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樂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時間:2022-03-22 08:57:16

導語:學前教育樂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前教育樂理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摘要】現階段,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的教學中仍然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樂理課程的興趣缺缺,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給樂理課程教學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難以得到保證,大幅度削弱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因而無法實現。本文將對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加以探討和分析,并論述教學改革的基本思想和具體實施策略,以期全面提高樂理課程教學質量,從而為培養高素質的學前教育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樂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樂理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涉及到大量的音樂理論知識,能夠將音樂知識系統、全面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學習樂理課程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將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學生的音樂素養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這為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增加了籌碼,可以說,樂理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占據舉重若輕的地位。然而當前的樂理課程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不能滿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學生的就業形勢仍舊十分嚴峻,對此,必須大力推進樂理課程的教學改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以培養更多現代化、高水平的學前教育人才。

一、當前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音樂素養參差不齊。我國不同地區對于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差異,有些地區過于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對如音樂這樣的副科沒有給予多少關注,使得學生產生了對音樂學科的輕視心理,沒有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音樂知識,學生的音樂基礎薄弱,在學習樂理課程時面臨著重重困難。再加上樂理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比較枯燥,需要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具備良好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在樂理課程中真正有所收獲,這無疑增加了樂理課程的教學難度。(二)教學內容不合理。目前高校應用的樂理教材內容相對高深,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可以很快地理解知識內涵,緊跟教學節奏,但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普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音樂教育,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疑惑不解之處,學習效率十分低下,教學內容的不合理是制約樂理課程開展的關鍵原因。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要到幼兒園工作,他們需要面對的是學齡前兒童,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播放的是節奏和韻律較強的兒歌,還要與時代接軌,添加一些兒童熟悉和喜愛的歌曲,而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中應用的曲目大多為傳統的老歌,兒歌的數量稀少,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客觀需求。(三)教學手段陳舊單一。雖然樂理課程的教師畢業于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和教學水平,但是他們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需求缺乏一定的了解,因而制定的學前教育人才培養計劃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因循守舊,一味套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將樂理知識強加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能夠理解,不僅桎梏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崇尚自由的天性,學生的音樂素養也難以達到幼兒園工作的要求,若不對教學方法加以改進和創新,學生的就業問題將始終得不到妥善的解決。

二、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想

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肯定并尊重學生的思想及身心發展需求,致力于為全體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在樂理課程的教學中應也遵循這一思想,將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營造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制定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實用的教學方法。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發掘樂理知識的內涵,解決學生的疑問和困惑,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從而活化課堂氛圍,解放學生的思維,強化和提高樂理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一)優化教學內容。教材作為樂理課程教學的參考依據,對教學效果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教師在選擇教材時要基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自主學習和研究的教材,這是因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畢竟有限,要想真正掌握樂理知識,仍需要學生在課下繼續學習,若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樂理知識,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教師還要對教材進行整合和優化,降低教材的難度,這樣即使是音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自主學習,大大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會更加深入、透徹。(二)構建愉悅的課堂氛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未來要從事幼教事業,他們的思想和意識將會直接作用于兒童,通常情況下,學生會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兒童教育中,也就是說,幼教事業的成敗在于學生在校期間內受到的感染和熏陶。在樂理教學中構建快樂的課堂氛圍,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使他們深刻體驗到音樂的無窮魅力,學生在工作以后也會保持一份童真,他們的觀點將會更容易被兒童所接受,這對于幼教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三)堅持啟發引導。所謂啟發式教學就是在學生遇到學習瓶頸時,教師不能直接告知學生答案,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在講授樂理知識時不能過于深入,要給學生留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主動挖掘知識內涵,這樣學生對樂理知識也會留以深刻的印象。教師可聯系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實際,在教學中投放幼兒園常用的鈴鐺、沙錘、響板、三角鐵等小型樂器,先指導學生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進行獨立演奏,并引導學生進行互助合作,可以組建小型樂隊進行實踐練習表演。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并在實踐中掌握樂理知識,提高對樂理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四)利用現代教育資源。信息技術的廣泛傳播和應用為高等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在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教學中應用現代技術手段,將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制作成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音頻、視頻、文字、圖像等元素,給予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學生對這種新奇的教學方式抱以強烈而持久的熱情,他們在學習樂理課程時也會更為專注,這為樂理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教師還應進一步深化樂理知識,讓學生從對知識的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豐富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五)堅持開拓創新。很多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學生音樂基礎較差,在樂理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各項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鑒于此,教師應更加重視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性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達到融會貫通,找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規律,使其多元化思維與綜合運用的能力逐漸提高。其實,難題難就難在包含多種概念的相互聯系與運用,樂理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才能提高解題的效率與科學性,各種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結語

綜上所述,樂理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學生的音樂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因此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課程的教學改革已然勢在必行。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加強對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從樂理教學中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水平,促進樂理課程教學價值的良好實現。

【參考文獻】

[1]陳遙.高?;緲防斫虒W的實踐探討[J].北方音樂,2016,9

[2]郭強.淺談高師基本樂理課的教學拓展[J].新課程,2013,10

[3]周麗娜.有關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基本樂理課教學的思考[J].藝術科技,2013,5

作者:周昕佚 陳小雪 單位:1.九江職業大學 2.九江市柴桑區港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