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分析

時間:2022-01-15 03:32:59

導語: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分析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護理綜合技能臨床思維課程教學中應用傳統教學模式與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方法:抽樣選擇某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高職護理班的120名護生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0名。在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中,對照組護生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研究組護生應用混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PBL+情景模式),對兩組護生的期末成績進行統計比較。結果:兩組護生期末技能操作成績比較,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護生期末理論成績、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在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中應用混合教學模式,能夠顯著增加護生的專業知識,提高護生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了護生的綜合能力,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PBL;情景模式

近些年來,在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普及與慕課在線課程開發技術不斷成熟的形勢下,可利用慕課在線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功能達成優效監督與教學評價[1~2]。翻轉課堂就是在教師引導下,護生自主完成知識學習,并在課堂中進行知識呈現與探討,教師利用提問、探究、解惑等教學方式,以此幫助護生完成知識內化的教學模式。本文現對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高職護理班的120名護生進行分組研究,比較分析傳統教學模式與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抽樣選擇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高職護理班的120名護生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60名。對照組護生中,男12例,女48例,年齡18~21歲,平均(19.0±0.5)歲;研究組護生中,男12例,女48例,年齡18~21歲,平均(19.2±0.4)歲。對比護生上述數據資料可知,組間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1.2方法。在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中,兩組護生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時長、師資隊伍等方面均相同。對照組護生應用傳統教學模式,即采用講授與演示教學法,通過課堂集中講解,增加護生理論知識;通過教師演示,讓護生了解與掌握相關技能操作。研究組護生應用混合教學模式(翻轉課堂+PBL+情景模式)。(1)翻轉課堂教學:①分組:按照自愿原則,將護生分為10組,每組6名。②課前作業布置:a.知識部分:教師布置課前作業,要求護生自行查閱有關書籍、教材、文獻,并對已學部分知識展開復習,從而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同時以小組形成制作PPT,熟練掌握PPT內容,以便課堂展示;b.技能部分:觀看有關操作視頻,并根據視頻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對同一技能不同操作方式的優劣情況進行分析,以此更好的掌握技能操作要點。必要的情況下,可聯系教師,預約護理實訓室展開小組備課,同一操作方式。③課前檢查:在課前1~2d,教師了解學生學習進度、討論內容、作業完成程度等,進而及時督促護生完成學習內容,并記錄護生的討論問題及疑問,以此為課堂展示與討論做好充足的準備。④課堂展示與討論內化:a.課堂展示:抽取1~2個小組在課堂上展示作業或者PPT,展示方式為小組作業匯報、知識梳理、技能操作示范與講解等。b.討論內化:師生共同探討知識疑點與技能操作要點,進而鞏固護生所學知識,提高護生技能操作水平[4]。(2)PBL教學:教師備課中,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課前1周發給護生,要求護生進行預習、查閱資料,并課下分組討論,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回答,回答不足之處,由其他護生或者教師補充,最后由教師進行知識總結,明確重點、難點。(3)情景模式教學:根據教學內容編寫病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醫生、護士、病患等,以此身臨其境,深刻理解知識內容,進而予以記憶[5]。1.3觀察指標。對兩組護生的期末成績進行統計比較。研究組期末總成績主要包括理論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其占有比例為70%,其余為課堂展示情況評分;對照組期末總成績主要包括理論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其占有比例為70%,其余為課堂回答問題情況評分。1.4統計學分析在統計學軟件SPSS20.0中輸入兩組護生理論成績、技能操作成績及期末總成績,用(x±s)形式表示,并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兩組護生期末技能操作成績比較,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護生期末理論成績、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混合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護生自主學習能力,讓護生具備積極、主動、自覺投入學習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生期末總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P<0.05),與相關文獻報道[3]非常接近,其原因為:(1)通過翻轉課堂的實施,可充分展示知識與技能要點,實現知識內化,進一步提高護生期末成績。同時可讓教師實時監督護生的學習情況,進而予以公示、表揚,充分發揮了激勵與鞭策的作用,調動了護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2)通過PBL、情景模式教學的應用,調動護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讓護生自主學習有關知識,并且深刻理解知識內容,從而予以全面掌握,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通過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護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將“知識學習”移到課前,課堂成為了展示知識、探討疑問、尋求解決方法的地方,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6]。比如,為了取得更好的課堂展示效果,要求護生課前積極查閱有關資料,并針對某一問題展開小組討論,以此明確學習重點與難點,最后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在護理綜合技能和臨床思維課程教學中應用混合教學模式,能夠顯著增加護生的專業知識,提高護生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了護生的綜合能力,值得應用與推廣。

作者:常彩霞 曾云霞 牛雪雷 單位:深圳市南山區西麗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