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外語實踐教學服務建設研究
時間:2022-07-03 03:29:15
導語:高職外語實踐教學服務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給我國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給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新目標。通過分析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應從提升旅游英語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完善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培養機制、搭建境外實踐教學平臺幾個方面著手,培養適合新形勢下符合時展,適應國際旅游市場需求的復合型技能人才。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高職教育;旅游英語專業;實踐教學
“一帶一路”是開放包容的經濟合作倡議,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耙粠б宦贰背h是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訪問哈薩克斯坦與印度尼西亞時先后提出,旨在秉持開放的區域合作精神,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目的就是要提升中國和沿線國家包括旅游產業在內的各方面經濟高速增長。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在2015年3月聯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1]也明確提出了“加強旅游合作”、打造“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的新舉措。在“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愿景與行動》提出的背景下,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也給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指明了新目標。《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中也明確指出,各級政府、企業和職業院校要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由此可見,實踐教學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
一、“一帶一路”
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實踐教學對高職旅游英語專業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實踐教學可將理論知識融入工作實際,也是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技能的橋梁[3]。
(一)推動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培養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多數都處于經濟發展的上升期,各國都非常重視旅游合作與區域發展,對旅游英語人才的需求數量勢必會增加,這對于國內高校旅游英語專業來說,應該注重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耙粠б宦贰毖鼐€經過國家眾多,各國文化不同,語言差異較大,想要跨境旅游與合作發展,急需了解不同文化及會說不同國家語言的旅游人才(或者會說世界通用語言英語這樣的旅游人才),所以,要想培育出創新應用型人才就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實踐教學。旅游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非常關鍵,只有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注重對理論知識運用,方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職業教育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職院校在旅游英語實踐教學過程中,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耙粠б宦贰背h下各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必然需要語言作為溝通橋梁,所以能夠嫻熟駕馭英語語言,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客源國概況的專業人才是各個企業搶奪的寶貴資源。各高職院校要緊抓機遇,跟隨國際市場需求,完善品牌專業辦學特色,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語言人才的培養。在旅游英語教學模式中多融入實踐式教學,給學生提供語言練習平臺,通過教師日常教學設計實踐情景內容的操練,學生就能夠強化旅游英語實踐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一帶一路”跨國間暢通有效的交流,使他們成為有效連接不同經濟體的橋梁和紐帶,實現“一帶一路”各個成員國之間開放共享和發展。
(三)推動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旅客人數日益增多,人群類型多種多樣,這也就意味著對高職旅游英語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要求增高。在這種情況下,高職英語教師也需要加強教學能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傳統高職旅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一般采用課堂講授的方法進行授課,也就是說教師用板書等進行詞匯及語法知識講解,學生采取上課做筆記和課后練習等方式掌握所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較為老舊,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自然無法提高。而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學生綜合英語水平要求的提升,也促使高職英語教師及時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可以采用慕課、情境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模式等,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當中,配合“一帶一路”旅游行業的發展。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優質“雙師型”旅游英語教師缺少
當前,高職旅游英語專業的教師大多都是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畢業,他們的英語理論基礎固然扎實,但多數都沒有旅游行業從業經驗,也未在旅行社進行過實踐鍛煉,所以很多旅游英語教師都稱不上是“雙師型”教師。他們缺乏旅游市場豐富的行業經驗,對于指導好學生的旅游英語實踐教學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現階段高職旅游英語專業在聘請外籍有相關行業經驗的教師并不多,投入也不大;學校內部授課老師國際化知識面又很泛泛,在知識結構和國際化教學理念上滯后。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他們對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民俗等方面了解的不多,此種條件下培養出的旅游英語學生難以適應“一帶一路”國際旅游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標準[4]。
(二)課程設置缺少實用性和實踐性
現階段,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具有了仿真模擬教學環境,但是對于旅游英語實踐性教學環境的設施投入卻很少。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實踐教學環節不可缺少。高質量的實踐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語用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國內大多數高職院校缺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生在頂崗實習和就業實習環節達不到預期效果。課程設置上,對學生的考核方式僅是筆試和口語兩種方式,用此種方式考核學生對學生做出的評價太單一片面,缺乏對學生學習和實踐過程的一個全方位考核。而且,傳統的筆試和口語考核重在基礎知識層面,無法考核到學生的實踐應用知識面,這就使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失去了教學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缺乏,學生自身得不到全面發展。
(三)旅游英語實踐教學觀念落后
當前,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多數都是在本校實訓室完成,少有院校會安排學生到校企合作單位頂崗實習。國內的高職院校出于對學生的安全考慮,相對保守些,幾乎很少甚至沒有到國外實習或者實踐的機會。零星有個別院校派少量學生到國外接受實踐教學鍛煉,如大連職業院校旅游管理系每年有少部分學生會到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去實習鍛煉,但把學生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實踐教學實習實訓鍛煉的院校幾乎沒有,這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際社會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5]。另外,當前高職旅游英語專業一般只強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而忽略了學生的雙語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所具備的旅游資源豐富,語言種類多,要想提升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需要進行小語種教學,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雙語交流能力。但從實際情況看,部分高職旅游英語專業忽視了小語種教學,高職學生的雙語交流能力低下,無法順應“一帶一路”的發展[6]。部分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教師也忽略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中有幾百個不同的民族,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不盡相同,為實現相互交流的便捷,需要學生熟悉更多民族的風俗習慣。但是部分學校不重視國際民族文化習慣的教學,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較低,不能很好地開展跨文化交流。
