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
時間:2022-01-31 08:20:19
導語: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而是以親切的口吻、溫和的語氣引導那些膽怯的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感到老師親切的期待,給學生成功的體驗。
二、形成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形成開放、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提高全體學生的參與程度。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童話時,教師采用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方式,課前安排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并提出具體要求:①將這篇童話故事改編成適合表演的劇本;②根據自己的想象,對課文進行大膽的改變,可在不違背原意的基礎上增加或刪除部分內容;③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個扮演的角色,并將人物性格特點盡情展現出來;④充分考慮人物的特點,設計表演時的表情、語態、動作;⑤進行小組合作。為了能夠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討論有爭議的內容,并找老師求證,高質量地達到了設定的教學目的;為了表演好節目,小組同學人人主動、熱心地參與討論、改編和排練,提出改進意見,收到了合作學習的高效。這就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環環相扣的過程,從而保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鮮活性、求知的進取性和思維的活躍性,讓語文課堂教學高潮迭起,成效最大。而作為教師,就在課堂上充當了一個欣賞者、評價者的角色,起到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通過這樣開放、合作、探究式的教與學,學生既體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學會了怎樣學語文,也體驗到了主動學習后成功的喜悅,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三、運用課件重組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語文教材的編寫方式大都以單元編寫,每單元的課文內容往往圍繞同一個主題,有一定的系統性,但比較單一,某篇文章只能出現在某一個主題單元,還不能充分挖掘其全部作用。我們可以利用課件把同一題材或同一作者的作品進行重組,讓學生整體認識某一題材的寫作特征或某一作家的作品風格、思想個性。在總復習時,利用課件重組的語文教材,可以大大提高復習效率。譬如,綜合性學習的復習,綜合性類試題文字量較多,單憑口述或抄寫既費時學生又不易掌握,但如果運用課件,就大不一樣。教師可以把同一地區的試題進行縱向歸納分析,也可以把同年不同地區的同類試題進行橫向比較分析,這樣的課堂不僅容量大,效率必定也高。
四、改進課堂作業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是準確把握作業的難度和梯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把握好作業的難度,設置好不同的梯度。二是作業內容要立足“文本”。課堂作業設置必須以緊扣文本為前提,以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參照條件,精心編制,資料要有選擇的借鑒吸收,決不能拿來就用。這樣才能確保課堂作業與課堂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確保課堂作業內容的有效性。三是課堂教學的優化除了從教學設計、學生活動、課堂作業上進行優化設計外,其實還可以有更多的關注角度,有待于我們更多地探索。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技能和提高實際運用能力,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只有創新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加強課堂管理、注重課堂評價,才能夠充分實現課堂效果的最優化。
作者:楊凌 單位:湖北荊門市東寶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 上一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 下一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