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養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時間:2022-08-20 03:17:45
導語:飲食與養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飲食與養生”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中,我們要求學生課前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完成知識理解與把握,課堂上在老師引導和同伴互助下探究、解決疑難問題,開展深度學習,完成知識內化。結果表明,該教學方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還有助于開闊教師的專業視野和思考維度,更新教學觀念,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關鍵詞]飲食與養生;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課程設計
信息技術的全方位滲透,雨課堂平臺的應用,使得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及多維度互動答疑等環節得以實施[1]。在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兩個學期,我們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機融合到“飲食與養生”課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明顯提高,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值得繼續探索,需要在反復實踐中總結完善。
一、改革的必要性
課堂教育是師生討論、交流互動和解決疑難問題的場所[2],包括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二種模式。前者多采用傳統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老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被動參與。后者主要指近年興起的慕課、微課等模式,以技術設備為媒介,具有學習內容在線開放、能夠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服務及個性化自主學習機會等優點,但與前者相比,仍然存在諸多不足:學生主動性和自控能力難以把握,往往課程注冊率高、通過率低;學生學習過程難以監控,學習質量存在不確定性;在線測試中,學習者和考試者是否為學生本人難以監控;學生受到教師的指導和啟發相對較少,缺少充分的課堂學習體驗;師生之間課堂交流的機會減少,不利于學生正向世界觀、價值觀的引導和培育[3]。
二、改革的可行性
當今社會,伴隨慢性病侵襲、亞健康狀態蔓延、老齡化加速、養生理念培育、家庭收入增加、人均健康需求持續釋放以及科技進步等因素的疊加,健康與飲食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涵蓋內容廣泛的大健康產業的社會需求日益增加?;谶@一背景,我們面向全校本科學生開設了“飲食與養生”課程,重點教授日常飲食中與消費者密切相關、備受關注的內容,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養生觀,建立正確的食品安全意識,成為具有食品安全素養的消費者,成為弘揚中華傳統飲食文化和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的重要科普力量,為“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健康知識基礎。
三、改革的具體實施
(一)通過課前準備優選課堂研討主題。1.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制作設計文字或微視頻形式的學習材料,課前通過雨課堂平臺發送給學生。2.學生在課前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整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困惑,通過與老師或同學之間的交流,提煉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3.教師在分析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優選課堂研討主題。(二)通過課堂活動開展深度學習。1.通過第一次課堂考核考察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了解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激活思維、呈現需要大家探討解決的實際問題。2.教師引導學生對優選的課堂研討主題進行梳理、聚焦,找出關鍵問題,通過雨課堂平臺的投票功能,精煉課堂研討主題。3.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深入而廣泛的研討,一般性問題通過同學互助交流解決,疑難問題由教師指導解決。4.通過第二次課堂考核考察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掌握本次課堂教學的關鍵知識點,為課后的知識鞏固或交流討論尋找切入點。(三)通過課后交流進一步完成知識內化。1.對于課堂上沒有講解到的但受到同學們關注的問題,要求同學之間課后在課程QQ群或課程微信群中進行討論。2.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適時介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本次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實現教學班同學的共同進步。3.通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1)根據授課進程設計內容不同的課堂考核,教師通過雨課堂平臺的在線測試和及時評分功能,進行適時測評。(2)學生的平時學習情況通過課堂考勤、課堂投票及課堂考核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增加平時學習成績在課程考核成績中的比重,由改革前的30%提高到60%,督促學生重視平時學習,確保課堂教學效果。(四)改革的效果評價。1.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增強。通過改變考評方式,促使學生認認真真上課,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讓那些“不靠平時認真學習而靠考前突擊”等錯誤的思想行為失去存在基礎,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了學生的誠信意識[3]。2.學生學習效果提升。學生首先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下與教師和其他同學討論,往往能對基本知識有初步了解。再次通過親自參與課堂的主題討論、觀摩優秀學生的課堂表現、聆聽教師的點評和講解,就能較全面深入地掌握相關知識。最后通過課后的及時反饋與互動,又能進一步搞懂疑難問題,鞏固所學知識[3]。3.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生生、師生之間通過課前、課中、課后的良好互動,促進了深入了解,增加了彼此之間相互學習的機會,有利于學生制定和實施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及生活目標,并能通過自我調節來實現自我管理,從而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歸納總結、理論聯系實際、演講與交際等方面的綜合能力。4.教師責任意識增強。師生之間交流溝通明顯增多,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更加“接地氣”,更加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自發地將教學意識從“給學生直接灌輸知識”轉變為“組織、引導和啟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認真地優化課程體系、優選課程內容、提升科學素養。(五)需要進一步探索改進的問題。1.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問題。并非所有的課程內容都適合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綜合考慮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及教學目的等主要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優化、精選課程內容?這是任課教師課前需要進行綜合考慮、精心設計的重點。2.整體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問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一些學生由于基礎較差、自覺性不高等原因導致課前自主學習效果不佳,也有由于部分組員分工不明確、積極性欠佳、主動性欠缺等原因導致個別小組的合作學習及課堂討論環節成為部分優秀學生的專場,某些學生只能作為參與者和旁觀者,從而加劇了班級學生學習水平的分化。3.學生的認知問題。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觀態度存在較大差異。雖然大部分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很有興趣,但也有不少學生認為課前學習任務太重,尤其是臨近畢業的、準備考研的高年級學生。這需要教師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處理,并在學風方面進行積極引導。4.教師作用的認知問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才是真正的課堂教學討論內容的設計者、引領者和解決者,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關鍵角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設計、準備精良的授課材料、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參與線上及線下的學生互動,同時還要面對其他專業學生跨學科知識問題解答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趙蕊,黃玉蘭,姚笛,等.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以《中藥藥理學》課程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Z1):100-101,108.
[2]曹亞琴.論翻轉課堂教學形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9,31(2):37-41.
[3]王向明,張廷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的理論與實踐[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76-80.
作者:姚干 王允 向瀏欣 劉毅 單位:重慶郵電大學
- 上一篇:近代藝術歌曲聲樂教學研究
- 下一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