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時間:2022-05-07 02:30:13
導語: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體育教學中蘊涵著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又融于體育教學之中
通過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根據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以及當前學校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作為思想教育重要一環的體育教學,也是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體育教學是一種塑造和培養人才的重要教育手段,它不僅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能,同時還具有發展學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和培養學生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養成良好的品行,奠基高尚的道德,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和愛國、愛家、愛事業的作用。如何培養這些道德、品質、行為,學校體育義不容辭。
2、體育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的方法
2.1從不同層次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思想教育
心理素質屬于人的自然屬性,由于我們在教育中忽視了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致使許多學生在心理素質的發展上處于較低水平。據許多調查資料表明,現在的中小學生有15.8%,大學生有2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因此,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否則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就無法適應今后的社會競爭。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體育教師就必須先了解、掌握不同層次、不同心理素質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分三層:第一層為兒童期變成少年期。這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可變性等性格交接在一起的時期,故顯得單純、熱情、可塑性強,但自控能力弱。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訓練、《學生體育課堂常規》落實和英雄事跡等教育來培養。第二層為身體發育高峰期、青春期的開始期。學生的內心世界逐漸復雜,認識能力在迅速發展,故出現思想不穩定,德、智、體諸方面發生分化,個別學生對體育課有厭煩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體育史教育讓學生了解體育發展史、體育與健康、生活、工作、求業的關系及多彩的體育知識等,身教言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開拓思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第三層學生逐步趨于成熟,獨立地走向新生活的準備時期。它包含著成熟前后的獨立性和自覺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他們思想和學習負擔大,選擇未來生活的道路,已成為他們意識中的主要問題,這對學生學習或是個性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體育的跑、跳、擲等的訓練實踐,使學生了解體育與德育、智育的辨證關系,從而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初步正確的認識。
2.2合理設計教案、落實思想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訓練密度,達到教學的強度要求,在教案里對思想教育一筆帶過,以致在實踐中形同虛設。這是體育課堂教學的一大誤處。其實想上好一堂課務必落實思想教育的內容,必須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把傳授的知識點、技能點,與思想教育的內容、時機和要求緊密、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思想教育的方法,適當地編入一些榜樣性和示范性的內容或形式。具體可落實三個方面:第一方面為體育課堂常規里要有具體的德育內容,可以讓體育教師按規定辦事,做到有規可循,從而來提高和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力度。第二方面為在體育課嚴密的組織教育中,也可以安排學生收拾、整理器材,同學間的救護和防護等,及時地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養成愛護公物、幫助他人、關心集體的道德習慣。第三方面為結合不同的體育訓練內容,安排思想教育內容:A、基礎理論知識、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里安排激發學生自覺刻苦鍛煉的教育內容。培養學生自尊心、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B、活動性游戲里安排學生遵守紀律,公正誠實、積極進取、團結友愛的內容;C、在田徑和實踐活動里安排學生頑強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等意志品質的教育內容;D、在球類教材內容里安排學生團結、友愛、協作等顯示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內容;E:在韻律操和舞蹈教材內容里安排培養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力的教育內容。除此之外,還應對體育課中的思想教育進一步規范化,在教案中占顯著地位。要想真正的落實思想教育,還應看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
3、提高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落實思想教育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耙陨砹⒔獭笔菍W校體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基本工作原則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所謂以身立教的藝術,是指學校體育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言傳身教、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能力、手段和技巧。如何教育好學生,為師者,既要有涉史深厚的理論基礎、專業技能和強烈的“敬業精神”,還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養。教師只有對黨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和熱愛,教風端正,行為高尚,談吐文雅,愛護學生,嚴于律已,處處、事事都成為學生的楷模,才能稱得上真正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教師的高尚文明的言行,以身作則的形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甚至是終身難忘的印象,會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反之,如果教師忽視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在教學工作中,不負責任,作風浮夸,行為散漫,其后果必然是誤人子弟,害人害已。故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此,體育教師在塑造學生強健體魄的同時,更要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去塑造學生的靈魂,以自己模范的言行給學生以良好的思想教育。教學是通過教學方法來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來實現的,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又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用教學方法代替教育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法的研究是比較多的,而教育法的研究則還沒有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因而在體育教學中,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加值得我們去研究探討。為此,我們體育工作者,只有在具有敬業精神的基礎上,在全面了解掌握學生的心理素質———精心設計教案———提高自身素質上去落實思想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顯著的教育效果。人們常說:“智育不行是次品,體育不行是廢品,德育不行是危險品”。幾句淺顯的比喻道出了德、智、體三者之間的關系。要想提高學生整體的素質,不向社會輸送“危險品”,建議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教師充分認識自己重擔在肩,任重道遠,要樹立良好的形象,運用心理學原理,結合學生實踐,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言傳身教,切實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實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合格的人才。
本文作者:錢科研工作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同濟中學
- 上一篇:高中數學情景教學模式應用
- 下一篇:注意規律在體育教學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