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品德教育在中學體育的滲透
時間:2022-01-31 09:56:49
導語:淺談品德教育在中學體育的滲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滲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下面,筆者就結合平時上課的一些體會,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加強自身品德修養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在體育課共同的行動中,師生雙方思想感情,行為作風,意志品質等會自然而真實地表現出來,互為影響,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品德修養,完善個人品質,不斷更新知識,精通本行業務。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在心理上有崇拜英雄人物和愛模仿兩個鮮明特征。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一招一式,特別是某種運動技能的表演,會引起學生心理上的強烈反響。所以體育特別注意自己的模范行為,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作為人民體育教師,我們必須努力加強自身的思想和道德修養。還要注意自己的教風,在教學過程中,要衣著整潔,儀表文雅,舉止端正,語言親切,待人以誠,彬彬有禮,謙虛恭讓,工作態度認真負責,語言精練,表達準確,并富有風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傊?,教師在課堂上的舉止應顯示出高度的榜樣性,這樣,就能使學生感到嚴而不畏,敬而可親。實踐證明,教師默默的身教作用,能使教育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組織教學教程中抓住重點進行品德教育
體育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教書育人和塑造人的靈魂和體質的過程,思想教育要貫徹課的始終,抓住重點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一般應抓住以下幾個要點。第一是在一般教學組織措施中有具體要求,如規定學生在指定地點準時集合,嚴格執行考勤制度,規定上、下課的禮節,上課要按要求著,要遵守課堂紀律等,培養學生熱愛集體,服從組織,遵守紀律,文明禮貌。這種教育具有普遍意義,應經常進行。第二是針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怕苦怕累、怕臟、畏難、膽怯的情況,要進行體育目的和任務的教育,要向學生介紹我國一些優秀運動員的模范事跡,使學生提高認識,鼓足勇氣,明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是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需要,是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能力,培養意志品質的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熱情和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第三是在教學過程中上面對學生偶然發生的情況,抓住時機及時教育。如:學習時不認真聽講,注意力分散,或不按要求完成練習任務,或故意損壞器材,或在競賽中投機取巧,違反規則,或不服從裁判;在賽跑時跌倒,有的爬起來就跑,有的則垂頭喪氣;或比賽失利,有的堅持到底,不愿落后,有的則半途而廢,敗下陣來;有的練習時把困難留給自己,有方便讓給別人,有的則相反等等。這些情況產生往往帶有特殊性、偶然性,不留心,則轉眼即逝,這時應該抓住時進行教育。解決問題辦法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用鼓勵的方法,要求學生以頑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積極向上;用啟發或評定學生練習效果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用及時糾正錯誤的方法來培養學生誠實、果斷的品質;用變換,組織競賽的方法來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等優良品質等等,這些教育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三、運用榜樣和集體的力量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
體育活動的最大特點是以集體活動為主。教學、比賽、游戲都是在一定的集體中進行的,每個人在集體中都處在一定的位置上,擔負著一定的角色。這就為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為增強學生集體主義觀念提供了先決條件,這也是體育教學在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上優越于其它學科的因素之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一個群體中的個體成員能夠認識一致,互相協調,共同努力,他們就會互相影響,形成強大的推進力量。據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經常講述革命領袖、英雄模范人物為革命和建設事業積極鍛煉身體的故事,介紹我國優秀運動員為祖國頑強拼搏的精神,為祖國爭光的的動人事跡。還應根據學生在集體中涌現的榜樣和先進事跡,經常地、實事求是地宣傳和表彰,用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榮譽感,盡力消除學生的自我菲薄感,使他們能夠輕松愉快地接受教育。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德育教育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體育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重視體育教育的同時,更要重視體育課的德育教育。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同體育教學的特點、內容和形式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只寫在計劃與教案中,或進行空洞的說教。要把德育教育內容中的抽象概念具體化,使之成為看得見、摸得著、能測量、能評價,具有可操作性的實際內容,建立合理的、客觀的、科學的德育教育評價體系,使體育教育在學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儲濤.身體德育:學校體育的德育起點[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11).
[2]管延偉.利用體育教學進行德育教育的優勢[J].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5).
作者:王瑞 單位:蘇州市吳江區盛澤第一中學
- 上一篇:少兒自由泳學習自信心研究
- 下一篇:體育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