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實訓課程教學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5-24 09:33:56

導語:電氣實訓課程教學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氣實訓課程教學現狀及策略

摘要:在職業院校的教學體系中,教育教學的主體內容便是實訓課程與實訓教學。學生親身實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模式。在實現職業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道路上,實訓課程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作為職業院校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訓課程和教學在高職實踐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在真正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逐漸變成一名具有專業職業技能和專業職業素養的專業型人才。

關鍵詞:職業院校;電氣專業;實訓課程與教學改革

高等職業院校的電氣類專業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教學工作的主體任務,也更是一種重要手段以實現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內涵式發展。實訓課程的加持是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進行實踐教學的最主要的方式方法。在整體上來看,實訓課程在電氣類專業的應用可以很好的促進教學的發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墒乾F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

1電氣實訓課程在高等職業院校中教學現狀

電氣類專業的特殊性是在職業院校中的專業中最獨特的,從實訓的功能方面劃分,可以劃分為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在真正的學校教育過程中,還是單項實訓比較多,實訓大多數分散在每種課程之中,內容單一是單項實訓的突出特點,就比如說是在教學中教會了學生怎樣去使用電工工具,但是卻又不能在實際的工作項目中靈活運用,缺少了職業中所需要的職業綜合能力,在學習中沒有注重專題性以及綜合性的培養,導致訓練層次低[1]。由于電氣專業的特種性和高危性,在教學中多以靜態的模擬實驗呈現,在實驗室中完成實踐操作的課程大有存在,實踐活動單純的停留在物化階段,沒有擁有的智慧技能和職業態度的教育達不到相應的水平,只注重對技能培養,最后學生只是停留在傳承專業知識和熟悉具體業務操作方面,而學生需要真實掌握的工作語言,人機關系等相關的智能性訓練達不到相應的要求,致使學生的職業態度、職業素質缺失。

2職業院校電氣類專業實訓課程改革建議

2.1電氣實訓課程教學設計要以職業核心能力為主。職業教學最注重的應該就是學生技術能力的提升和專業知識的進步,以未來學生的就業為導向,培養學生在社會工作中需要具備的適應能力和專業能力。學校在教學準備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崗位的不同需求作出特殊性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實際崗位的需要構建合適的人才體系。力爭為企業的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基本的職業能力和能夠進行實踐操作的優秀人才。學校積極探索一種有機結合職業態度、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專業知識與一體的課程模式。選擇實訓的內容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以電氣專業以后的工作情景為背景,通過對若干同類型的崗位為模板,提取出適合在教學中的學習內容,教學中突出電氣類特種作業要求。另一方面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這條鏈條要具有實際應用性,綜合完整性,通過設置相應的業務環節將各個業務環節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其中作為實訓的內容。在課程結構方面,讓項目驅動為主導,以工程過程為輔,或者是兩者調換主輔位置,只要突出重點即可。由于受到教育環境和體制的限制,實訓課程的開發還是以模擬現實環境為主。2.2以崗位需求為基礎,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方法。電氣類的專業特點性很強,學校再進行課程教學模式探索和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研討時要充分考慮到行業的特殊性和職業崗位的特殊性。教學采用工學相結合的方法,將真實的生產過程和真實的職場氛圍融入到教學環境之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感受到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和實訓中感受到工作與學習的零距離,教學和生活無縫銜接[2]。2.3加強校內和校外的實訓基地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從名字就可以清楚地明白這是將實訓的基地轉換為校內,學校提供師資支持,企業提供物資支持,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展開,系統性的組織實訓教學實踐活動。學校還要制定出完善的實訓機制和切實可行的管理文件,讓規章制度更加規范化,系統化。在設備管理制度,實訓教師管理制度,學生實訓過程管理制度等多種制度進行完善。實訓基地需要的硬件與軟件建設要做到同步進行,在實訓基地中充分體現出職業情景的氛圍,構建與實踐教學體系相適應,與實訓基地建設相適應的科學管理體制。在學校里構建成教學、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特色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也是推進電氣實訓課程進步的重要因素,此企業應該積極探索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教學實踐模式,在實訓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職業崗位對學生實際操作的要求,讓校外實訓基地成為提升學生實際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據點。實訓基地建設只有緊緊依托行業,通過與產業進行合作才能充分科學的發展。校外實訓基地相對于校內實訓基地來說更具有優勢,學生真實的職業才能只有在企業中的實際操作才能被充分激發出來,得到應有的鍛煉[3]。學校應該充分做好校企合作的宣傳,實現產教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高校充分發揮出其擁有的潛力。

3總結

開發和研究的力度不夠是制約實訓課程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課程化程度比較低,由于教學設計比較粗放從而使教學效果也不佳,最終導致了對職業能力的認識變得狹隘,過分強調了培養職業崗位的能力而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難以提升學生的個人素養。有的學校一味地追求學生畢業時的就業率而忽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夠對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肖圣飛.高職院校實訓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探討[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6(03):12.

[2]殷培峰,楊柳春.新形勢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課程改革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9-10.

[3]蘇敬芳,馬香普,江洪,王運娣,李凱,李國順.高職高專建筑電氣課程教學方法的研究[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3):65-66+77.

作者:劉長軍 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