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課程教學的機遇與挑戰

時間:2022-11-10 10:54:18

導語:建筑史課程教學的機遇與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史課程教學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在線引進課程給建筑史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本文就這兩方面分別展開分析和論述,總結經驗,使在線課程引進能更好地為建筑史教學服務。

關鍵詞:在線課程引進;教學資源;教學理念革新;自主學習

眾所周知,建筑史課程教學任務具有知識體系龐雜、信息量大并且內容相對比較枯燥等特點。因而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想必是每一位任課教師都竭心盡力試圖解決的問題。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手持教材,滔滔不絕地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時間一長,學生難免會注意力分散、興趣缺失,導致知識傳遞效率低下等問題,這可以被視為建筑史授課過程中常見的困局。在線課程引進為擺脫這一困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引入,意味著教學模式的革新,從以往單一講授型的理論教學轉變為講授型、指導型和建議式教學融合的混合模式。學生通過在線課程的相關學習,在課前就實現了部分教學內容的“信息傳遞”,而隨之開展的課堂互動又促進了教學內容的“吸收內化”。這種互動在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展開,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討論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因材施教,有助于學生的“吸收內化”。學生從原先被動的接受者轉而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對于知識的關注度、課程內容的興趣度均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從而讓教學質量得以提升。所以,在線引進課程給建筑史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以下就此展開論述。

1在線課程引進給建筑史課程教學帶來的機遇

1.1豐富了建筑史的教學資源。在線課程的豐富性為建筑史教學提供了較大的空間,結合大量的圖片和專題視頻,使得知識點的傳遞更直觀、更具有吸引力,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單一、授課內容與形式相對簡單枯燥的狀況。學生可以汲取名校名師的建筑史教學內容,這類教學資源內容往往更加翔實、闡述充分、見解獨到,拿來為學生所用,既豐富了講課的內容,又拓展了知識架構。同時,這種模式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比較小,并且可以反復利用的資源對于知識的吸收和鞏固均提供了較大的余地。1.2教師教學理念的革新。在線課程引進在無形中革新了“教與學”的師生關系,課堂的主角從教師轉換成學生。首先,教師先在課前以學生為中心布置學習課題,要求學生邊看視頻邊思考。課間,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討論和學習課題的匯報。在此基礎上,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路途上的“引導者”。總之,從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保證學習效果出發,組織教學過程,完成知識傳遞的任務,如何應對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進行觀念的變革,是全新教學理念的核心。1.3知識的有效傳遞,提高課堂效率。根據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前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課題,收看視頻、搜集資料,對知識點的內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接著在課堂教導中,又通過充分地討論和表達,對教學內容就有進一步掌握。這時,教師的適時引導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實現了知識的有效傳遞,大大提升課堂效率。

2在線課程引進給建筑史教學帶來的挑戰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現都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契機。在線課程引進給建筑史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同時教師對自身身份轉化的不適應以及學生一貫以來被動式學習的慣性使得這項舉措面臨著全新的挑戰。2.1教師身份轉化帶來的種種不適應。對于已經形成一套完備的建筑史教學體系的教師而言,從知識傳授者的身份轉變為知識的組織者、引導者,這的確不是個輕松的過程。在線課程引進要求教師具有謙虛與開放的態度,汲取優秀教師的講課內容、知識建構方式以及相關見解,最后融合為新的知識體系,并且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使學生逐步掌握各知識點并形成相應的體系。在課前,根據學生的具體條件和素質,有針對性地布置相關課題;在課堂上,因材施教,答疑解惑。對于一位建筑史的教師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備更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在這一新舉措實施之初的確會帶來一系列的不適應,要求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技巧。2.2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欠缺。在線課程引進除了對于在線課程的質量、教師的各方面素養和技巧要求提高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經歷了小學、中學若干年填鴨式的教學之后,突然打開一扇自主學習的大門,學生的不適應也是可想而知的。學生的自覺意識和自主學習的意愿相對較弱,一旦學生在課后沒有及時完成學習,在線課程的學習就會導致整個課程鏈的斷裂,課堂上也無法展開深入有效的討論,教師更無法就設計的教學過程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吸收。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成為在線課程引進這一新舉措得以順利推進的關鍵環節。

3結語

在線引進課程是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的新舉措,它以靈活、高效、注重教育內涵的建設等特點影響著建筑史教學的新發展,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新媒體、新形式提高建筑史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作為專業教師,也要樹立不畏困難、勇于面對挑戰的決心,投入更多的精力與心血,完成教師作為“引導者”的角色轉變,提升專業素養。同時,盡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使其成為知識的主動探求者、課堂的主體,進而成為知識的主人。

作者:王渝柯 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