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探索
時間:2022-04-11 03:43:04
導語:中職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國家示范校改革的契機,在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行動導向教學能充分體現了“以學為本,因學施教”的教學準則,讓我們從傳統教育中的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讓學生不僅能“學會知識”,還能“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交流”;著重強調學生能自己來設立學習目標,通過創造性、發現式的學習,來感受情境的設置并積累經驗,體驗職業工作的整體流程。
1概述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育理論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什么是行動導向教學呢?它是指根據某一個職業工作活動所需要的行動及產生和維持行動所需要的環境條件以及從業者的內在調節機制來完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職業教育活動。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通常使用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擬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等教學方法來實現這個教學思路。這些方式方法,對于學生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加強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還能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
1.1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的基本特征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主要是以工作體系為依據,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標準為基礎,它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要求,具備如下特點:1)職業能力的本位化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著重于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在實際的操作中,熟練職業技能,掌握專業知識,從而打造屬于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這一特點決定了,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自始至終都圍繞如何培養學生,提高學生的的職業能力這一根本,通過將課程內容與工作系統有機地融合,將工作系統轉化為課程內容,將工作重點轉化為課程重點,它不單單是將學科重點知識理論化、系統化,而是致力于系統化工作過程。2)工作實踐的過程化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其教學目標、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與傳統課程的教學體系完全不同?;谛袆訉虻慕虒W,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通過過程化的學習,來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培養相對應的職業能力;通過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想融合,優化整合學生的知識結構,來實現教學課程的職業化、過程化、綜合化?;谛袆訉虻慕虒W,它的主要模式是著重培養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教師則淡化出來,成為教學過程組織中的協調者,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將課程教學與職場氛圍想融合,實現工作實踐的過程化,加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3)知識遷移的職業化現在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人才,致力于打造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型人才,而面對復雜多變的就業市場中用人單位的供需變化,我們在職業教育的開展中,要關注教學內容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讓學生在瞬息多變的就業市場中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和就業市場的變化。
1.2基于行動導向教學的設計理念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其主要理念可以概括如下:“你告訴我的,我過會就會忘記;你給我做示范的,我能記??;讓我自己動手做的,我就會明白,并記住一輩子”、“老師上課講授的知識,過了不久,就會被遺忘,但是,經過自己實際動手,具體練習后所掌握的技能與能力,是抹不掉的”。職業教育必須時刻關注學生的具體行動(包括動腦、動手、動口和實踐操作),并且需要是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去動腦、動手、動口,主動地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實踐,來達到理論學習的補缺補漏,通過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的實施,來模擬真正的具體實踐項目,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
2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
2.1創設學習情境、架構教學載體
什么是學習情境呢?它其實是將我們學習的知識通過具體任務的形式來實現,通過具體案例的形式模擬,將我們平時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實踐訓練及職業素養等綜合融合在一起。它不僅是老師所進行的教學設計安排,還是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反思,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反思學習,情境學習,讓學生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學習。創設學習情境,主要是依據學習的工作任務的模擬,它是一個具體任務化的訓練和學習,可以再現并還原工作的具體情境,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包含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價與考核方式、學時數安排、學生的基本情況等內容。老師通過創設學習情境,通過架構教學載體,達到訓練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的目的,還可以訓練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自主獨立能力,做到能完成簡單設計、動手操作、分析處理、創新能力等。
2.2豐富教學資源、行動教學媒介
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必須建立在豐富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只有滿足學生學習的軟、硬件條件,學生才能夠實現自主學習、自我學習。我們必須建立“行動”的教學媒介,為課堂教學實施奠定基礎。通過選擇合理的“行動”教學媒介,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再現工作情景,更好地完成工作過程和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3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
3.1整體教學設計
1)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我們可以將程序設計課程教學通過項目實例化,來模擬公司的真實項目開發過程,還原項目開發的具體工作情境,基于工作過程、工作任務來具體開展、組織教學。班級圖書管理系統項目,主要由兩個方面組成:前端應用程序(VisualBasic)的開發和后臺數據庫(Access/SQLServer)的建立及維護。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任,以學生為主題,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慢慢弱化,主要起引導、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在項目中成長。將班級圖書管理系統項目的系統設計分模塊實現,以小組協作來實現項目開發過程。系統開發的設計流程如下:①系統概要設計③界面及模塊設計為了便于系統的整合統一,對于VB開發的窗體及菜單的命名由老師事先統一給定。根據菜單項,把圖書管理系統分成相應的模塊,并統一命名,然后分小組開發。附:小組開發名單1)圖書管理類別管理:瑞英、慧琳、莉玲、小云、小麗、翠錦、鷺雯信息管理:曉星、圣毅、偉強、國強、王靜、斌斌、魯閩2)讀者管理:類別管理:嘉琪、亞英、張琪、方林、麗娟、麗燕、少婷信息管理:楊勁、金龍、金藝、津聿、志偉、啟光、玲玲3)圖書借閱管理:借書:鈺恒、智宏、聰健、輝祥、楊超、耀輝還書:松家、宇帆、泳鋒、鷺斌、鴻平、明進、黃毅4)系統管理+模塊+整合:詹健、陳健、震華、威威、朱慶龍、浩楠。
3.2創新考核方式
通過建立一個全面的、多維度的、全過程的考核評價體系,可以通過項目設計、項目開發、項目演示、成果驗收等多種方式來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評(如課堂表現等),能綜合反映學生的具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向企業所需人才靠攏。我們這個班級圖書管理系統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過小組合作,然后組長通過總結匯總,用ppt總結小組的主要工作及系統開發過程中的得失,然后各個小組互評,相互測試,找出系統運行中的不足。從實踐效果來看,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更適合中職的教學要求,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個性,通過不斷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能真正學會知識,學習技能,達到原本設定的能力要求。當然,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對老師的教學能力、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及課堂的綜合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教學相長”必然的要求。基于行動導向的教學,不僅充分體現了以能力本位培養為重點,以學生實際能力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而且還推動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改革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培養,能進一步完善了中職計算機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
作者:劉斌茂 單位:廈門信息學校
參考文獻:
[1]段秀麗.基于行動導向的課程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1(14).
[2]李勤道.基于工作過程和行動導向課程教學設計的認識與實踐[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9,12(3).
[3]高慧云.行動導向課程的教學設計[J].北京信息技術職業教育,
[4]樂一波.VisualBasic6.0項目教學實用教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5]趙彥.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技術——SQLServer[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 上一篇: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論文
- 下一篇: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