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化品德教育探究
時間:2022-11-09 08:55:04
導語:游戲化品德教育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游戲成為學習和教育領域翹楚的時候,反觀游戲的品德課堂,如何將游戲運用到品德課堂,鼓勵行為、促進學習并解決問題?游戲化的品德課堂帶給我們的除了消遣、快樂和競爭外,給予品德教育的還有很多。
關鍵詞:游戲化;品德教育;幸福
《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是啊,品德教育需要生活,可四十分鐘的品德課堂卻無法做到將真實的生活完整地呈現。此時,游戲作為生活的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了品德課堂里。眾多的游戲理論向我們證實,游戲與生活密切相連。于是,我們讓游戲成為了學習和教育領域的翹楚。讓兒童置身于真實的學習環境;我們打破了沉悶的授課風格,用游戲拯救被項目符號狂轟濫炸的學生們。專家學者們懷揣著美好的期望,試圖用游戲解決所有學習上的問題。反觀游戲的品德課堂,逢學必用的游戲并非靈丹妙藥,因此,運用于品德課堂的游戲該如何認識,怎樣運用,成了品德教育人思考的問題。在《游戲,讓學習成癮》一書中卡爾M.卡普做出過這樣的定義:“采用游戲機制、美學和游戲思維來吸引他人、鼓勵行為、促進學習并解決問題?!彼堰@稱之為“游戲化”。細細思琢,“游戲化”是站在了更高的角度來看待“游戲”,“游戲化”是真正附著生活的“游戲”,“游戲化”是將品德教育推向更深處的“游戲”。
一、游戲化不僅僅是消遣
哲學家伯納德•蘇茨曾說:“游戲,讓我們在無事可做時有事可做。所以,我們才把游戲當做‘消遣’,視為填補生活空隙的調劑,但它們遠比這些重要得多?!眻探烫K教版一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校規范我知道》一課時,教者與學生開展了這樣的游戲。擊鼓傳花的游戲開始了,當花傳到了誰的手上,就請那個小朋友到老師這里來選題,看看你將要表演關于學校常規要求的哪項內容,當然也可以邀請另一個小朋友做助手,配合表演。其他的小朋友來猜猜他們表演的是哪條學校規范??此铺子昧恕皳艄膫骰ā薄澳阊菸也隆钡挠螒蛐问剑P照著課堂里的每一個孩子。課堂中的你我,不再是獨立的個體,更多的是參與課堂的聯合體?!妒澜缟献钚腋5牡胤健芬粫髡甙@锟?#8226;韋納,調查了全世界的幸福發展趨勢。他的研究確認:“我們的幸福完全和其他人交織在一起:家人、朋友、鄰居……幸福既不是名詞,也不是動詞,而是一個連詞,是結締組織?!贝丝蹋覀兛梢钥隙ǖ卣f,游戲化的品德課堂,讓我們的兒童感受到幸福。玩游戲充分激活了與快樂相關的所有神經系統和生理系統———我們的注意力系統、激勵中心、動機系統以及情緒和記憶中心。那么,我們相信,游戲化的品德課堂,已經讓兒童全情投入,真正參與到了品德教育的過程中。
二、游戲化不僅僅是快樂
眾多研究顯示,游戲可以激活大腦中的多巴胺系統———快樂中樞。而神經科學家還發現,大腦對游戲的反應和在探索研究過程中的反應有驚人的相似。教蘇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11課《講文明懂禮貌》時,請小朋友分別扮演故事里的角色“熊小弟”“熊爸爸”“熊媽媽”“大象老師”等,當學生戴著頭飾,重溫熊小弟的故事后,一番采訪讓兒童的內心掀起了不少的波瀾。在研究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個體品德發展一般包括道德認識的發展、道德情感的發展、道德意志的發展和道德行為的發展。鑒于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其腦中原有的認知結構不但數量頗少,質量也頗為簡單,若想對許多抽象的道德概念產生“真知”,依照學習理論的有關原理,就必須先通過活動讓其產生相應的體驗,在此基礎上他們才可能會慢慢掌握相應的抽象概念。一個簡單得如同過家家的小游戲,讓兒童在角色扮演中知其所以然。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已經得到了發展,那教師所希望培養的道德行為還會遠嗎?
三、游戲化不僅僅是競爭
長期以來,傳統學業競爭中“超越別人就是勝利”的成就模式,驅使著學生擴大游戲中的競爭,希望通過在游戲中比別人做得更好來證明自己的能力。運用于品德課堂的“競爭”小游戲,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闖關。執教《爭做“微笑”小天使》一課時,我將這樣的闖關游戲運用于品德課堂:就讓我們一起爭做微笑小天使。同學們既是闖關者,也是裁判者,認真傾聽,評判選手是否過關。所獲得的獎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獲得獎章最多的小組就是本次游戲的贏家。(1)第一關如果你是小明,當你早晨看見了媽媽,你會怎么做?遇到了奶奶,你會怎么做?來到學校門口,看到導護的老師,看到禮儀崗哨的大哥哥大姐姐,你會怎么做呢?(2)第二關也許,你會出現以下的情況:①這個單元的語文考試考砸了。②把同學的鋼筆弄壞了。③美術課上,衣服被同學弄上了最難洗的黑墨汁。④上課時開小差,被老師批評了。你們打算怎么辦,再次微笑起來?不要小瞧了這個闖關游戲,它給了我們更明確的任務,游戲的本質是實驗。它讓兒童集體嘗試著若干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其強大的獎勵功能開拓了更多生活行為的可能性。亞里士多德曾說:“良好的道德并不來自認識而是來自行動?!敝袊鴤鹘y文化中向來有之的愛德傳統,一向強調“美德在踐履”。因此,品德課堂教學既要著眼于道德智慧培育的認知系統,更要著力于情感態度引導的動力系統,形成動力型課堂,切實讓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美學家谷魯斯曾這樣說過:“游戲不是沒有目的的活動,游戲并非與實際生活沒有關聯。游戲是為了將來面臨生活的一種準備活動?!庇螒蛑械膬和?,面對的不僅是游戲,更是面向了他們的未來生活。游戲化的品德課堂,學生模擬操作,不僅集體闖關,更觀摩他人沖撞關卡。不僅在模擬的生活中自我學習,更在他人的生活中學會反思。游戲中,兒童已經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微笑著面對自己及生活中的人與事。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游戲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在集體活動中,嚴肅、負責和認真的游戲,應當占最重要的地位。通過正當的游戲,可以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健康的體魄、愉快的情緒?!?/p>
作者:朱帥 單位:南通市虹橋第二小學
參考文獻:
[1](美)簡•麥格尼格爾.游戲改變世界———游戲化如何讓現實變得更美好[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29,85.
[2](美)凱文•韋巴赫,丹•亨特.游戲化思維———改變未來商業的新力量[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1.
[3]汪鳳炎等.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論探索與應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12,62,122.
[4]成尚榮.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0年版)案例式解讀———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2.
- 上一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探討
- 下一篇:小學生作文教學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