(四)缺少境外實踐性教學環境
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旅游英語人才培養方面都已經建立了校內校外實訓實踐基地,國內高職院校建設高仿真模擬實訓室的不多,很大一部分教學設備及配套資源都是陳舊的,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國際旅游企業的舞臺。作為“交換生”,學生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體驗境外實踐教學環境的,更是屈指可數。課堂上缺少實踐性的操作,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活力就不足。課堂教學大多以“填鴨式”的教學為主,缺少互動,只有少數高職院校外語課堂會編排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情景劇、故事片、課本劇。針對教學內容創建課堂境外生活場景是非常必要的。這就需要授課教師針對每次的授課內容編排好情境性的授課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項目式的實踐操作,久而久之語言環境有了,學生學習興趣也提高了。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的路徑
(一)全面提升旅游英語教師“雙師型”實踐教學能力
首先,高職院校可引進有相關國際旅游企業從業經驗的外籍教師,或者是懂旅游英語行業的專家作為學生實踐教學的導師,也可選派職業院校的優質教師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進修鍛煉學習,學習發達國家旅游從業經驗。只有教師自身旅游英語職業素養提升,才能帶來良好的教育教學水平[7]。此外,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方法也應與國際接軌,應與先進國際理念和標準同步。培養“雙師型”旅游英語教師,可從教師應用技能和實踐技能兩方面著手:一是要鼓勵教師到旅游企業掛職鍛煉,接受專業培訓,考取行業資格證書;二是要通過培訓讓專業教師在學歷層次上有所提高,在增強理論知識的同時又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對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旅游英語專業的教學質量,為學生適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游企業相關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二)完善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要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培養出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要符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用人標準。由此可見,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設置要以崗位職業能力人才培養為核心,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再局限于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以及精通英語的應用型人才。在課程體系設置中應該融入國際旅游法規、國際旅游知識,以及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關于政治、經濟、文化、風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內容的客源國概況知識。此外,要讓學生在精通英語的同時,至少要掌握一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學生自身也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高職院校要保證培養出的人才要適應時展的需要,其人才培養目標就要與課程設置體系相匹配[8]。所以,在“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下,課程設置跟授課內容要做相應調整。旅游英語專業除了開設旅游專業基礎課程與實踐課程之外,還應增設“一帶一路”沿線國際第二外語課、國際客源國概況、國際旅游文化等課程。
(三)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合作建立聯合培養機制
現階段,國內高職旅游英語專業都是以本校培養為主,少數院校跟國內有與其他院校聯合培養的先例,與境外兄弟院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的幾乎沒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推進,以及在“一帶一路”多邊合作的倡議下,不利于國內外高校之間的交流溝通以及資源共享。由此可見,國內外兄弟院校之間建立人才培養聯合機制,進行多邊國際交流和合作,頒發雙邊或多邊聯合培養文憑,可以優勢互補,既有利于資源整合,也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為學生的就業也能夠創造更多有利機會。比如,國內高職院校旅游英語專業學生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院校聯合培養,畢業時獲取由雙方院校同簽發的學術認證證書,目的在于培養國際化、復合型旅游企業行業精英[9]。這樣的聯合培養出的人才能夠很好適應“一帶一路”國際旅游市場的需要。
(四)通過校企合作,搭建境外實踐教學平臺
在2015年召開的全國“一帶一路”與職業教育研討會上,參加會議的企業代表表示,“一帶一路”服務的技能型人才缺口數量較大,希望能夠通過“訂單式”培養,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養企業所需的高素質英語人才[10]。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相關涉外企業可以與高職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關系。一方面,高職院??梢猿浞掷闷髽I中的優質資源,強化學生的語用實踐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與沿線國家旅游企業進行校企合作,為國內學生搭建一個互動交流的境外實踐鍛煉平臺,把學生實踐教學場所通過校企合作模式搬到境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實踐教學模式。另外,國內高職院校也可與國外旅游資格鑒定機構合作,學生在國外實踐教學體驗的同時,還可以考取國外相關資格證書,促使學生在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也得到國際方面的認證??傊?,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應順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需要,大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國際現代化人才。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旅游英語實踐教學可通過提高教師實踐教學的水平、完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建立聯合培養機制、通過校企合作,為學生搭建境外實踐教學平臺等多種有效路徑,提升國內高職學生的旅游英語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堅實力量。
參考文獻:
[1]吳俊.“一帶一路”的旅游愿景如何實現[N].中國旅游報,2015-04-01(01).
[2]吳淑娟,李文丹,王純陽.“一帶一路”旅游愿景下地方高校旅游人才培養改革研究[J].對外經貿,2016(8):148.
[3]蔡兆勇.論實踐教學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J].教學方法,2017(12):73.
[4]周建輝,范垂仁,蔡尚德.整合文化與信息科技的旅游創新模式:旅游行業支援“一帶一路”初探[J].海峽科學,2015(5):95.
[5]余意夢婷,全娜.“一帶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實踐教學改革[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2-65.
[6]占國楊.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思考[J].智富時代,2019(1):220-220.
[7]李春英.高校外語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J].現代交際,2015(4):246.
[8]蔣秉章.新航標職業英語[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1:22-24.
[9]王季秋.“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策略[J].船舶職業教育,2018(6):36-39.
[10]廉潔.“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校園英語,2019(5):40.
作者:田雪飛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
- 上一篇:團隊為基礎混合參與式教學研究
- 下一篇:公路路基與橋梁工程質量管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