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

時間:2022-09-11 10:45:19

導語: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

【摘要】在聲樂專業之中,通過將歌劇教學融入進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表演水平,并實現鍛煉心理素養和演唱水平的效果。因此,教師理應對此有所重視,針對早期教學活動存在的缺陷,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完成調整,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進而提升自身綜合水平。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開展歌劇教學的主要意義,探討了歌劇教學開展存在的問題,并對開展歌劇教學的具體方法方面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高校聲樂表演;歌劇實踐;教學研究

引言

對于聲樂教學而言,為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表演水平,教師理應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掌握多種不同的唱法。尤其是美聲教學,通過將歌劇的方式引入進來,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程之中,完成相關內容學習,進而提升自身整體水平。

一、開展歌劇教學的主要意義

對聲樂表演來說,歌劇一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類型,主要通過聲樂表演的方式逐步完成角色塑造,制造沖突,因此對演員自身的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演員除了要有較強的歌唱水平,還要具備表演能力。歌劇本身屬于獨立專業,開設相關課程的專業數量很少,通常高校僅僅只是針對美聲部分內容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展開練習。但是,只要對這些內容進行拓展和發散,全部都可以以歌劇的形式呈現,通過安排學生們自主表演,依靠演唱的方式,展現劇情人物的內心以及真實想法,并通過動作表演,實現劇情推進。由此可以看出,通過開展歌劇表演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們的綜合實力,同時還能起到臺風和心理素質培養的效果。[1]

二、歌劇教學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自身經驗匱乏。對聲樂教學來說,自身有著獨有的特點,尤其是實踐性極為明顯。教師為了能夠培養出具有較強專業素養的優秀學生,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F如今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不但加快,招生的規模也在持續擴大,給廣大教師帶來了非常大的負擔和壓力。很多教師自身經驗不足,自身幾乎都沒有接觸過有關歌劇的內容,只能臨時進行搜索,如此自然很難確保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在歌劇實踐教學活動之中,藝術實踐一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內容。若教學活動與之脫離,自然會失去應有的完整性。[2](二)對歌劇教學缺乏重視。對于當前普遍高校來說,在開展藝術類教育的時候,自身注意力通常全部都放在了理論知識層面,而對于歌劇方面的內容很少有所涉及。即便開展了相關課程,也僅僅只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除此之外,盡管在一些藝術院校之中也開展了相關課程活動,但是理論內容和實踐活動的結合仍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并沒有體會到歌劇表演的魅力所在,也不知道相關課程教學的意義,自然會造成教學互動的效果下滑,使得教學進度持續減緩。(三)學生的知識基礎較差。在當前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由于課程時間十分有限,雖然開展了歌劇教學,但往往都以片段為主,幾乎沒有整幕歌劇的實踐。因此,學生們只能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進行模仿和練習,并未從整體出發對歌劇進行把握和感知,自然在進行分析的時候,無法做到深入其中。諸如歌劇本身的創作背景、表演方式以及劇情內容,實際了解程度都很低。如此一來,學生們顯然無法有效掌握歌劇的基本內容,在進行實際練習的時候,很難從整體對其進行把握和駕馭,學到的知識內容也極為片面。在實際演唱的過程中,無法有效帶入自身情感,沒法將作者的情感全部展現出來。這樣一來,表演工作就和作品本身完全脫離。

