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礎工程教改實踐

時間:2022-06-04 09:47:44

導語:地基基礎工程教改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基基礎工程教改實踐

一、《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一)明確課程培養目標,建立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

《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核心課程之一,是培養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職業能力的課程。通過對建筑企業調研,與建筑企業實踐專家、同行學者明確課程培養目標,共同制定科學合理、突出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標準》,使課程標準更加適應專業知識、職業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目標要求,并通過隨堂聽課、教學過程隨機檢查等方式檢查課程標準執行情況[2]。

(二)根據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崗位的職業要求,更新、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

根據學生就業的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崗位的需要,結合行業和工程實際,以崗位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調整課程的教學內容,做到“兩個銜接、兩個突出”,即:“理論教學與前、后續課程相銜接,實踐教學與職業崗位實際需求相銜接;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突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p>

1.教學內容與前后續課程銜接,突出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涉及的相關領域較廣,與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等課程之間重復、交叉的知識點較多,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以職業崗位需求為教學內容的取舍標準,注意與前、后續課程的銜接,盡量避免、減少與已學課程內容的重復,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并幫助學生學會尋找各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融會貫通地掌握專業知識,突出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3]。

2.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突出職業能力的培養,突出教學的規范性和專業性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高層建筑的興建,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在地基基礎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也使得在地基基礎工程中不斷出現亟需解決的新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吸收前沿理論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更新課程教學內容,將建筑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引入貫穿到日常教學中,并注重現行的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或行業技術標準的應用,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三)構建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實驗項目的優化整合,增加設計型和工程應用型實驗

對土工實驗內容進行優化與整合。如地基土的重度試驗、含水量等實驗不再單獨開出,而是結合在地基土的液塑限實驗、壓縮實驗、直接剪切等實驗中進行。適當增加設計型和工程應用型實驗,讓學生掌握工程實驗技術,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及嚴謹的工作態度[4]。如在地基土工程性質的評價實驗中,選取某一實際工程項目的地基土,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與實驗方法,自行制定相關實驗項目和實驗方案,獨立進行實驗資料和實驗數據的分析整理,最后提交基礎工程設計所需土性參數。

2.構建專項技能實訓項目,強化學生專項職業技能訓練

專項技能實訓項目有:淺基礎課程設計、基礎施工圖識讀、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識讀和使用等。如在淺基礎課程設計中,提供某典型實際工程的建筑施工圖、地質勘察報告和上部結構荷載等條件,真題習做,要求學生進行該實際工程的淺基礎設計計算。此舉既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進行崗位綜合技能實訓,加強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崗位綜合技能實訓是在工程項目施工的真實職業環境中,“教、學、做”合一,學生全過程參與基礎工程施工實踐,要求學生逐步掌握常見淺基礎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的編制,熟悉基礎施工質量標準、安全要求,逐步具有分析處理基礎施工技術問題和進行施工質量檢查驗收的技術應用能力。

(四)實施多元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

針對本課程理論與工程實際聯系緊密而學生感覺抽象、難學的特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施工現場教學、工程錄像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施工現場教學

地基基礎工程的部分知識比較抽象,如關于淺基礎和樁基礎的構造要求、基礎的施工等內容,課堂講述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針對這些實踐知識可采用施工現場教學法,即選用正在進行基礎施工的工程項目,帶學生到施工現場,邊觀看工人施工過程,邊結合實際進行基礎構造、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易出現的質量問題等的講解,并讓學生根據施工圖紙進行現場的對照和觀察,使學生能更直觀、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實踐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來自于《重慶三峽學院學報》雜志?!吨貞c三峽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2.工程錄像教學

該課程具有注重實踐、依賴實際經驗的特點,在教學過程將不同基礎類型的施工工藝和施工過程的錄像適時地插入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在課堂上對工程實踐有了感性認識,以前難以講清的問題通過影像、圖片、動畫直觀清晰地展示,變得通俗易懂,也使得課堂教學生動、輕松,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動力。

(五)完善課程的考核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

課程的考核評價不僅檢查教學效果,也是促進學生學習、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手段。傳統的課程考核不僅忽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也制約了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應根據地基基礎工程課程的特點與課程教學目標,將考核貫穿于課程教學全過程,把學習過程考核與終結考核有機結合,即課程考核=平時考核+階段考核+期末考核+實踐考核[5]。平時考核主要包括學習態度、作業完成情況、課堂表現等;階段考核則根據各章節教學要求,采用單元測驗、撰寫小論文等方式進行;期末考核即采用試題庫或命題試卷進行考試,主要考核學生課程主要知識的掌握情況;實踐考核主要包括實驗操作、實驗實訓報告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己藘热菀膊痪窒抻诮滩?,不偏重于知識的記憶,而是延伸到課外知識、前沿信息上,全面考核學生的知識結構、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二、教學改革保障條件的建設

(一)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執教能力強、專兼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學團隊。目前承擔本課程教學和實訓指導的團隊教師共8名,專任教師中副教授2名,講師2名,4名兼職教師均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團隊教師通過進修培訓、企業掛職鍛煉等途徑,熟悉和掌握基礎工程新技術、新工藝等,不斷學習和更新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實踐能力;通過教學研討和教學觀摩,提高兼職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教材建設

根據課程培養目標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依據國家已頒布的現行新規范和新標準,結合近幾年土木工程中的“四新”技術及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編寫的《地基基礎工程》教材已于2012年8月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目前該教材已在相關院校和專業使用,經對使用師生進行調查,該教材使用效果好,可作為土木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和工程管理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參考書和廣大土建類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術參考書。此外,還編寫了土工實驗指導書和土工實驗報告、地基基礎工程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訓指導書等,滿足了實踐教學需要。

(三)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

課程教學團隊從2010年開始就不斷進行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目前,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已基本完成,課程標準、授課計劃、多媒體課件、試題庫、學習指導、習題及解答等已陸續在校園網上,實現了資源共享。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方便教師課后為學生進行網上答疑,增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結語

《地基基礎工程》課程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崗位核心課程,通過對該課程的改革與實踐,構建了新的課程內容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實施了多元化的教學,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為培養具備基礎工程質量的檢查驗收、基礎工程施工現場的技術指導與安全管理等崗位核心能力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礎。

作者:卓玲工作單位:黎明職業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