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索

時間:2022-04-27 08:41:30

導語: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索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主要針對高考數學復習,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思考數學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更好地推動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各項數學能力。為此,教師可從不同角度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對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髙中數學;應用

近年來新課改逐漸被人們認知、接受。新課改不僅明確了對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同時也突出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更加關注課堂上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改變以往傳統機械記憶的教學模式為新的教學模式,不僅關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同時還關注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和創新,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各項數學能力。

一、探究式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什么是探究教學法?所謂探究指的是學生通過自學與探討單獨解決問題,同時在教師幫助之下完成整個學習的過程,在這期間培養各項能力。完整的教學過程不能缺少教師與學生,教學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交流的過程,只有雙方一同努力、前進,才能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法,主要強調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激發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只有教師嚴格監督才去學習。同時,探究式教學還強調學生之間的合作性,在教學過程中,全班學生要一同前進,這樣才能稱教學是成功的。這樣不僅可以探究出新的知識點,引發出新的想法,同時還能在班集體中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二、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究式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改變教學理念才能為探究式教學奠定基礎,同時為順利實施探究式教學提供保障,因此教師必須摒棄“填鴨式”教學法,樹立起以生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之中。新課改要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作為知識傳授者而存在,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且在主動探究過程中發現數學規律,為學生創設合作探究的平臺,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因為探究式教學法對教材以及教師的依賴性很小,因此課堂教學不需要過于依賴教材,而是更加關注拓展課外資源,所以要求教師掌握大量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藝術素養及信息技術素養等。(二)合理創設探究情境。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應該為學生創設出一定的探究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師生緊密圍繞創設的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橢圓”的相關內容教學中,我利用線繞成了“圓”,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用品畫橢圓,通過對橢圓相關知識的思考,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最終對橢圓的概念與特點進行總結。這一過程中,學生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從探究主題選擇上來看,應保證主題的科學性與正確性,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探究情境下發現、分析并且解決問題。探究問題的主題應該面向所有學生,關注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設置的主題要確保符合大部分學生的水平和能力,確保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可以收獲成功體驗。(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很明顯,自從新課改貫徹落實以后,以前的傳統教學法已經不在適用于當前的課堂,而引入新媒體技術可以將原本抽象的內容形象的展示出來,各教學難點與重點內容都變得直觀、形象,進而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教學的方法及形式,從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雙曲線”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我專門制作了課件,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了雙曲線開口大小與離心率之間存在的關系,通過多媒體展示加深了學生對雙曲線相關內容的理解,然后有針對性的提問,激發出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求知欲,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在高中數學課堂上,我不僅利用多媒體教學與提問的方式,同時還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探究性活動。比如,將班級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圍繞一定主題展開探究,通過積極探究與合作的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收獲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學生經過探究得到結論以后,與其他小組之間共享,而我則給予及時的引導與鼓勵,引導學生對探究主題中蘊含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歸類,并且根據學生學到的內容,為學生未來的知識運用指明方向,極大提升了該教學模式的效果。

三、結語

綜合以上,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方法,激發出自己對數學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同時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時還能非常順利的解決好數學難題。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探索出探究式學習的思路和方法,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清華,柯躍海.基于考試的高中數學解題訓練主張之七規避模式訓練[J].福建中學數學,2013(z1).

[2]歐陽亮.轉化與化歸思想在平面向量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高一數學),2017(5).

作者:戚玉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