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建筑設計教學問題分析

時間:2022-04-08 09:55:59

導語:園林建筑設計教學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建筑設計教學問題分析

1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來園林專業的教學實踐一般多圍繞中國古典園林展開。雖然通過學習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學生可以很好的吸收古典園林建筑的精華要旨,但是這種以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仍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建筑設計基礎相對薄弱

園林建筑設計雖然更多的講究與環境的充分融合,但拋去外界環境條件的約束,就其本身而言還是建筑的一種類型。因此,從專業上來看,建筑設計的基礎知識對于園林建筑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的建筑設計基礎較為薄弱。在設計練習中,學生難以很好的把握建筑結構、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色彩等與設計的關系,甚至出現有好的設計思想卻難以表達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最終的設計成果。

1.2教材、參考書相對滯后

園林專業實踐性強,設計資源的更新速度快,因此,教材的及時更新顯得十分重要。而在《園林建筑設計》的教學實踐中,教材相對滯后的問題已經體現出來了:許多教材以古典園林建筑為基礎展開,從亭臺樓閣、廊坊水榭、軒廳齋坊等到園林建筑個體和小品設計,一應俱全,但現代園林建筑涉及的內容較少;許多案例雖然經典巧妙,但由于編寫時間較早,難以代表當今園林建筑設計的水準,國外的優秀設計就更少涉及。正所謂“知今而不知古,謂之盲瞽;知古而不知今,謂之陸沉?!爆F代園林建筑案例仍有待更新與完善。

1.3傳統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傳統的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理論講授占據大量課時,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雖然可以通過單獨的實踐環節———課程設計來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聯系,但由于課時較緊,師生間互動不夠而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園林建筑設計教學中的應對措施

2.1優化組合,夯實教學設計基礎

從教學實踐上來看,建筑結構、構造、空間等相關理論知識的講授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沒有扎實的建筑基礎知識,想要設計出高質量的園林建筑作品無異于天方夜譚。建筑設計原理、建筑設計初步等設計基礎也應該作為基礎知識,伴隨《園林建筑設計》的教學內容展開。這樣既能完善整個園林建筑學科體系中建筑屬性的要求,又能拓寬知識面,使園林建筑與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機結合,從而促進學科的發展。而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部分可作為教學的基礎和切入點,但所占的比例不應過高,更多的需結合現代園林建筑理念、風格、案例等,拓展學生視野。從課程設置上來看,《園林建筑設計》的基礎課程,如《園林建筑結構》《園林建筑構造》應作為專業基礎課于設計課程之前開設,從而打下較好的理論基礎;而《園林建筑材料》則應作為專業課與設計課程同時開設,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園林建筑材料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園林建筑設計的實踐中。此外,《建筑文化》《建筑語言》《建筑藝術》《人體工程學》等相關課程也可以考慮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以進一步完善園林建筑的課程體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觸類旁通的教學方式是很有效果的。

2.2雙管齊下,彌補教學材料不足

教學材料的相對滯后必然會影響教學實踐。新編教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通過組織人員新編教材,使教材貼合現代教學:突出重點、難點,圖文并茂,簡練直觀,語言生動,通俗易懂,并加大現代園林建筑設計等相關內容在教材中的比例,進行典型的案例分析和理論系統歸納,以滿足教學需求。但新編教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資料的調查與收集,短期內難以完成。因此,任課教師在備課階段精選國內外優秀案例進行講解以彌補教學材料不足就成為另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學的方法在園林專業的理論教學中非常普遍。案例本身來源于實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因此,案例教學與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相比,更能吸引學生,是一種引導啟發式教學。就《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案例教學而言,在案例的選擇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新穎。要盡可能的選擇園林實踐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更加貼近現實。筆者在教學中曾多次選取了當年國內外園林博覽會的精彩案例進行講授,學生興趣極高,討論十分熱烈。而在日后的設計中,部分學生甚至會在自己的設計中有意或無意地借鑒這些案例中的理念、風格和手法,并“舉一反三”,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典型。要與課堂教授的理論知識緊密結合,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如園林建筑單體設計的教學就可按其類型劃分各選擇3個~5個經典案例,結合理論一一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把握重點,深刻理解。3)多樣化。除了有正面的優秀案例進行示范,實踐中的錯誤典型也應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牢記教訓,避免在日后的實踐中犯相同的錯誤。此外,在案例的選擇中也要避免狹隘的“門戶之見”。園林建筑是建筑中的精品,許多“不在園林中”的優秀建筑作品同樣也可以作為案例引入到教學中,既能開闊視野,又能引導和啟發學生多角度思考。筆者也曾嘗試以建筑設計大師的設計作品為案例進行講授,雖其“不在園林中”,但學生表示仍能從中受到啟示,對于把握設計思想、作品表達等方面還是很有幫助的。除了選擇優秀案例講解分析之外,也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案例教學中來。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提出一個具體的園林建筑設計的命題,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利用課余時間查找相關資料和身邊的真實案例,歸納、分析、總結,最終選取最為精彩的案例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和評選。通過這個參與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加;隨著小組的討論與思考,學生對于設計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2.3科學發展,實踐教學形式多樣化

除了課程設計的傳統實踐教學之外,在教學中還可以考慮以下實踐教學形式和輔助教學手段,以期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1)測量法??紤]到園林建筑設計對于尺度的把握和尺寸的要求,除了命題的課程設計之外,還可以采用園林建筑實測的方式。例如對校園或城市公園中的園林建筑單體及其環境進行測量,使學生對于園林建筑的整體體量、細部尺寸產生更為全面的認知與了解,也能將園林建筑設計的課程與測量學課程貫穿聯系,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身邊各種尺寸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2)模型法。鑒于園林建筑設計與建筑學的交叉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借鑒建筑專業的教學方法,考慮安排一定的學時進行園林建筑模型的制作。既能避免“紙上談兵”,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建筑結構、構造方面的知識,對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功能空間、立面造型有直觀的感受,又能加強團隊協作精神,鍛煉空間想象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3)講評法。設計作品的講評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通過講評學生設計作品,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解答,有利于學生快速提高與進步。除了老師的講評之外,學生自己講解設計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筆者曾在課程設計結束之際,開展了一次設計講解與優秀作品評選的專題活動。由學生自行挑選課程設計中的最佳作品,通過講解、提問、分組討論、投票四個環節最終評選出優秀設計作品,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學生熱情高漲,勇于表達,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4)展覽法。結合課程設計,選取優秀作品定期舉辦展覽也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教學形式。這種激勵與榮譽并存的方法既能鼓舞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為下屆學生提供學習素材??芍^“一舉多得”。此外,也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學時,利用老師與學生的直接對話及時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課程要求。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設計思想、圖學修養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對于園林設計等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也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3結語

通過對《園林建筑設計》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探討、優化,充分把握學科專業特色,彌補當前不足,使教學方法多樣發展,以期更加適應現代園林專業的教學需求,為培養園林行業所需的優秀人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作者:周練1韓飛2康秀琴3工作單位:1.湖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湖南華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3.桂林理工大學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