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研究

時間:2022-04-24 02:38:30

導語:會計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研究

一、注意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同步進行。

會計學是一門應用型的經濟管理科學,會計理論教學與會計實驗教學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舍棄另一方而獨立存在。要想搞好會計實驗教學就必須打好會計學原理的基礎。但是,強調會計學的基礎理論并不絲毫意味著可以忽視會計實踐這個主題。因此,對會計專業的學生和財經類其他專業的學生應根據各年級的情況分階段進行實驗教學。第一階段,針對學生初學會計學原理的情況,分別在“憑證”、“賬簿”章節講解結束后,著重課內實驗,操練如何填制憑證和登記賬簿等;第二階段,在學生學完基礎會計課程之后,模擬一個企業進行從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登記明細賬,作科目匯總表、結賬、對賬、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基本業務處理實驗,形成一個系統性的認識;第三階段,針對學生已完成大部分專業課,可進行有一定深度的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實驗,主要鍛煉學生處理業務的能力;最后階段,針對畢業班學生對畢業后的工作處于既新鮮又擔憂,更渴望接觸實際的心理,可派其去單位進行兩個月的頂崗實習,通過對一個工廠的信息流程的解剖,加深學生對信息傳遞的實際認識,切實體會工廠內部的經濟事務處理關系。通過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使所學知識掌握更牢固,更重要的是能將枯燥的理論變為活生生的現實,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會計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布置彈性作業。

這里的彈性作業有兩種,一種為可以不交的作業,另一種為學生自己選擇的作業。第一種可以不交的作業我讓學生做在準備好的自備本上,這部分作業主要是一些知識點的鞏固練習,不要求學生交,我利用課余時間幫學生校對好答案后,“局部”抽查,這樣做一舉多得,既使學生得到了必要的練習,又讓他們感覺這位老師比較有親和力,比較為他們著想,也減輕了自己的工作量。第二種彈性作業是習題集上的練習,課本上每一章的內容在習題集上都有配套練習,但是一章通常要分好幾次課講完,那么練習也要分好幾次布置,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另外為了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習題集上的練習由學生根據每堂課的進度自己完成,直至這一章講完再統一收上來批改。這樣一來,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多分幾次完成作業,而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還能有時間預習新課甚至提前完成作業。另外在布置作業時我喜歡用商量的口吻,如果作業較多的話,不要求第二天就交,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讓他們覺得老師不是獨斷專行的而是體諒他們的,以后對學生提要求的時候就給自己留了余地。通過這種充滿溫情的作業布置方式,使學生感覺到會計學習的過程是輕松愉快的不是嚴肅復雜充滿負擔的,同樣可以取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40分鐘時間,減少課后補課時間。

在學生看來,這門學科的內容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尤其是這些學生本就是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如果課堂教學效率不能提高,需要經常補課的話,則會讓他們厭煩,產生逆反心理。在授課過程中,我以目錄或標題為線索,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梳理,并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點進行討論、歸納、總結。比如:第一章講到會計核算的7種方法,我便以7種方法為線索,將全書內容串聯起來,使學生明白每一章的知識點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內在聯系的。在掌握了必要的知識后,讓學生積極參與會計實務操作,豐富感性認識,熟悉會計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必要的補習工作仍要進行,如默寫、疑難習題講解等,但前提是課上時間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起來。教師要教的是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在教學工作中,我一直掌握這么幾條原則:知道事情是這樣,知道事情為什么這樣,知道事情怎么會這樣,把事情聯系起來看,在行動中追求真理,用真理指導行動。廣大會計教育工作者要以寬廣的胸懷、開闊的視野、堅強的意志、科學的態度,積極應對時代的變化給我們帶來的挑戰,不斷開拓創新,為培養一流的會計人才作出貢獻。

本文作者:陸藝工作單位:無錫高等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