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探討
時間:2022-09-22 03:24:33
導語: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逐步深入,對高校的音樂教學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诖?,衡水學院也在此背景下進行了民族音樂教學資源的優勢挖掘和共享探索,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民族音樂教學的水平,也使教學開展效果更加顯著。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衡水學院的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京津冀;共享;衡水學院;民族音樂;教學
一、加大衡水學院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
首先,可以為學生搭建跨校的民族音樂選修課程。我們知道,民族音樂課程的內涵和屬性與其他課程有明顯不同,不僅重視民族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注重民族音樂的實用性,為民族音樂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衡水學院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展現了民族音樂多元的風格,借助民間音樂選修課多樣化的形式,使學生對民間的歌曲、舞蹈、器樂等藝術形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民族音樂文化精髓。所以,民族音樂選修課程的融合,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拓展他們的知識面,不斷加強民族音樂教學資源的融合,達到資源共享,使學生從中吸取知識,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和綜合素質。其次,可以通過教師資源共享來加強民族音樂課程的構建工作。對于學校教學來說,師資的力量決定了民族音樂教學的開展效果,更決定了民族音樂教學的效果,所以進行優質教師資源共享,可以進一步提升衡水學院民族音樂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不同專業的音樂教師,對于民族音樂課程的理解程度不一,在民族音樂教學開展實踐中也會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因而將他們進行資源的整合,不僅可以豐富民族音樂教學課堂,也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民族音樂教學效果。所以對教師資源優勢進行整合,可以不斷改善教學體制,通過強強聯手來完善民族音樂教學體系,使衡水學院的民族音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保留精華內容,展現衡水學校民族音樂教學課程的特色。最后,可以通過開展講座來分享優秀的民族音樂課程資源。講座是一項面向全體的活動,通過公共教學平臺來展現和傳遞民族音樂的精髓和內涵。顯然,對于高校來說,民族音樂教學講座是非常有必要開展的,不僅擴大了教學場地,而且也可以通過直觀認識加強學生對民族音樂資源的認識,夯實了學生的民間音樂基礎。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的發展動態和新領域。這樣一來,衡水學院的民族音樂課程能夠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高度融合,為社會培養和輸出更多優秀的民族音樂專業人才。學校、教師、學生都要積極進行民族音樂資源的共享,創造機會、搭建平臺,不斷更新共享意識,加強共享行為,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與衡水學院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的進程。
二、加強衡水學院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的實踐
首先,可以通過聘請民間音樂專家和藝人參與本校民族音樂教學課程實踐,來進一步拓展資源共享。事實上,對于高校來說,能夠積極加強民族音樂的交流活動,通過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互動來提升民族音樂課程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有先進理念的民族音樂人才。所以,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我們必須能夠正視和面對現在民族音樂教學資源共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課堂必須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與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相結合,從國內外優秀的、成功的教學理念中總結適合于本校的民族音樂教學模式,才能在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中保持民族音樂教學資源的特色。現今,優秀的民間音樂教學方式層出不窮,也為我們分享了很多優秀的教學資源,所以讓民間音樂專家和藝人走進課堂,走上講臺,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民族音樂教學模式,而且也使學生能夠開闊眼界,能夠更加真實感受到民間音樂的魅力,使衡水學院的民族音樂課程教學效果更為突出。其次,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實踐,來不斷加強民族音樂課程的融合。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大量的音樂教學實踐才能檢驗其學習效果。學生的民族音樂理論知識雖然重要,但是也需要一定的音樂實踐來強化民族音樂素養,所以,對于教學工作者來說,我們應該拓展共享渠道,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平臺,借助音樂會、匯報演出、采風等各種活動來推進學生的實踐工作。
總的來說,高校音樂教學資源共享可以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步伐,對于民族音樂的改革和創新來說,也同樣至關重要。所以,衡水學院也應該以此為契機,加強民族音樂教學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通過創新的教學手段來展現京津冀一體化文化協同發展對高校民族音樂教學產生的積極價值和影響。
作者:馬婕 單位:衡水學院
- 上一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效性分析
- 下一篇: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