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

時間:2022-03-27 09:33:58

導語:解析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解析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

摘要:生物是高中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中階段以及今后的學習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高中生物和實際生活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是對生活中事物的深入剖析。因此,建立高效生物課堂,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夠推動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可從當前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教學問題以及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這兩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要求的不再是學生單一知識層面的發展,而是在建立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獲取相關能力,為今后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如何實現高中生物課堂的高效教學成為眾多生物教師關注的焦點。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但是也不可忽視教師的引導地位,教師要起到領導學生的作用,改變學生傳統的思維方式,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以及最近發展區出發,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教學質量,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高中課改為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提供了機遇,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方式的實施提供了可能。面對社會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可利用現有資源,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生物素養,推動高中生的學習和發展。

一、當前高中生物課堂中存在的教學問題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仍舊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影響著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學方式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有適不適合之分,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基本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呈現最多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很顯然,從教學質量上來說,僅僅是呈現了更多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最終效果卻是存在疑問的。從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來說,仍舊需要教師從傳統教學理念中解放出來,為學生呈現更高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一)教學方式單一。由于高考壓力,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取得較好的分數,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關綜合能力的發展。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進一步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從而影響到高效課堂的建立。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關注的是整堂課程教學內容的呈現,而不是學生在此過程中知識的學習以及能力的提升。在課后,學生反而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消化課堂上的東西,甚至有些時候,學生無法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仍舊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再次進行復習和鞏固。另外,單一化的教學方式,也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消耗。長期在這種被動式的學習方式中,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不利于學生主人翁地位的發揮。(二)和學生互動性不強。在當前教學改革中,學生是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是教學的重要構成要素。畢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學生的需求來進行的。和學生進行溝通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在教學形式的確定上,對學生的反應以及接受程度是有一定的預設性的,和學生進行溝通能夠去檢測教學方式的正確與否,從而進行及時的調整,確保教學內容和形式,是符合學生預期的。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基本上沒有,或者是無效溝通。例如,教師進行預設性的問答時,答案已經在問題中,這種不需要進行思考的問題和互動,并沒有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三)缺乏實踐環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是更多時候是需要建立在一定教具基礎上的,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的過程,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教具搬入課堂開展事物對比教學。一方面,通過具體實物教學,學生能夠將課本上的知識建立具體化、抽象化的認知;另一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進入課堂,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仍舊更為依賴傳統的教學方式,未能真正發揮當前信息技術對課堂的改變作用。

二、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

在當前理科綜合考試中,看中的不再是知識的機械化記憶,而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綜合能力,特別是跨學科的綜合能力。教師要從考試出發,對當前教學形式進行積極有效地探索,確保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帶來更為全面的進步。當然了,生物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從考試中看到社會對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和愿景,從而讓教師的人才培養模式更為貼合社會的需求。(一)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傳統的生物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相關能力以及今后的發展,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長期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將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不利于生物綜合素質的提升。生物這門課程和我們的實際生活聯系相當緊密,理論聯系實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知識點置于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生更容易理解。比如,在講解《細胞中的糖類和脂類》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引入“長時間不吃東西,會有什么感覺?”“長時間運動后,醫生一般用什么幫助恢復體力”等等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將這些具有抽象性的知識點置于生活情境中,體現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學生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在《生長素的生理作用》中,教師可從實際生活出發,將生活中常見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園藝、種植等聯系起來,使學生了解植物生長素的作用,學以致用。(二)采用多媒體技術,全方位呈現知識?,F如今,是一個信息化時代,而課本上的案例具有一定滯后性。在抽象知識面前,對教師的教學壓力以及學生的理解力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戰,而多媒體教學的出現便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將生物中原本抽象、復雜的知識,借助多媒體中的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方式,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能起到優化課堂的效果。比如,在講解《基因工程及應用》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將人類利用基因取得的科研成果呈現出來,為學生短時間大量呈現關于人類基因的研究成果。通過多媒體播放,省掉了教師很多講述的時間,將知識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又如,在講解《細胞中的糖類和脂類》時,借助多媒體將細胞中的糖類和物質進行動態化的演示以及相關作用的剖析,使學生在相對具體化的情境中獲取知識,提升了學習的質量。另外,多媒體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調動更多的教學資源,為建設高質量的教學課堂服務。(三)重視評價,促進學生能力提升。在新課改中,在課堂上更加關注學生的感受,也便于學生的互動交流,而評價便是其中一種有效的交流方式。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評價,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中的問題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時,教師及時的評價,能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心、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及時地給出相應的教學評價。比如,在《生物系統的能量流動》中,學生通過學習了解能量金字塔,將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分類。在分類中,教師應該對此做出相應的評價,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了解自己學習中的漏洞。在《細胞的分化》中,學生可能理解的不夠透徹,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存在遲疑,教師應該及時利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進行鼓勵,從教師的肢體動作中獲得相應的情感支撐。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許和鼓勵,在緊張的學習中為學生帶來一絲溫暖。(四)加強綜合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前的教學,并不是簡單地知識傳遞,而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能力培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綜合性學習,讓生物教學突破單一課程的束縛,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生物和物理、化學之間的聯系。三者作為理科三小科,其知識是相互滲透的。在現行高中生物教材中與化學相關的知識點有30處,與物理相關的知識點有15處,與地理相關的知識點有16處。教師應該探索當前的生物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讓生物教學走出單一性,走向綜合性。其次,加強實驗能力的培養。生物教學和實驗也是息息相關的。在當前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化學實驗,充分運用化學、物理等驗證方法,獲取探究結果,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實,在化學實驗中,學生能夠對化學、生物、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實驗習慣,為今后深入學習奠定了基礎。(五)進行教學反思,提升教學質量。美國教育家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在每一堂課程完成后,由于各種影響因素是不可能達到完美狀態的,而教師便是從這些不完美中總結經驗,為下次教學奠定基礎。在每一次生物課程過后,教師都應該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學生互動、課堂趣味性等方式進行思考,對整堂教學設計進行反思,并形成經驗記錄在案,對一些存在問題的方面形成解決方案,在不斷的反思中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時常反省,思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哪里還有不足,哪里還有可改進完善的地方。在整個反思過程中,切不可忽視學生的感受,而應該是建立在學生主觀感受基礎上的反思,讓學生在教學中獲得更多積極、正向的力量,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需要對自身教學過程不斷進行反思、總結,查漏補缺,讓教學水平為構建高效課堂發揮積極力量。

三、結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選擇適合高中生學習和探究的生物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新的教學方式的探索和研究,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實現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創設高效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劉玉萍.淺析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構建策略[J].考試周刊,2018(102).

[2]吳海防.優化教學,贏得高效———淺析新課程下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4(10).

作者:韓晶 單位:甘肅省張掖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