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境下的美術教學論文

時間:2022-03-07 09:29:14

導語:文化情境下的美術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情境下的美術教學論文

一、豐富教學情境,加深學生情感體驗

1.以兒歌創設情境。在上課之前,準備比較好聽的兒歌放給孩子們聽,使孩子們在心中不由自主的形成愉快的上課氣氛。也可以放一些有關課堂任務的歌曲,可以幫助孩子們提前聯想到課堂要練習的美術作業。2.以音樂創設情境。小學生都是特別喜歡音樂的,舒適的音樂可以讓學生在愉快、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技能,創作出不一般的繪畫作品。也可以讓學生根據音樂的節奏律動進行作畫,這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創新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奮勁。3.以表演創設情境。通過增加一些游戲表演手段讓學生們參與課程中,使學生在一起玩耍的同時,更深入的接觸到繪畫的魅力,刺激孩子們的學習動力。

二、對作品的文化情境深入剖析,加速學生吸收

每一副美術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創作出來的,并不孤立存在。藝術來源于生活,各種美術現象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在美術教學時,可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去戶外見識各種美術的存在。去欣賞建筑的特點與建設風格,對學生的感知能力進行不斷加強。而對于與歷史含量的作品,可讓學生了解作者創作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作品所代表的意義。所以,美術教學不能單獨停留在技能技巧的層面,而是要結合其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引導學生們學習,體會美術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整個社會的貢獻性,同時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的美術的熱愛。

三、大力培養學生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欣賞能力

目前,自主、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改變傳統靜止被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己的創新能力和欣賞能力。只有在課堂上發揮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才能體現美術教學的吸引力,才能充分發掘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及探究意識,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如:在進行課程教學中可分組進行討論,使同學們互相討論,共同探究。改變單一的接受式教學模式,注重課堂教學的體驗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大力使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學中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得到強烈的感官體驗,大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現代的教育技術的變革不僅包含對教育觀念的改革還有對教學模式的改革。隨著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傳統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使用多媒體把圖像、文字、聲音、信息、動畫為一體的教學技術彌補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充分利用課件,使學生接觸到直觀的課程內容,從多角度使用多媒體工具,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提倡小短文的寫作要求、發揮美術欣賞的功能

雖然美術課程以美術作畫、口頭語言為主,但是還要加強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從作品的各個方面進行探析,選取各自感興趣的、感受最深的層面進行文字描述,重點剖析自己的一些客觀分析和感性認知,并按時完成評述作業上交。寫作可以增加學生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通過對寫作作業的考核,可以讓老師對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思考是否認真有了判斷依據,減少了膚淺、隨意的不認真態度。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認真收集資料、認真思考、從多方面了解作品的內涵與深度,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完善美術意境教育的整體性。

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們都是知識描述和要求學生該怎樣完成課堂要求,壓制了學生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有時候教師的評論是具有絕對權威性,學生們即使不理解也不會說出來。因此,必須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使其學習以專業的眼光去欣賞和看待美術作品。增加討論,將學生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融入到課堂分享中,完善審美觀點的提升工作。小學美術教學模式必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圍繞教學意境的創設方案問題,形成相對系統化的課程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充滿積極性的課堂中,保持興趣的去學習。在最佳的狀態下吸收創造美術作品。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和信任自己的學生,給予其勇氣去創新。當學生在創新和探索路上遇到困難或瓶頸時給予及時的幫助或教導。教師要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學的知識能夠在實際中學以致用時,好好對待美術課程,努力學習并為之而付出更大的精

作者:仝亞楠單位: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