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教學優化途徑分析

時間:2022-09-25 09:26:03

導語:服裝設計教學優化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裝設計教學優化途徑分析

原有的服裝設計重點是注重服裝的設計感、審美和藝術體現,忽視了對服裝工藝技術的追求。導致現階段的服裝設計教學還沒有形成完善化的設計與工藝體教學模式。服裝設計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教師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增強服裝設計和工藝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一、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與工藝教學內容的優化

(一)優化服裝設計教學

服裝設計的實現注重對實用美術的應用,具體要求服裝設計工作人員掌握一定的服裝設計藝術和服裝設計手工技藝。在服裝設計教學中需要教師著重對學生的商品意識、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進行培養。這三種意識的培養需要優化服裝設計教學,具體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對服裝發展市場展開調查研究,結合調查研究的結果實現對服裝設計發展方向的清楚定位,之后結合現階段流行的服裝設計圖案、色彩搭配理念等,將這些內容更好地體現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在學生進行服裝設計學習的時候,提升學生對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與工藝結合教學的認識。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服裝設計工藝知識技能,教師可將學生設計出來的服裝在虛擬平臺上進行展示。

(二)優化服裝結構設計教

學在服裝設計與工藝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更靈活的方式進行,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構圖制圖能力,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服裝設計和工藝的教學中,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將有意義的作品和實際的成衣課程教學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方式,按照適當的比例進行制圖裁剪操作。

(三)優化服裝材料工藝教學

服裝設計材料是將服裝設計意圖變成實際的重要實現途徑。優秀的服裝設計需要良好的服裝設計材料支持。為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服裝設計材料,加強服裝材料工藝教學。服裝材料工藝教學不僅包括服裝面料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把握各種不同服裝面料的性能、呈現狀態等,從而在實際的服裝設計中采用合適的材料開展設計教學。

二、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與工藝”教學模式的優化

(一)完善服裝設計平面圖的要求標準

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服裝設計效果圖和服裝平面圖的重視,特別是不能忽視服裝設計平面圖在服裝設計中的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向學生仔細講解服裝設計平面圖的內容,讓學生深刻認識服裝平面圖和服裝設計呈現效果之間的密切關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嚴格按照服裝平面控制圖的標準來指導教學,對完成的服裝設計平面圖進行反復的審查。

(二)模糊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之間的學科差異

現階段,服裝設計教學的重要理念是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對服裝設計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從而能夠將所學的服裝設計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的服裝設計加工中,制作成服裝設計模型。服裝工藝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服裝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滿足不同人對服裝的需求,隨著社會大眾審美的發展變化,服裝工藝教學也需要不斷變化,在實際的服裝工藝教學中要體現時代性特點。同時,為了提升服裝工藝教學的時代前瞻性,教師在具備良好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擁有敏銳度洞察力,能夠把握市場發展變化下的服裝設計方向,及時把握和預測服裝市場的流行發展方向,為此,要求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在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教學中要堅持以邏輯思維為主,以形象思維為輔的發展原則。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模糊原有的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教學差異,采取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結合的教學發展模式,從而更好地提升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服裝設計能力。

(三)結合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優化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教學

虛實結合實訓教學模式,是運用虛擬的信息化資源,再現現實服裝設計、試穿服裝、制作服裝的過程。結合真實的實訓場所,實現服裝教學與崗位工作過程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有效銜接。該教學模式最大的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基于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創設虛擬的試衣間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評價。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和社會發展對服裝品質、服裝質量等要求的提升,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更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社會對服裝設計專業的發展要求,進一步探索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探索和革新中不斷提升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服裝設計和服裝工藝水平,提升他們對社會的適應力,從而為他們日后的工作提供重要的專業基礎知識支持。

作者:孫巧巧 單位:江蘇省車輻中等專業學校

參考文獻:

[1]邢穎.服裝設計教學中“設計與工藝”的思考[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4):47-50.

[2]劉文.服裝設計課程教學設計改革探微[J].嘉興學院學報,2004(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