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04-30 03:09:32
導語: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培養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和表現欲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創造新事物的內在動力。實踐表明,培養學生興趣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影響著他們成才勵志的方向。曾經觀摩過這樣一節美術課——《美麗的印紋》。這是小學一年級上冊的一堂課。教師首先用語文課中《雪地里的小畫家》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詩開篇,然后讓兩個學生也學著小動物們的樣子,穿著鞋子蘸上顏料在地上鋪著的白紙上行走,他們走過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美麗的印紋。頓時,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都想留下自己漂亮的印紋。于是老師趁機讓大家拿出課前收集的凹凸不平的東西,包括自己的手掌,蘸上顏料,在白紙上自由的敲印,學生們都沉浸在快樂的體驗中了。隨后,老師又引導學生將印紋添畫幾筆,變成一個個有形的東西,或者將色彩搭配一下,疏密安排一下,就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時,學生的思維又隨著老師的啟發轉動起來。然后老師給了學生三種選擇,一是在剪好形的彩色紙上印出美麗的印紋,讓它們變得更漂亮;二是在地上鋪著的白紙上印出小手印,小腳丫,留下童年的印記;三是在一條長龍身上印花紋,給它穿上美麗的衣服。于是,學生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躍在教室的每個空間里??吹揭粋€個忙碌的小身影,你不得不感嘆,你不得不叫好。誰說這不是一幅“活”的美麗的畫卷呢?在這節課中,教師一開始就將學生的認知過程引導到游戲活動中去,使學生的情緒進入高潮,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和表現欲。
二、拓展學生的繪畫創作途徑
1觀察比較法:小學中高段學生的觀察力比低段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經能自覺地、自主地觀察事物、分析異同。學生在繪畫中觀察比較自然和具體對象后,思維就有素材,接著以自身體驗進行創作就能水到渠成。2玩做結合法:學生天玩,根據他們這一心理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培養感性認識,實現自我表現的愿望十分重要。比如《畫熊貓》一課,讓學生先用二年級學過的撕紙拼貼做做玩玩,再畫下來?!断卵┝恕芬徽n可選擇一個下雪天,讓學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滾雪球、堆雪人……寓教于樂。在游戲之余,學生有了切身體驗,創作便得心應手、各具其態。3實物演示法:利用實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們明白完成任務的迫切性,聯系己有知識經驗進行想象。如上《畫一頂帽子》一課時,可以先出示幾頂漂亮的帽子,讓學生觀察外形、顏色等,然后戴到頭上讓學生用各種材料制作出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學生們在制作過程中不僅了解了帽子的結構,而且又發揮了想象力制作出雨傘帽、飛行帽等新品種。
三、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
“想象是創作的源泉”。世界上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拓展想象空間,在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創設一種"不協調",使學生在探索的樂趣中尋求知識,培養動手能力,發展智力。例如我在教學低年級美術課《幻想動物》時,開始我以龍來舉例。龍是由鹿、牛、蛇、鷹等組成的動物。并出示龍的圖片,學生分析圖片。他們的興趣被好奇感激發出來,我再引導他們創作學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頭、貓的身體等動物為例,可以由兩個或三個或更多的動物組合。接下來由學生創作,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工具制作或繪畫。學生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怪物,并為它們起了有趣的名字。
四、加強技法訓練
美術課對技法的要求很高,這是學生正確描繪制作對象,進行創作的基礎。技法訓練包含的內容較多,如:蠟筆水彩的造型、勾線、上色;泥塑課的揉搓粘畫;手工課的折紙、裁剪、粘貼,……因此,技法訓練既要扣緊每節課的重點,又要胸有全局,點面結合;既要著眼于全班同學,又要照顧個別成績突出或能力較弱的同學,因材施教;既要表揚鼓勵,又要具體輔導,幫助他們解決技術上的困難。
總之,美術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美術課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沒有固定的模式,關鍵在于教師不斷的積累工作經驗和探索創新。面對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美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所以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各種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聽、多想、多看、多做,促進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欣賞美、感受美、體驗美、創造美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本文作者:袁正工作單位:甘肅省通渭縣西關小學
- 上一篇:鋼結構建筑管理問題分析
- 下一篇:高校建筑管理信息設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