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現階段民族音樂的發展
時間:2022-10-27 03:56:03
導語:淺議現階段民族音樂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球化環境下,文化保護力不從心,網絡在構建流動空間和無限時間方面極易導致民族認同危機。因此,黨和國家高瞻遠矚,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突出強調文化強國作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來抓,以加強我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即音樂作為不同個體和群體創造的體現自身文化價值和文化特點的藝術形式,不能任由民族音樂文化持續削弱下去,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改變民族音樂發展窘境。
1.1“重技輕論”的教育思想
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密不可分。而我國當前音樂教育卻注重技能學習忽視音樂文化傳承,導致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知之甚少。近年來,國際音樂教育中引進多元文化視角成為重中之重,對于以“三個面向”的中國音樂教育而言,建設以多元文化價值觀特別是加強民族音樂為基礎的世界音樂課程就迫在眉睫。
1.2流行音樂的沖擊
近年來,流行音樂快速發展對我國被人誤解且日漸衰落的民族音樂影響深遠,民族音樂演奏會門可羅雀而歌星演唱會卻異?;鸨?,民族音樂文化缺失嚴重可想而知。因此,教育部為了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規定音樂課教學內容中民族音樂要占到20%。
2、我國民族音樂改革路徑
2.1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學習氛圍
民族音樂教育的良好氛圍營造離不開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學校普及民族音樂要從娃娃抓起,盡量選用民族音樂進行音樂教育;社會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渠道進行民族音樂傳播;家庭父母鼓勵孩子多聽民族音樂,通過民歌演唱、民樂演奏進行民族音樂學習。
2.2建立民族音樂長效推廣機制
首先,千方百計推動公益性演出;其次,借助新媒體建立起專門數字化的民間音樂數據庫;最后重視市場營銷和立體宣傳。
2.3加大政府對民族音樂的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要大力扶持民族音樂,為其發展創造更多機會。其次,政府建立原生態音樂保護機制,并成立文化生態保護區。最后,舉辦民族音樂比賽,重視優秀原生態民歌歌手和知名民間藝人,為其創造良好音樂創作條件。
3、結論
民族音樂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反映,它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作為音樂文化的傳播者,我們要在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與創新民族音樂。在良好的社會背景下保持民族風格、技巧方法和時代精神三位一體,加強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以便形成特有藝術風格,普及民族音樂,加快民族音樂發展。
本文作者:成征工作單位: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
- 上一篇:淺談民族音樂的現代意識
- 下一篇:淺議民族音樂學的發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