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過程會計專業教學思考

時間:2022-04-16 03:58:26

導語:基于工作過程會計專業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于工作過程會計專業教學思考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熟練的實操能力以及必須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上,同時還要求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強烈的崗位責任意識、知識及時更新的能力等的綜合職業素養。時代的告訴發展、信息化地不斷更新,會計存在的意義不單單只是核算,而是在會計核算基礎上,創造出屬于會計本身的價值。對于會計教學而言,在校期間的會計專業教學除了優化會計專業理論教學之外,還必須加強和拓展會計實踐教學。

關鍵詞:會計實踐教學;會計基礎教學;業務導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在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熟練的實操能力以及必須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上,同時還要求具備創新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強烈的崗位責任意識、知識及時更新的能力等的綜合職業素養。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會計教學以理論為基礎和重點,會計實操技能加以輔助,但是時代高速發展、信息化不斷更新,會計核算的功能逐漸地被信息化所替代,在當下社會,會計存在的意義不單單只是核算,而是在以準確無誤的核算基礎上,創造出屬于會計本身的價值。那這對于會計教學而言,在校期間的會計專業教學除了優化會計專業理論教學之外,還必須加強和拓展會計實踐教學。

一、現下中職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正在不斷突顯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中職校非常重視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不斷完善實踐教學各種設施,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但從教學現狀來看,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一,實踐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操作能力?,F有的一些會計仿真軟件、模擬實訓系統,大多把重點定位在會計核算上,案例背景也都偏向于方便計算的制造業。在會計實訓課上,雖然會計實訓操作軟件逐漸代替了手工做賬,但是教學目標還是主要以會計核算為準,對于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綜合素養、職業能力培養較為缺乏。其二,實踐教學時間有限,學生熟悉會計業務的流程、掌握操作技巧的時間較少,會計核算、計算類的教學時間較多。比如《稅收基礎》這門課程,依然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主要以理論、計算課程為主,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課程安排,學生通過作業、練習、分組討論以及考試提升專業能力。其三,會計電算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似,以基礎操作為主,缺乏實際應用。會計專業教學中,會計電算化教學目標不明確,表面上是以學生實踐教學為主,并且要了解企業整個工作流程,而從實質上看,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還是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似,缺乏實際應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財務軟件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而學校的系統更新速度無法跟上企業的更新速度。其四,重視會計基礎教學,缺乏學習力的培養和崗位適應力的有效訓練。信息時代下的財務軟件發展迅猛,不同的企業都有著各自的財務軟件,所以學生掌握原理的基礎上,必須融會貫通并運用于實際,面對不同的操作界面、處理方式等,能夠迅速地進行業務的處理。其五,會計實訓室建設落后,與企業現實情況脫軌必然影響會計實踐教學?,F有的會計實訓室建設受限,會計實訓室仿真性差,實訓室的場地、設施、信息化建設等,都較為落后,勢必影響會計實踐教學。

二、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中職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會計專業的特點,明確學科定位,制定完善的實踐組織教育體系,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滿足當前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一)要明確會計知識結構定位工作。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會計專業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把學生培養成為符合企業、市場需求的專業會計人才。在此過程中,要不斷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豐富學生的實際經驗,對于學生而言,畢業之后直面的是基礎的會計實務工作、會計核算工作等,還有團隊合作能力、業務創新能力、信息化系統學習能力等等,所以對于會計知識結構的設定,都要涉及考慮到這些方面。(二)以業務為導向,完善實踐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做到以實際工作過程作為教學設計的根本,以完整的工作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驅動,以典型崗位作為課程載體(比如稅務會計崗位、出納崗位、會計主管崗位等),以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作為依托,按照崗位工作領域設計教學內容,再按照工作流程、任務、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等實際操作流程,設計教、學、做為一體的模塊化實踐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三)創建真實的實踐教學環境。創建一個盡量真實的會計實踐教學仿真環境,主要包括:(1)工作流程、會計崗位設置真實:按照會計工作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要求設計相應業務流程和崗位設置。(2)教學內容貼合實際工作業務:教學理論來源于書本,并及時更新國家的最新的規定,課程中所用的教學資料和背景設置盡可能運用企業真實的業務數據,以達到真實的工作業務的還原進行教學。(四)關注業務,不斷更新實踐教學組織的實施方式。按照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真實企業的背景下設置會計實訓的具體任務,崗位分配也要符合該企業實際情況,高度還原企業的背景,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會“出戲”,更多的進行分崗實訓,定期辦理工作交接,進行換崗,再從事另一個崗位的工作,以此類推,直到學生將所有崗位輪換一遍,增加崗位操作的實戰經驗,將理論盡可能多的與實際聯系起來,不斷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重點突出開放性、職業性和應用性,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五)加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實行方式動態化、評價主體多元化,主要體現為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負責人評價(小組所在的財務經理或者會計主管),教師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不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結果評價,增強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六)加強校企合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知識的學習過后,實踐方能出真知。為了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滿足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基本要求,必須要加強校企合作。第一,教師到企業參加實際工作,不斷積累實際的工作經驗,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第二,學??梢云刚垖I的會計人員的會計知識講座,給學生普及一線會計知識,讓學生對會計行業的最新發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豐富學生的崗位經驗,認識崗位特點,為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三,聘請專業的會計人員為課外教師,把會計工作的經驗從一線帶到課堂,不斷積累學生的經驗知識,再結合理論知識,提升課堂效率。在課程設置、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業務為任務導向,不斷完善教學體系,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技能,關注業務,并將業務融入到教學體系中,以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婷.淺析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模式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14(6).

[2]王則林.初級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改革的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5(6).

[3]張暉.會計專業教學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4]龔翔,施先旺主編.會計學原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9.2.

作者:蘇潔 單位:上海市奉賢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