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研究型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11-11 11:11:21

導語:民族音樂研究型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研究型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大多數學校都傾向于培養創作型、應用型、表演型的專業人才,但是,對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卻只有少數音樂學院將其作為主要的培養方向和目的。就民族音樂學的研究而言,我國起步較為晚,尚處于年輕學科,因此,使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也成了很多民族音樂學學者思考的問題。本文就研究型教學模式在民族音樂學課程中的實踐作出了分析和探討,以期能夠對現階段的相關教學工作提供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研究型教學模式;民族音樂學;實踐分析

在這個知識和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下,各高校音樂學課程的單一教學模式已不再符合當今高校教育環境,也跟不上現代社會的發展了,只有培養研究型人才才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對于民族音樂學課程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運用研究型教學模式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拓展教學廣度、延伸教學深度,進而更好地領悟到民族音樂學的相關知識。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可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探究型的思維習慣,訓練學生的思辯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鍛煉,可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人。就我國目前的教育情況來說,對民族音樂學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只在較少的幾個高校實行著,且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本文就研究型教學模式在民族音樂學課程中的應用作出了以下的分析,以期對民族音樂學教學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更好的改革,使其走上更加專業化的、科學的教學道路。

一、研究型教學模式

在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學家洪堡曾提出:“大學教學必須與科研結合起來,反對傳統大學將傳授知識作為主要職能做法”,在該理論的指導下,二十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提出了“發現學習”這一全新的理念,而這也就是研究型教學模式的來源。研究型教學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這符合我國高校教育的發展,更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2005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就曾在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宣布,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創新型國家。為此,我國在新課改的課程中也明確提出了“將科學探究作為主體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不斷地對研究型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應用”。這就是為了開展創新型的教育,讓學生在學校就能參與科學創新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研究型教學模式并沒有固定的一種學習模式,它提倡學生采用多元化的學習模式進行學習,進而產生有效且積極的學習效果,在進行研究型教學的過程中,其重點就是使學生積累和掌握相關知識,鼓勵和指導其創造能力,使其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偠灾?,研究型教學模式主要就是為了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二、我國民族音樂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民族音樂學的教學教育起步較晚,教學較為困難

在我國各地方院校中,民族音樂學的相關教學工作起步較晚,且起步時期的教學也較為滯后,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學生的民族音樂學基礎不扎實等情況,也正因為學生對民族音樂學課程的了解太少,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知如何是好,再加上民族音樂學是一門集民族學、社會學、語言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為一體的課程,這也在一定程度了加大了學生學習民族音樂學課程的難度。

2、缺少民族音樂學課程的教師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相關教師的短缺也是當今不容忽視的問題。民族音樂學作為一門年輕學科,起步較晚,這種“年輕”和“起步晚”使得相關的專業人才較稀少,導致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會出現師資的匱乏而影響課程的現象,進而影響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三、研究型教學模式在民族音樂學課程中的實踐應用措施

1、把握研究型教學模式的重點

民族音樂學研究重在揭示音樂與其共生環境的關系,即將研究對象置于特定的自然、歷史、社會、文化語境中,對其進行觀照,闡釋音樂在整個文化體系中的作用和意義,揭示其文化本質。在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民族音樂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做到將“研究”二字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通過對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探索,掌握這種教學模式的重點,將其更好地運用到民族音樂學的教學課程中,開展全新的教學模式。

2、創新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

在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時,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手段進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學課程的興趣,使課程更好地實施下去。研究型教學模式的應用,重點在“研究”二字,在民族音樂學相關課程的學習中,應將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研究”貫徹始終,使學生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具有批判主義精神,對當今的學術思潮進行理性思考和獨立分析能力,對學術界的相關成果、論著進行解讀和探討,共同討論,以這種創新的教學內容和手段培養學生,而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3、轉變教學思想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若出現錯誤或偏差,這種觀念上的錯誤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目標的不明確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不可對本宣科,或者是將前人的研究成果拿到自己的教學上卻不對其進行說明,不可禁錮學生的學術思維,這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想和理念,要知道民族音樂學的教學不能單純地流于表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在民族音樂學的課程中,不僅能夠有效地培學生對民族音樂學這門學科的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開拓學生的探索精神,鍛煉其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從而通過研究型教學模式,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民族音樂學學子,為我國民族音樂學學科培養后續力量,因此,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展、教學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吳云 單位:中國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籍建東.研究型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J].職教論壇,2011,05:43-45.

[2]沈鏑.研究型教學模式在音樂理論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音樂時空,2014,16:145.

[3]許濤.民族民間音樂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J].音樂時空,2014,2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