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6-08 10:03:45

導語:會計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對策

一、當前會計教學現狀及改革必要性

(一)教育方針不適應時代潮流

當前的會計教學仍然沿用著過去的口頭教學方式,主要原因就在于高校與教師都還沒有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領導都認為,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向社會輸送優秀的會計人才,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理論水平,至于職業能力與道德等,則應該在他們走進社會之后慢慢培養。實際上,隨著近年來我國高校擴招的規模不斷增大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就算是名牌大學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只要其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就必須具備能夠滿足崗位需求的職業能力,不然用人單位一般不會予以錄用。因此,高校必須在注重會計理論知識教授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將他們打造為具備實操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二)教學方法因循守舊

由于當前的教學模式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理論教育上,不重視實踐教育,學生學習的過程非常單調,基本上就是看書、聽課、做題,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基本上也都是書面作業,即使有實訓課,課程也往往是在校內進行的,很少到公司進行實戰演練。實際上,很多高校都是讓學生自主實習的,也就是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單位,在單位實習工作一定時間之后,向學校遞交實習報告即可,學校對學生的實習情況缺乏足夠的監督與了解,導致實習淪為一種形式。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學生,都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會計工作,而完全模式化的理論教學會嚴重割裂教學與實踐的聯系,降低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缺陷

會計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學科,雖然幾乎所有高校的會計專業都安排了實踐教學內容,希望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但由于教學管理機制尚不完善,其實際效果不理想,仍然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模擬實習控制措施不力。盡管將會計實踐安排到了會計專業的教學體系之中,但不少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自身的實操能力卻非常有限,他們將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會計理論以及優化教學方式上,很多時候都無法勝任指導學生會計實踐的工作。實踐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在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才會對他們進行指導,而且指導的主要方向也不外乎糾正他們的會計賬務處理錯誤,并不重視學生會計操作的規范性。由于實踐教學需要的經費相對較少,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訓配套設施都非常落后,無法為學生提供實訓保證。其次,模擬實習教材的內容不科學。當前,很多高校的會計實踐教材都是以案例為主的,但其內容的科學性難以得到保證。有些案例的內容過于真實,有些案例的內容則過于虛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訓的有效性。如案例將使用很多篇幅羅列企業的會計資料,卻沒有對這些資料進行去偽存真的處理,分析重點不突出,而且絕大部分案例都是以會計核算與監督為切入點的。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按照會計準則填寫記賬憑證,然后再將其登記到賬目之中,將其作為編制財務報表的基礎。很顯然,整個操作過程完全忽略了會計審核與會計監督環節,流程很不規范。這種實訓模式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但是卻無益于他們工作規范性與自律性的培養,對于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而言,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其三,實習流于形式。雖然高校都要求會計專業學生完成教學實習以及畢業實習,但很多高校對這兩項實習內容的完成情況很少進行監督,導致實習流于形式。由于學校實習經費投入有限,無法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實習條件,很多高校將多名學生派往同一個單位實習,而實習單位本身的會計業務量并不大,絕大部分學生都無法接觸到真正的綜合業務,基本上只是負責簡單的復印、傳真以及裝訂資料等工作。很顯然,這種實訓學生無法學到真正的會計操作技能。雖然有些實習單位會為學生提供模擬業務操作訓練的機會,但畢竟模擬與真實操作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會計實務處理能力。盡管高校與實習單位之間簽訂了委托實習協議,然而用人單位財務部門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無法給予學生過多的指導,導致很多學生都處于放任狀態。

二、深化會計教學改革對策建議

(一)構建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

對于會計教學改革而言,其首要問題是必須盡快明確會計教學培養的目標。只有明確了會計的教學目標,相關改革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確定并構建以“夯實專業基礎”和“應用能力培養”相結合的課程教學目標現是當前會計專業課程建設與發展的核心內容。因此,學校必須建立好與會計課程教學目標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切實實踐“技術立校、應用為本”的辦學理念,針對社會與市場的需求做好高校會計人才的教育培養工作。

(二)更新教育理念

按照現代教育理念,對于技術應用型本科而言,“應用型”和“創新思維”是現代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這一人才培養理念也是會計專業課程開設與發展的最重要要求,即具備深厚會計專業知識,重視培養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具備實踐探究能力,能夠快速的處理會計實務;具備組織協作能力,能夠不斷的實踐并創新。如果教育理念落后,“夯實專業基礎”和“應用能力培養”的會計課程教學目標就無法實現。

(三)改進會計學課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若想讓會計教學能夠與時俱進,學校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死板式教育教學,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使高校會計教學滿足時展的要求。如盡可能采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從枯燥的教學中解放出來,他們在聲色并茂的案例和圖文講解中,能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憑證、賬簿及報表的編制方法和程序,使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多樣生動,也能使學生通過理解會計信息經營決策的具體解決方案來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氣氛,使其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板書同樣必不可少,一則可以加深學生與老師互動,二則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兩種教學模式的結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四)切實加強實踐教學

作為一門具有很強應用性和實踐性的學科,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第一,加大對實踐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若想切實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就需要創建一個高質量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中通過各項現代化設施的運用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個實驗室中需要有手工模擬和會計電算化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的實驗室都需要配備較為先進前端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如引進一些先進的知名軟件,使用一些高端課件進行教學等。第二,強化生產實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了良好的理論基礎,還需要為其提供實踐機會,如學生在學習過會計實務的相關理論課程后,需要進行分組記賬活動,教師為學生提供的這種實踐活動,使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嘗試通過接觸真實項目資料,來對會計不同崗位進行實操,并將實操結果通過撰寫論文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在撰寫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總結和思考自己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活動中的差距及可能或已經遇到的問題,再重新思考這些實踐問題的理論解決方案,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力,拓展學生的的業務技能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加強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在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過程中,需要企事業單位與會計師事務所精誠合作,二者互惠互利,強化合作與溝通,這就可以為企業服務的同時解決學生的實習和就業問題,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新鮮血液,培養更多的員工,而且還可以幫助學校給學生尋找更好的實習和就業單位,并鍛煉現有的師資力量,可謂一舉多得。

三、結語

深入推進我國的會計教育改革,積極調整我國會計教學的發展方向,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是提高我國高校會計教學效果,滿足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要求,是提升我國會計專業能力與會計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會計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總結、完善,切不可急于求成。在會計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豐富和發展理論知識,積極推進我國會計教育理論的科學與更加完善。

作者:江浩 單位:亳州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