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音樂手段分析
時間:2022-09-12 09:57:11
導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音樂手段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開始越注重學生的需求和感受。越來越多的體育老師嘗試將音樂元素融進課堂教學中,用悅耳動聽、節奏輕快的音樂來帶動起學生的課堂運動氛圍,從而提高了學生體育練習的興趣,優化了小學體育的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從將音樂手段融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音樂應用
小學體育課一直以來都給學生留下了調劑主科學習壓力、自由活動課的印象,但是小學體育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小學體育課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運動系統的技能,促進小學生生長發育,而且能夠增強小學生內臟器官的功能,使小學生身體強壯,茁壯成長。另一方面,體育運動還能夠幫助小學生消除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體育競技運動中還能培養小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以及創造性的思維。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最大化地達到教學目的,是每個小學體育老師重點研究的課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耐性差,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激發起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為學生營造輕松的運動氛圍。將音樂元素引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體育課學習效果。
一、在小學體育課堂運用音樂的優點
音樂通過人的聲音或者樂器發出的節奏,能夠直接刺激或者影響小學生的聽覺,使小學生產生情緒和情感的體驗。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通常以兩類音樂為主,舒緩類的音樂作為體育活動的準備階段和結尾階段使用;輕快、律動性強的音樂作為體育活動的伴奏音樂使用。在音樂伴隨中開展體育活動是一種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教學手段。(一)調動學生的激情,提高學生興趣。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加入音樂旋律能夠激發起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起小學生的運動激情,甚至喚醒小學生的運動潛能。比如,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通常有一些動作練習如往返跑,立定跑等,這些動作練習對小學生而言往往比較枯燥,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逐漸覺得乏味,產生厭倦。如果在做往返跑的練習時播放律動性強的音樂,小學生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加速,激發起運動激情,對聽覺的刺激轉變為了對情緒和心理的刺激,學生練習情緒高漲,練習效果也就得到了提升[1]。(二)提高學生的節奏感和律動性。音樂之所以充滿魅力,與節奏的千般變化是密不可分的。節奏的變化影響著聽眾的心理和生理,對小學生體育活動產生奇特的作用。小學生在充滿節奏感和律動性的音樂中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隨著節奏學習體育動作,在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同時也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在姿態、形體方面充分展示自身的潛能,提高了學生的節奏感和律動性,使小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發展。(三)促進小學生能量的釋放,延緩疲勞感。音樂能夠通過音效影響人的機能和心情,促使人體能量得到釋放,使靜態變為動態,使小學生產生運動的欲望。在激烈的體育運動中,通常心臟會跳動加快,中樞神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呼吸系統也處在緊張的工作中。但體育活動將要結束時,肌肉在緊張運動狀態突然放松反而容易造成被動的緊張,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的擠壓狀態突然停止,那么大量血突然停留在下肢肌肉中,容易造成心臟回血量的突然減少,學生會出現一時的腦部缺氧和貧血,出現呼吸短促、心慌、面色蒼白甚至惡心嘔吐的癥狀。如果上述情況沒有能及時得到調整,學生的生理機能就會處在惡性循環狀態,從而影響小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在放松運動時輔助以舒緩的音樂,在運動過后大腦活動性逐漸降低,心率逐漸變慢,肌肉逐漸放松,使身體在運動后處于良性循環狀態,學生在運動后身心得到放松和舒緩,延緩了疲勞的感覺,體育動作掌握起來更容易[2]。
二、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音樂的技巧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音樂也存在著技巧,不同的課堂內容選用不同類型的音樂,不同的體育活動階段選用不同節奏的音樂。音樂運用得當能夠使訓練效果事半功倍。(一)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不僅要注意場地、體育器材的檢查,同時也要對課堂上播放的音樂進行選擇和準備,包括音樂資源的選擇及整理,播放設備的準備等等。小學體育課堂內容多種多樣,老師要針對課堂內容進行輔助音樂的選擇,不同的訓練內容選擇不同種類的音樂。適合的音樂才能調動起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使學生更樂于參加進體育練習中來。(二)在課上充分利用音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插入音樂元素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把握運動時間,準確且及時地在體育運動中引入音樂旋律,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價值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音樂價值。比如,活動準備階段播放舒緩的音樂讓學生做熱身運動,在體育競技比賽中播放情緒激昂的音樂刺激小學生的感官,從而激發學生運動熱情。②在播放音樂時,老師要注意場地、距離與音樂旋律音量大小的關系,使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都能聽得到但是又不會打擾到其他班級的學習為好。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奏進行練習,幫助學生用擊掌或踏步的方式來找準節奏和律動,使音樂旋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真正發揮出積極的作用[3]。
三、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作為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項輔助手段,是一種新的教學嘗試,是將小學生放在體育課堂教學的主體位置的體現。音樂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模式仍處于摸索階段,老師要多了解小學生的音樂喜好,有針對性地選擇課堂練習音樂,這樣才能真正激發起學生的體育運動欲望與潛能,實現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君燕.音樂手段與小學體育課堂內容的配合策略[J].學周刊,2015(23):50-50.
[2]陳靜.活潑有趣讓體育課堂更生動——談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音樂、舞蹈的運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5(6):93-93.
[3]王家民.淺談音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好家長,2014(43):115-115.
作者:張名揚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 廣東深圳 518000)
- 上一篇:簡述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的影響
- 下一篇:初中生物學納入中考可行性和建議