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實訓模式構建

時間:2022-11-23 05:34:18

導語:高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實訓模式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實訓模式構建

摘要:思想品德教育一直都是整個教育環節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著育人為本的教育方針以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目標,思想品德教育受到社會的廣泛看中。高職院校作為培養社會高等人才的場所,思想品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進行理論教育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兩者相結合,才能夠真正發揮思想品德課在整個教育環節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從如何構建實訓模式,包括當下實訓教學的現狀、以及構建實訓模式的思路還有其實際意義,對其進行了分析。結合自身的情況,構建出最適合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模式。

關鍵詞:思政教育;高職院校;實訓模式

一當下高職院校思想品德實訓教學現狀

(一)高職院校對于思想品德實訓不夠重視

就當前現狀而言,依舊有相當一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思想品德實訓教學存在不重視的情況。只是片面的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導致整體重視度不夠高,甚至存在占用思政課的情況。當理論課都達不到標準的時候,就更不用說實踐的教學了。學校的整體資源分配不均,導致思政課根本無法展開系統整體的教學,使得學生沒有得到足夠的思政教育,在這一方面有所缺失,但是卻無法彌補。而且教學模式老舊,基本就是沿襲應試教育的模式,將本應該充滿思想碰撞的課堂變成了一場空洞無聊的宣講。

(二)對思想品德實踐教學理解存在一定的誤區

有一部分的高職院校對于思想品德教學的認知,依舊是老舊的,并且是存在一定偏差的。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錯誤的以為思想品德理論課的教學就是向學生灌輸書本上面的理論,老師說,學生記即可。卻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這個問題,并且完全無視了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聯系,導致整個教學變得異常的空洞無聊。第二,無法理解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認為實踐教學就是簡單的布置任務,學生進行課外實踐,而課內,只需要進行理論的灌輸,導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全脫節,課堂效率低下。

(三)思想品德教育實訓課的教學效果不佳

高職院校的思想教育實訓課由于經驗或者教學資源的缺失,導致教學效果不佳,久而久之,也就讓大家形成了這門課沒有什么作用的想法。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門課程,應該遵守高等職業教育得到規律,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教學模式陳舊,無法跟上當前社會潮流。當前信息社會,學生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之大,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是需要不斷的進行知識層面的更新,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課堂內容才不會無聊,才能夠吸引學生。第二,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跟實際社會的關聯性,導致學生容易對其產生厭煩。

二優化思想品德教育實訓模式的構建思路

(一)正確學習思想品德實訓課的理論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論在何種教育中,都必須以實踐為基礎,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對知識進行升華與挖掘,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同時也只有從實踐中才能培養當代社會所需要的技術綜合型人才。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論知識無法提升學生思維深度,發展學習興趣。所以,高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應該緊貼這一目標,將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結合。在實踐之中印證理論說法,讓學生能夠親身參與進來,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二)思想品德實踐課教學的方法

實踐課不僅僅只是老師布置,學生課外去進行實踐,而是分為多種的實踐方式。第一,課堂實踐。這種實踐方式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隨時掌控情況,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進行調整,達到實踐的目的。但是也要注意,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主要目標。第二,校內實踐。這種實踐方式靈活度比較高,可以實地結合高職院校本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比如設計某比賽等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實踐目的。第三是社會實踐教學。也是大多數布置下去的實踐活動,但是要注意,提出來的問題或者情況,不能夠脫離實際,要能夠實現的,這樣才能夠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三)布置對于思想品德課教師的考核機制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教師的引導和監督對于學生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是極其重要的。而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日??己伺c期末考試來監督,以此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教師的自身知識與工作同樣需要監督,學校中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評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確保教學效率的一大手段。

1.建立考評小組。為了更好的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進步與共同監督,學??梢酝ㄟ^建立考評小組來強化教師考核。建立思想品德課教師考評小組,可以充分發揮團體的凝聚與共同進步的優良特點。通過這么一個小集體,互相幫助的過程,彼此競爭彼此提高,建立完整的考評制度,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

2.考評內容科學化。教育真正價值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論是知識還是精神都應該得到鍛煉,而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綜合能力的考量也是必不可缺的關鍵環節。教學成果固然是考評的一大重點,但卻不應該是考核的全部標準。在進行教師考核時,學校應當是以教師的教學成果為基礎,通過往常成績的對比與進步,針對教師進行結果的評測。而與此同時,考核還要考慮男教師自身思想與責任感以及與學生之間的相處關系等方面做出出綜合評測。

3.師生結合,共同考評。思想品德課最終的受體還是學生,所以考評也不能夠脫離學生,而是應該緊密與學生結合在一起。教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學生也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彼此的不足以及長處,進行彌補與發展。在整個過程之中,保證完全的公平公正,如實反應教學情況。

三構建高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實訓模式的實際意義

思想品德教育作為學生成長路上重要的一環,是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所有學生能夠成為全面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整個實訓過程中,都是為了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讓學生不僅技能過硬,并且能夠正確的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社會的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以及綜合思考能力

社會不斷在發展,想要較好的融入這個社會,除了需要過硬的能力之外,更加需要敏銳的洞察力與思考能力。通過思想品德教育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判斷社會發展趨勢的能力,并且能夠有一定的綜合思考能力,這對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的生存,是有不可估量的優勢的。他讓能夠獨立的面對社會難題,以科學發展觀看待問題,理性面對社會問題,最終形成獨立自主的綜合思考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競爭精神

在當今社會合作與競爭永遠是最主流的話題。如何精誠合作,以及如何良心競爭,一直也是思想品德教育之中的一大難題。通過實訓課,以及平時進行的一些小實踐,培養學生合作的能力以及對競爭的正確認識,這對于未來學生進入社會將會有不可估量的好處。同時也教導學生利用辯證法去看待事物,通過實踐幫助學生們養成獨立自主、理性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多創新型復合人才的需求愈發強烈,而學生作為即將融入社會的新生力量,需要一定的創新發展能力,才能夠嶄露頭角。在平常的實訓課程之中,教師可以著重培養這一方面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得到鍛煉。讓學生在平時的實訓課了解到,需要他們掌握的不僅僅是書本上面的理論,而是他們在這些理論之上發展出來的新的思維,并且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想品德教育實訓課程在高職院校的整個教學環節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互相結合,能夠讓教學效率大大提升。因此,構建一個合理的實訓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學校也應該調整好教學資源,不能因為技術課程的緊張,放棄思想品德課程的進行,耽誤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是應該重視德育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起著的重要作用。同時我們應該集合自身情況,構建出最適合的實訓模式,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之中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常務副院長劉復國.創建高職院校辦學特色的探討[N].光明日報,2004-04-08.

[2]馬奇柯.試論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理論依據[J].湖北社會科學,2003(04):81-83.

[3]葉莉英.高職院?!八颊n”實踐教學意義及實施[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09):180-181.

[4]常蕾.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創新研究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04):51.

作者:唐南黎 單位:海南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