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代設計教學企業文化滲透
時間:2022-09-26 10:32:06
導語:淺析當代設計教學企業文化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對優秀設計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近年來設計專業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也給當代藝術教學帶來許多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之中,發現在當代設計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具備一定的必要性。
一、當代藝術設計教學中問題與困惑
課程設置是影響教學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當代藝術設計課程已經趨于老化,沒有實現與時代的對接,既定的、多年不變的課程設置,已經顯示出嚴重的弊端,學生在社會應用知識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在校學習的知識和內容已經被時代淘汰,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在實踐中已經更新換代,但是學校依舊在教授比較舊的內容[1]。此外,課程設置還存在不連貫、過于細化的兩大弊端。單從教學大綱來看,課程設置十分完整,對于教學者來說是非常利于執行的,但是實際上,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每一個階段由不同的教授來傳授的知識,并不具備很強的連貫性。而且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知識體系分割過細、各成系統,學生很難看出知識的連貫性,也增加了實踐應用的難度。當代設計教學重視技能訓練,但是忽視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和人文素養。對于設計者來說,靈感和創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往往以寫實能力作為評價學生設計能力的標準,沒有一個綜合評價的體系,會導致學生們更加重視寫實能力,而忽視自己對創造能力的培養[2]。在學校安排的課程比重中也可以看出,如頭腦風暴練習、圖形創意、形態設計和空間想象等有助于學生創意思維訓練的課程比重較低,沒能為學生提供更有利的機會。學校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影響了學生們的綜合能力,設計非常依賴于一個人的全方位能力,如果創造性思維和人文素養成為短板,將會限制學生的發展。教學內容和工作要求銜接性差。學生在學校比較安逸、封閉的環境中學習到的知識和具備的素質,往往和工作中差距很大。學生對工作內容和企業文化的理解較少,無法將已有的知識和技能與工作的要求相結合,導致設計作品被退稿,設計內容不符合規定等等。
二、把企業文化滲透到當代設計教學中
由當代設計教育的問題和困惑,可以看出把企業文化滲透到教學之中是非常必要的,不僅有利于學生提早適應社會的需求,還有利于學校和社會互相溝通,加強聯系。把企業文化滲透到當代設計教學中應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學校應當加強和企業的聯系,可以在學生們剛剛入學期間,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們到優秀的企業進行參觀,讓學生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對企業的發展有基本的了解。積極邀請企業代表和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回學校作演講,和同學們分享成功的設計經驗,并把正確的學習方向引導給學生們。讓同學們對公司的要求和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3]。(二)在企業頂崗實習。在寒暑假期間,應當為同學們提供企業實習的機會,讓學生們成為正式的企業員工,感受企業的精神和文化,并嚴格按照企業的規矩約束自己。學生對企業的了解也不再僅僅停留在看和聽上,而是真正參與期間,成為企業的一員,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激發自身的學習動力。(三)把企業文化滲透到教學當中。首先課程設置體現企業文化。學校教材和教學內容應當與時俱進,通過對企業的調查和研究,有針對性的改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做到從學校到企業知識銜接順暢不脫軌。對于企業的文化和管理也應當在課程設置中滲透給學生們,讓學生們注重企業所需要的創造性和人文素質,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能從思想上融入企業[4]。其次加大實踐課比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真正的設計工作要求學生具備全方位的綜合能力,并能熟練加以運用,把學生從課堂訓練帶入實踐工作,走進真正的企業生活。最后拓展學校和企業合作的途徑和領域。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不僅可以滿足企業選拔人才的需要,也能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學校和協會合作,相當于與同一個協會下的很多個企業合作,超越了和一個單位合作的局限,是對校企合作的一種拓展,校企合作值得嘗試與推薦。
當代設計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最主要在于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之間的脫軌,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當代設計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學??梢灾饕獜娜矫鏉B透企業文化,讓教育問題得到一定程度上地解決。
作者:溫婷婷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參考文獻:
[1]杜茜.中國傳統繪畫元素在鞋靴設計教學中的應用[D].溫州大學,2015.
[2]楊艷秋.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精神滲透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2005中國杰出教育工作者風采[A].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第四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論壇和2005中國教育熱點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未來研究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河南科技大學,2005:217.
[4]張應華.全球化背景下貴州苗族音樂傳播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2.
- 上一篇:高校室內設計教學問題與對策
- 下一篇:高校藝術設計教學對地方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