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時間:2022-09-21 03:26:09

導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具有最為直觀的影響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獲得良好的教學反饋與效果,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直接記住知識要點,避免學生犧牲課后自習時間重新學習課上已學的內容,有效規避學生學習精力的浪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抽出更多時間分配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上,制定更為精準的學習計劃。反之,學生則需要耗費其他時間來填補課堂知識空白點,且在被擠壓的這段時間內,學生無法像在課堂上一樣可以獲得教師的即時解答,只能通過自學的方式彌補對課堂疏漏知識的學習。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學反映一直是廣大教師努力改進教學工作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探索適合于廣大教師借鑒的高效課堂教學手段,通過引入優化、完善相關教學方式,以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

一、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

1.采取“有求才應”的教學原則

教師在講解例題或者向學生介紹數學名詞時,不直接告訴學生結果,讓學生自行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根據邏輯推理并經過一定的思考判斷得到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學生思路流暢,可以在教師提問之后快速準確得出答案,那么教師就能盡早結束有關當前知識的教學,推進教學進程。只有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遇到問題且無法解決時,教師才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即為“有求才應”。比如,在講加法時,教師先告訴學生車上原先有一個人,后來又來一個人,提問車上總共有多少人,學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總人數為2的結果。接下來教師并不馬上告訴學生其他加法口訣,繼續提問學生在上一問題條件下又有一個人上車,則總人數應該是多少。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可以依此類推向學生介紹加法口訣規律。相對地,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教師可以及時對這一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從源頭上幫助學生掌握薄弱知識。

2.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尚小,接受知識水平有限。在擔任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工作時,教師應主要通過實物感知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數學知識。教師指導高年級學生時,則應將側重點轉移到更多的理論知識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年級的教學工作在教學內容的表達方式上也各有不同。豐富多彩的表達形式更適合理解能力弱的低年級學生,主要為各種形狀的圖形和直觀明了的表格。而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范圍都遠遠超于低年級學生,適合接受更為抽象的教學內容。比如一年級學生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這些立體圖形時,如果教師將每個立體圖形的特點僅以口述或書面的形式向學生表達,將不利于學生正確辨認立體圖形,使概念變得更為模糊化,從而不利于學生理解吸收。相反,如果教師能夠改變教學手段,通過色彩豐富的立體模型來利用學生對色彩和實物的感知能力,幫助學生快速記住不同立體圖形的結構特點。

二、解除“唯一答案論”對學生的桎梏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切忌誤導學生形成“唯一答案論”的錯誤認識。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善于探索不同途徑的解題途徑,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防止學生被束縛于“標準答案”的陷阱中。教師可以通過例題講解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解題的多種方法,并且歡迎學生指出更多有效的解題辦法,鼓勵學生主動尋求更為方便的解題方法。比如計算1+2+3+1+2+3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直接通過加法運算,從左至右計算得到結果為12,然后讓學生進一步對式子進行拆解分析,學生可以發現式子前后存在重復。最后教師讓學生先計算1+2+3的結果,再將結果乘以2發現同樣可以得到結果為12。教師應在學生思維受限的時候,及時提出其他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開闊思想。

三、從現實生活中提煉數學問題

傳統教學重在提倡加強學生的外顯學習能力。相比之下,學生內隱學習能力略顯不足。有時教師換一種方式提問學生同樣意義的問題,學生反而不會解答題目。剖其原因,是因為學生還未能抓住問題的本質,對問題的認識還不夠深刻。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從現實生活中提煉數學問題,讓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哪一身高范圍內的學生人數最多。此時學生可以運用眾數的概念,先對班級同學的身高進行統計歸類,記錄每個身高范圍的人數,通過比較得到對應最多人數的身高范圍。教師應鍛煉學生提煉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的共性,使學生可以通過生活現象聯想到數學知識,將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具有最為明顯的提升空間。教師應善于利用這一特性,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一步步發現問題的本質。由于時間和內容的限制,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真正學到最多的知識內容考驗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因此,教師應不斷探索更多的課堂教學方法,努力創造更為優質的教學環境。

作者:田玲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遄臺小學

【參考文獻】

[1]楊潔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2]楊高全、李學全.對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7,16(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