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時間:2022-10-12 03:12:46

導語: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1.案例教學法應用在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的現實意義

1.1便于學生對行政管理學課程知識形成系統的認識。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行政管理學所研究的領域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行為學等眾多學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非常之高。而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社會實踐大部分都是一片空白,對行政管理學的學習只能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學習之上,他們對行政管理學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只能是停留在幾個片面的、散亂的理論知識。案例教學法則通過系統的案例,將一個個理論知識串聯成一個鮮活的案例,讓學生可以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正確的認識,而更加系統的、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學知識。

1.2利于形成師生互動的良好學習氛圍。行政管理學課程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是由教師在課堂中扮演主導地位,通過“填鴨式”的方式,讓學生對行政管理學的理論知識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掌握,以應付考試為教學目的。而案例教學法則嚴格區別于行政管理學課程的傳統教學方法,它是由老師或者學生自身搜集案例,在課堂由師生共同討論,并運用行政管理學的知識分析案例,可以說,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再是傳統的教師占據主導、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模式,而變成了教學互長,師生之間互動良好的教學模式。在這樣一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可以極大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有效提高其應用行政管理學理論知識分析具體實際案例的能力,為其今后進入社會,快速的融入社會,并運用所掌握的行政管理學知識夯實了根基。

2.行政管理學課堂教學的現存問題分析

2.1教師運用案例教學法的經驗還不足,方式還待改進。案例教學法源自于美國的哈佛大學,雖然至今已經有百年歷史,但是傳入我國,并真正的應用到行政管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卻還是于近幾年才開始。行政管理學教師往往是大學畢業就開始站上三尺講臺,傳授行政管理學知識,他們普遍都缺乏真正的在行政管理部門工作的經歷,因而,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感覺到明顯吃力,而仍然習慣于照本宣科,甚至部分教師會誤解案例教學法的實際意義,而是將案例教學法誤解為僅僅用舉例子就可以代替。而有部分教師雖然理解了案例教學法的真實意義,卻還是更習慣于在課堂上占據主導地位,而忽略了引導學生在案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上述問題,導致案例教學法在我國行政管理學課堂中還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方式上還有待改進。

2.2學生自身素質和自身性格極大的影響了案例教學法發揮效果。案例教學法不僅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著學生有著較高的自身素質。但是,由于我國長期采用應試教育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學習目的,而讓他們快速的轉變思維方式,適應新的教學方法,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運用自身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去案例當中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顯然,這要求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行政管理學專業知識,并能夠很好的運用專業知識來分析問題,而當前我國大部分行政管理學專業學生都還停留在過去應付考試的學習方式上,懷疑精神不夠,缺乏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此外,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勇于發言,敢于針對具體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而這對于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觀點的學生而言,可謂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案例教學法能否發揮其價值和功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素質和自身性格。

3.如何有效促進案例教學法在行政管理學教學中發揮其價值

首先,從教師素質這一層面來看,政府應當鼓勵學校壯大教師隊伍,甚至可以輔助學習聘請一些退休的行政管理單位的老干部、老職工來校開專題座談會,運用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學生們拓展思路。其次,從學生自身這一層面來看,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有很大一個前提在于快速扭轉其學習態度,以往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們普遍形成了“唯分數論”的不良學習目標,而素質教育的實行,要求學生必須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不應高分低能。具體到案例教學法應有在行政管理學教學來說,就是要求學生不斷加強對行政管理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有效提高自身運用行政管理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要保有懷疑精神,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有效的運用所學的行政管理學專業知識解決問題。

作者:霍雨慧 單位:濟寧學院經濟與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