三、開展歌劇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加強形象塑造。對聲樂表演而言,其實際塑造的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視聽形象。聽眾在實際聆聽的過程中,往往會被其自身的神情以及動作所感染,通常可以將這些內容稱作“表演性”。由于廣大高校學生在早期學習的過程中,很少會接觸到聲樂方面的內容,因此,無論在演唱還是表演方面,均沒有做到全面認知,很難對其進行合理分類,有的時候總是將注意力放在了技巧層面,而對于形象塑造有所忽視。如此一來,實際練習的效果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為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使其轉變自身陳舊的觀念,認識到形象塑造的意義所在。例如,教師可以嘗試為學生們播放經典歌劇作品《蝴蝶夫人》《費加羅的婚禮》等,除了認真把握其創作的技巧之外,還要認真觀察演員們的動作,思考其究竟是怎樣進行人物塑造的,實際帶來的效果怎樣。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些我國的民族歌劇片段,諸如《江姐》《白毛女》等,讓其結合當時的年代和背景,以此深入其中,體會角色的心境和狀態,認真進行表演,促使表演效果得到提升。[3](二)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對于聲樂表演的內容來說,實際應用的教材主要是根據西方音樂的基本理念編輯而成。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采取歌劇實踐的方式,可以有效起到輔助效果,促使學生自身的感知水平得到增強?,F如今,我國音樂作品正逐步和西方作品慢慢融合,從而出現了許多全新的融合類作品。對于廣大高校學生而言,通過培養其自身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其個人體驗有所增強,慢慢深入作品之中,提高理解效果,同時為其未來的創作提供諸多幫助。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嘗試為學生們提供一些結構較為復雜的作品,以此讓學生們深入把握,認真體會。不僅如此,通過開展歌劇教學,還能對學生們起到一定的啟發效果,促使其思維模式得到強化。在觀察一個作品的時候,可以從多個角度入手,思考不同調式的改變效果以及音色調整的效果,從而使得作品變為多個不同的風格。如此一來,學生們還能以此為基礎,對自身的音域進行拓展,應用多種不同的音色,促使自身的專業水平得到提高。(三)采取角色教學的方式。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使表演的實際效果變得更為豐富,教師還可以嘗試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也就是在進行單一曲目練習的過程中,為學生們進行角色分配,并完成一整部歌劇的表演。由于整體難度非常高,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們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其慢慢準備。在實際準備時,教師可以對作品展開詳細分析,告知其相關內容、作品要素以及表演要求,并組織學生們展開排練工作。當學生們代入到自己分配到的角色之后,自然就會慢慢體會,思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實際表現,并考慮應用怎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完成角色呈現,最終完成任務表演。[4]例如,在進行《獅子王》歌劇表演時候,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播放電影作品的經典片段,讓參與表演的學生們思考人物當時的心境,并考慮需要應用怎樣的方式能夠將一只動物呈現出來。由于不同學生的基礎水平有所不同,彼此對于表演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拓展自己的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們展示原版《獅子王》歌劇的表演內容,以此作為參考,讓學生們適當進行模仿,并加入自己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更好地投入到表演活動之中,深入體會,不斷嘗試。相比于單純進行知識講解,顯然這種方式對其有著更強的吸引力,讓其真正體會到歌劇的魅力所在,進而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為之后的個人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四)感受歌劇的內涵。歌劇本身屬于西方的音樂表演形式,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點,因此可以看作是西方音樂的集大成。正是因為這一因素,對歌劇演員的自身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但要有較強的功底,同時對于表演內容有清晰的認知。在開展音樂實踐的時候,教師理應對學生展開有效引導,讓其認真體會,思考歌劇的形式、特色以及情感表達方式,從而有效加深對于歌劇的認知程度。同時,還要思考如何在表演的過程中展現角色性格,并以此增強自身的創作水平。長此以往,學生們便能真正體會到歌劇的內涵所在,懂得如何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演呈現,展現出自身的真實水準。[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廣大高校來說,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理應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拓展,以此做到與時俱進。因此,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采取歌劇表演的方式,通過安排學生們進行歌曲練習,并進行肢體表演,以此完成作品呈現。這樣一來,學生們的整體水平自然會得到全面提高,為其日后發展提供諸多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瑩瑩.高校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13):21-22.

[2]唐博.芻議地方高校聲樂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J].西部皮革,2016,v.38;No.371(2):227.

[3]高冠男.高校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J].黃河之聲,2017(22):51.

[4]王貝莉.高校聲樂表演專業歌劇實踐與教學研究[J].新校園:中旬刊,2018(5):37-37.

[5]鹿建柱.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綜合改革芻議[J].藝術科技,2018,31(4):169-170.

作者:李怡帆 單位:山西省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