涉外俄語能力打基礎。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中國豐富的旅游文化、景點和民俗知識,掌握必需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和導游業務知識,熟練進行導游實務操作,具備從事導游工作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并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學習和實踐中去。
三、教學內容設計
《旅游俄語》課程教學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設計,既要體現素質教育思想,又要突出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既要立足于新課改的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筆者在教學中一改以往按書本內容順序按部就班的教學模式,而是以職業教育課程的結構觀為理論基礎,通過對導游實務工作任務分析,設計了接團、帶團、送團和應急工作4個大項目,下設機場接機、酒店入住、旅程安排、景點游覽、文化介紹、傳統節日、飯店就餐、商店購物、送團致辭、應急措施10個子項目,將導游實務和社會文化常識相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導游工作過程。每個子項目都有相應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目標。根據項目的內容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教學學時,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精講多練,訓練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任何一種教學,都要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但不能將教學方法公式化和模式化,而要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在筆者擔任該課主講教師期間,在運用傳統講授法基礎上,還采用了以下獨特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課前練口
導游工作是一個交際性較強的職業,如果學生張不開嘴,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導游服務工作。為此,要求學生課前利用3-5分鐘時間做一個小演講,內容自選,但要與旅游有關。這樣既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既調動了學生學習俄語的積極性,又提高了學生學習俄語的興趣。
(二)互動式教學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運用講授法傳授俄語基礎知識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學生只有打好俄語基礎才能發展其專業、職業能力。根據該課程“教育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設計理念,我在上課時非常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創設一些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走上講臺,大聲朗讀或背誦,體驗成功表達的樂趣,建立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使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和思想達到真正的雙向交流。
(三)情景交際法
《旅游俄語》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具備俄語聽、說、讀、寫、譯技能,能以俄語為工具,與他人進行交流,從事旅游工作。對于在校學生來說,要培養以上能力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實際語言應用環境。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很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實物教具,如導游證、旅行社旗、旅行社標牌、接站牌、擴音器、旅行包、景點示意圖、電話、餐具等,將實訓室布置成機場、酒店、飯店、商店、銀行等場所,營造輕松活潑的情景訓練環境輔助教學。例如,在進行“飯店用餐”導游實務操作訓練時,我和學生把實訓室布置成自助餐區和圓桌餐區兩個場景,讓學生模擬點餐和用餐。又如,在實訓室張貼景點示意圖模擬進入景點的通道,讓學生們模仿導游與游客進行交流。學生在這種模擬情景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該項目的知識和相關技能,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建立了學生面對游客時講話的信心,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角色扮演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各種導游實務情景中扮演導游、司機、領隊、游客、服務員或營業員等來模擬導游工作流程,從而使學生熟悉導游實務操作的技能要求,學會運用導游技能,創造職業氛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五)小組合作學習法在現代社會提倡團隊協作精神,在教學中我們也讓學生共同或分工完成工作任務,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導游工作及與游客溝通合作的能力,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五、考核評價方式
外語教學的考核與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旅游俄語》課是考查課,我采取的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關注過程,另一方面關注結果,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具體方式是:根據學生出勤情況(占10%)、課堂表現(如課堂活動參與程度、小組活動參與情況)(占20%)、作業情況(20%)評估學生的平時成績,占綜合評價的50%,期末成績占綜合評價的50%;考核形式多樣化:編演導游實務情景對話;編演景點導游詞;撰寫有關導游知識的論文等。
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一)學生俄語基礎薄弱
我校應用俄語專業招收的學生幾乎都是零起點學習俄語,經過一年半的學習,俄語基礎知識并不是十分扎實,特別是聽力水平不高,俄語語言表達不夠熟練。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雖有部分學生意識到學好《旅游俄語》課對就業的幫助,并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但由于基礎比較弱,又受傳統教育影響,更加注重單詞、語法和翻譯的學習。加之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更加感覺學習俄語尤其是口語非常的吃力。而導游行業最注重的就是語言表達和溝通,這就造成學生對學習有抵觸情緒,學習興趣愈發低落。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把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作為主要目標來追求,在此基礎上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二)師資力量薄弱
我校應用俄語專業有3名專任教師,均為碩士研究生,其中兩位是俄羅斯語言與文學專業畢業,另一位是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畢業,有較強的專業俄語教學能力。然而,《旅游俄語》課程的教學需要既具有豐富的旅游專業知識,又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俄語聽說能力,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因此,培養具備旅游俄語雙師素質的教師是搞好《旅游俄語》課程教學的關鍵,也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因此,學校一方面可以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安排教師到旅行社實習或掛職鍛煉,參加旅游知識培訓,考取俄語導游員資格證;另一方面,可聘請旅游行業的人員為兼職教師,從而擴大應用俄語專業師資隊伍和加強雙師型師資建設。總之,隨著中俄旅游業的發展,導游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職院校應用型俄語人才在旅游行業必將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高職高專俄語教師應該積極汲取有益的經驗、教訓,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出社會需求的俄語復合型人才。
作者:陳晶工作單位: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 上一篇: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思路3篇
- 下一篇:公共音樂課程教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