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措施

時間:2022-03-22 10:30:42

導語: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措施

摘要:通過長久的實踐與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變成了我國教育領域的重要支柱,在高等教育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篇文章對現在的高職教育有關會計學方面的教學改革高度反思,從多個方面對高職會計的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探討。目的是全面提高高職會計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人才培養;高職教育;會計學;教學改革

在現代的教育領域,高等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職教育逐漸成為國家教育大廈的重要階梯,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國家的綜合實力。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提升,教育改革變得刻不容緩。要實現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教育模式不能與時代脫軌,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創新型人才。只有教育的方法合理,教育培養模式才會步入正軌,才會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基礎,實現教育強國的夢想。

一、社會環境對會計人才供需情況

對于當今企業的經濟管理來講,不論事業單位或者是民營企業,企業本身都會有相應的經濟管理者對每天的經濟往來和日常支出進行監督管理。經濟管理者就是所謂的會計人員,他們通過對公司資金的核算,固有財產的評估對企業的財產加以管理和維護。以這種方式間接地參與企業的經營之中,保證了企業的正常運轉。然而,一些中小型的企業內沒有足夠的資金,經濟管理也相對簡單。普通的經濟學畢業生就成為了他們的首要選擇。但是,對于一般的大型企業而言,大多數時不會招聘高職會計人員。應屆畢業沒有過多的工作經驗,綜合能力不突出,都可以成為其被拒絕的理由。這些大型企業需要的是在職場打拼多年的商業老手,與之相比的地產開發商、計算機領域和電子商務同樣需要這樣的高端人才。所以,出現高端會計人才短缺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這樣的社會現象,這樣的就業發展趨勢更加迫使高等職業學校對會計教育進行優化改革的決心。從而,培養出一大批的高端會計人才。

二、高等職業院校會計教育的弊端

所謂的教育弊端是如今高校教育的通病,不單單體現在會計教學上。在學校學習期間,學校只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一切學習都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沒有對學生在社會實踐和工作中進行培訓,所以面臨著就業時,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極有可能被淘汰,以下是高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弊端。1.對人才的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院校對學生的定位不高,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不夠了解,學習沒有側重點。對會計專業的就業沒有持盲目態度。集中提現下;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方案不符合本校學生的特點,設置的課程與本科學校不盡相同,在學生自主學習和技能的培養方面不足,甚至是缺失、培養目標的目的不夠明確,沒有針對就業是學生所面臨的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與社會的需要結合度不高,教育與結業脫節、有關學校設置的專業課程專業性不強,對計算機的掌握不熟練。2.教學內容理論化,缺乏創新。高職院校對會計學專業的教育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理論知識教育和實踐能力教育。而在實際的教學上真正把兩者結合起來的基本不存在。教育方式依然是傳統的書本教育為主。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很難集中,學習效率也可想而知。學生慢慢對會計學專業產生了抵觸情緒。專業課的理論知識都難以過關,更別提實踐操作了。與此同時,在科技發展的多元化現代社會,國內的高職院校有關知識的除陳更新也仍然處于滯后狀態,教學內容老套沒有活力。這使得學生在邁出校門后,根本追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完全脫節。完全沒有用武之地。3.教學的方式老套,沒有創新。我國的高職類院校的會計學專業與其他本科院校相比仍處于落后狀態,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也體現了這一點。老師教育學生的就是站在講臺前的照本宣科。與當今的社會的聯系度不夠,單純的老師講課,學生聽課難以起到教育的根本目的。久而久之,學生們對學習完全失去了興趣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高職院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改革措施

1.準確制定高職會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新教學模式下學習會計學專業,一定要制定培養會計學人才的明確目標。在校學生對自己所學的會計專業和就業趨勢必須持有自己的態度和看法,不要盲目跟風,對自己的未來要有較高的目標和定位,要堅信自己可以夠成為優秀的會計學人才。不管是教師或是學生,皆應敢于主動面向中小型企業,學校可以建立與中小企業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創造到一些難得實習的機會,從而,起到鍛煉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技能的目標。2.對會計學教育進行創新,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授課的內容方面,高職院校應做到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二者齊頭并進。會計學專業中理論知識市為社會實踐而服務的,如果沒有課堂上理論知識的支撐,是難以實現具體操作的。相對而言,沒有實踐的機會,書本知識的學習也變得毫無意義。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將理論與實際進行結合,根據理論來指導實踐。此外,為使學生能更好的適應畢業后的社會環境,會計學專業的教科書也應跟隨時代的腳步而進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完善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3.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改革。會計學專業有較強的實踐意義,所以要關注學生的運作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學生的興趣培養著手,應用豐富的教育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領悟能力。也可以開設試驗室教學的方式,模擬各種真實的會計工作,使學生能融入到工作場當中。或者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實例或者其他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四、結語

素質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也勢在必行。無數實踐表明,沒有學生參與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行的,這樣的改革舉措也必將以失敗告終。在實際改革過程中,要正確看待學生在改革中的主體作用,從學生角度出發,聽取其建議,使改革貼合學生實際,才能真正推動素質教育改革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陳華.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體會[J].機械職業教育.2010,10(4):41-45.

[2]侯紅英.開展創新性專業教學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J].職教論壇,2011,4(33):20-22.

[3]周小芬.淺談高職會計教學觀念的轉變[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2):31-35.

[4]郭瑞.教育改革的重要性[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2013.

作者:鄧瑤 單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