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改革研究
時間:2022-12-24 09:45:11
導語:民族音樂文化與音樂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族音樂是高校音樂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具體的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不僅有助于提高高校音樂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可以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礎上,介紹了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高校;音樂教育;改革
高校的大學生大多來自五湖四海,其往往保持著家鄉特有的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以及各種風俗習慣,因此,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場所。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和繼承。大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面對各種新鮮事物時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接受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高校傳播民族音樂文化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民族音樂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還可以使其不斷地吸收其中豐富的營養,培養出更多的優秀音樂人才。
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
(一)能夠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在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有機融入民族音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這能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還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以及學術視野,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將多元性、差異化的民族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可以使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樣化的選擇機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民族音樂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充分展示了我國各民族的祖先在歷史長河中所凝結的音樂藝術成果,因此,學習和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對于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高校的大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接納能力,而且正在處于三觀的形成過程中,讓學生接觸和學習各種優秀的民族文化,對于塑造學生正確的文化觀念和民族觀念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有機融入民族音樂文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知識水平,豐富其音樂知識體系,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音樂觀和文化觀,使其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
(三)有助于學生的情感塑造
每一個民族音樂文化的形成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其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體現了詞語與音符兩者的相互交融,另一方面還承載了非常豐富的情感。在高校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塑造豐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和體驗各民族的豐富情感,體驗民風的淳樸。這對于學生的綜合情感體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在高校音樂教育改革中,借鑒民族音樂文化,深挖其中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底蘊,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學習民族音樂文化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體會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特點以及其中包含的高尚的情感和精神,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認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較高的民族文化自豪感,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基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音樂教育改革路徑
(一)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為了更好地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更深入地認識民族音樂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高校必須要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要不斷地開展民族音樂文化的宣傳活動。首先,高校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辯證看待中西音樂文化,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樹立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心;其次,高校要著力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民族音樂文化學習平臺和空間,使學生能夠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具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最后,高??梢耘e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比如,可以組織以民族音樂文化為主題的音樂文化節,通過音樂比賽、匯報演出等形式宣傳民族音樂文化,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民族音樂文化,并且激發學生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做好民族音樂教材建設工作
民族音樂文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現代民族音樂,另一方面則是傳統民族音樂。在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時候,高校必須要重視民族音樂教材的建設工作,加大校本教材編寫力度,其不僅要包含我國各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同時還要具有濃厚的地域性特點。在編寫教材的時候,高校要注意,教材選擇的曲目要具有優美動聽以及積極向上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工作[2]??偠灾?,高校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全國統一編撰的民族音樂教材,另一方面也要與當地的民族音樂文化特點相結合,有針對性地編寫相應的鄉土音樂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對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學習當地的民族鄉土音樂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懷,使其在學習民族音樂文化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美好情感。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一個音樂曲目可以由多種民族音樂器材演奏,比如二胡、揚琴、琵琶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深刻體驗民族音樂文化。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為了保證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效果,在高校的音樂教育工作中,必須要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學科的教學工作應用了越來越多的新技術和新方法,這時候如果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民族音樂教學,很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3]。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慕課、微課等一系列方式開展民族音樂文化教學活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突出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重點,充分體現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特色,科學合理地規劃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內容,并且要注意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工作。其次,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其敢于發表自己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見解,而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糾正,讓學生在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形成先進的音樂思想。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四)豐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模式
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包含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其中不僅有我國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來的各種人文風情,而且具有非常鮮明的音樂特色和音樂形式,充分體現了開放性和多元性的特點。為了更好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高校在音樂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民族音樂文化的吸引力,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大力創新,有機結合民族音樂文化與多種音樂風格,吸取其他國家音樂文化的精華,從而豐富和完善民族音樂文化。目前,我國很多音樂人已經在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們將說唱音樂、流行音樂等各種形式與民族音樂文化有機結合,創作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深受廣大青年人的喜愛。高校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借鑒這些先進的經驗,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創新發展,從而充分體現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4]。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保留民族音樂文化的內在精神,這樣才能避免主次顛倒。
(五)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師資力量
高校必須要重視加強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師資力量建設,只有具備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專業、質量更高的音樂教學服務。首先,高校要提高民族音樂專業的教師數量,一方面要積極地引進具有較高知識水平、操作技能的民族音樂專業人士,另一方面要不斷加強對本校音樂教師的培訓和再教育,鼓勵本校音樂教師參與校外進修,學習各種先進的民族音樂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教師的民族音樂文化教學水平。其次,高校要多組織本校音樂教師參與民族音樂文化的交流活動,通過與其他高校的交流協作,提高其教學水平,從而建立更加完善的民族音樂文化教學隊伍。
三、結語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是傳播各種主流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為了發揮文化傳播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必須要充分重視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工作,同時還要將音樂教育工作和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有機結合起來。對此,高校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發揮自身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功能,深入推進音樂教育改革,有機融入民族音樂文化,創新民族音樂文化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培養更多優秀的民族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卉雨,肖雄.少數民族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17,(01):50.
[2]李巧偉,張天慧.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視角下的高校音樂教育[J].藝術科技,2015,28(03):12.
[3]李德方.淺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創新[J].藝術評鑒,2020,(10):92-93+96.
[4]張藝博.論高校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J].明日風尚,2018,(22):115+118.
[5]劉瀟.音樂教育及其審美能力培養[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21.
作者:查曉樂 單位:臨沂大學費縣校區
- 上一篇:供電企業外包工程安全文化建設研究
- 下一篇:計算機機房網絡建設安全及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